讓孩子與平凡為敵,是精英教育最大的失敗
文 | 艾小羊
來源 | 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
Part
1
今天武漢中小學期末考試。
早在一周前,我朋友圈裡就有很多媽媽刷屏如何控制體內的洪荒之力。
Joy立志做佛系老媽,Sandy立刻調侃,
你就算佛系,也是個武僧。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太高要求,
正常學,學出正常成績就行了。
哪門弱一點,報個培訓班補補,佛系老媽也沒必要跟培訓班有仇。
至於學霸?
以中國現狀,要麼學生本人有超高的智商和好勝心;
要麼家長開掛,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或者兩者兼而有之,才能培養出一個。
這方面,我跟先生都認慫。
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中國的學霸產業添磚加瓦,所以經常說,咱家孩子活成普通人就行了。
活成普通人,其實是比學習更複雜的問題。
學習是直線的,一個點,往深里鑽就行,
而平凡而健康地活著,有無數的點需要父母與孩子一同探索。
Part
2
我最近經常向兒子推薦扎克伯格,不是想讓他學習怎麼開公司賺錢。
小扎這種級別的成功,是上帝畫好的線路,運氣與天賦的合力,根本不可複製。
能複製的只有他身上那些普通人的閃光點。
大學開始談戀愛,跟女朋友在等廁所時搭訕相識——會撩。
談戀愛的時候,會給女朋友做晚飯,雖然做得不太成功——浪漫、居家。
覺得合適就早婚了,不像國內某些科技大佬,害怕女人看中自己的錢不敢結婚,結果人到中年得抑鬱症了——生活比錢重要。
節儉、剋制、不崇尚奢侈,對物質要求極低——管理好自己的慾望是成功的一半。
注重家庭生活,兩個女兒出生,他都休了陪產假——擁有愛的能力。
支持太太追求夢想——不直男癌,減少家庭矛盾的風險。
我兒子說,這些我都能做到,我說很好,去給老娘下碗面。
Part
3
有人覺得,想讓孩子做普通人,是放任他隨波逐流、碌碌無為、放棄努力。
抱歉,那是loser,不是普通人。
我做記者的時候,採訪一位教育專家,她說:
我們的教育喜歡走極端。家長拚命想把孩子培養成精英,一旦失敗,又放任他們滑向loser。
而對於怎樣教孩子做普通人,無論家長和老師,都想得太少、做得太少。
我問她,什麼算是教孩子做普通人。
她說:
「尊重他們作為普通人的情緒,鼓勵他們尋找普通人的快樂。
不要一天到晚說,你只有努力考上很牛的大學才能怎麼樣。
其實你讀了好大學也不一定怎麼樣,至於努力,那不就是人生的常態嗎,平凡的生活更要努力。」
雖然當時我還沒當媽,卻被她的話震憾了。
作為學霸,考上985高校後,我迷茫了很長時間。
後來發現,同學中最後過得好的,不是最會學習、賺錢最多,而是心態平和,情商高、會生活。
2012年,浙江省語文高考題目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一位叫劉繼榮的作者寫了一篇同名文章,講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中游生,因為懂得分享他人的樂趣和成功,而獲得了同學們的尊重與喜歡。
慶幸這位媽媽,沒在女兒鼓掌的時候說:
「你還有臉鼓掌,有本事你也跑第一。」
接受自己的平凡,是一種非常美妙的心態。
可惜太多人,自己上不了檯面,又不甘心做觀眾,最後折騰成了可憐可恨的跳樑小丑。
Part
4
做普通人,需要廣泛的努力與技能。
我兒子因為功課不拔尖,從小學開始,除了勞動委員,別的職位跟他沒什麼關係。
但因為長期做勞動委員,他是同齡孩子中的家務高手,在管理值日生上也很有一套。
8歲開始,他就周末自己做早餐、收拾房間。
他做的早餐色香味俱全,還知道在旁邊擺點鮮花。
前段時間功課緊張,周末他會起個大早,去花園轉轉,用手機拍天上的雲,為自己減壓。
我們還培養他的財商。
小學開始,壓歲錢就讓他自己存著。
用錢必須記賬,年末一起分析他的支出情況,看哪筆錢花得有意義,哪些錢不必要花。
後來還鼓勵他把家裡閑置的東西拿到「閑魚」上賣。
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過早陷入金錢世界不合適,卻忘了自己每天給孩子灌輸的全是被「上進、努力」包裹著的名利觀。
與其告訴孩子你好好學習,就能去投行,賺百萬年薪,不如讓他們知道,
作為普通人,賺錢是你的本分,錢不好賺,但只要努力,積少成多總可以做到。
有天晚上,我們談心。
兒子說採訪一下,做為非學霸的媽媽,你是不是特別擔心我的未來?
我說你情商財商雙高,還會做家務、照顧女同學,有什麼可擔心的。
「但我不夠優秀。」
他黯然地說。
「那有什麼啊,大家都是普通人。
」
這是我的真心話。
Part
5
阿米爾汗的新電影《神秘巨星》很燃,但所有的勵志電影都有一個硬傷:
結局過分鮮亮,小人物最後總能開掛。
這是電影,不是生活。
在生活中,我們有夢想、去努力,排除萬難追求一個目標,不是為了成為巨星,而是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認可自己的孩子只能活成普通人,可能是對家長這種苦逼職業的救贖。
畢竟無論你心氣兒有多高,是不是為了孩子而放棄一切。
最終,你的孩子十有八九還是個平凡的普通人。
可怕的不是普通,而是我們對於普通的仇視。
當你不斷教育孩子要成為精英,其實某種意義上,是在教他與未來的命運作對。
真正優秀的人永遠只佔人群的5%,所謂精英教育所有的努力,不過是在抬高水位,讓成為這5%變得越來越難。
靠一輩人的努力不行,要靠三代人的努力。
所以,我想對自己的孩子說,
讓別人努力成為5%吧,我們安心做普通人就好。
中午看到一則消息:
武漢一位公交車女司機22年安全駕駛77萬公里,開車又穩又好,很多老人專門等她的車。
瞧,這就是普通人的完美生活。
不必羨慕太陽的光輝,無論生活的巨流將你推向哪裡,都不必萎靡灰心。
認真地做一枚小星星,堅守自己的軌跡,散發自己的光芒。
* 作者介紹: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我不過無比正確的生活》。公眾號: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微博:有個艾小羊
— END —


※那些年想混進北大聽的大師課!
※何猷君:孩子的教養,與家境無關,與家風有關。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