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吠陀飲食的十條建議
阿育吠陀飲食的十條建議
1. 食物需要溫熱(通常情況下是熟食)。
2. 食物要有味道並且易於消化。
3. 食物數量需合適,不過多也不過少。
4. 就餐時宜腹,要在上一頓食物消化完之後。
5. 食物搭配不可相剋。
6. 就餐宜在令人愉悅的環境中進行。
7. 就餐時不要匆忙。
8. 就餐時間不宜過長。
9. 就餐時最好能夠集中注意力於食物之上。
10. 只吃滋養你個人體質,平衡你心理情緒的食物。
這些建議或許你已經不再陌生,但如果你回想一下你最近幾天吃東西的狀況,可能會發現一些-——甚至是很多條都和自己的就餐習慣不同。在保持健康的所有基本元素中,就餐定量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在阿育吠陀中,食物就好比是藥物或者滋養品,一個人吃的是什麼非常重要。
為什麼食物需要溫熱呢?阿育吠陀營養學的所有關注點,在於提高消化能力。在阿育吠陀中,如果被認為是熱性的食物,都會促進消化。而熟食則會提高消化能力。最明顯的例子是豆類和穀物。一個強壯的身體都不可能非常好地消化生的豆子和穀物,更不用說虛弱的體質了。而烹飪後的食物則會使多數食物變濕變輕,這也會幫助消化。烹飪可以有效阻斷細菌生長。當然生食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比如對於Pitta和Kapha體質的人來說,還是推薦日常生活中進食適量生食(生菜、果汁等)。並且在如今的一些情況下,針對某個特定體質的病人和情況,阿育吠陀理療師或許會推薦生的水果或者果汁。但是阿育吠陀藥學中最大的關注點是正確以及合理地準備食物,通常情況下這就包括了烹飪,食物變熟的過程也是綜合了五種元素:地、水、火、風、空。
所在準備自己的三餐時,要儘可能去享受每一口的咀嚼,並且吃飯時將目光注意點放在食物上,並且周遭的環境需要令人愉悅,千萬不要含著怨氣和煩惱用餐。這樣才能讓食物充分發揮到它的滋補作用。
YOU ARE NOT WHAT YOU EAT,
YOU ARE WHAT YOU DIGEST.
決定你的不是你吃了什麼,
而是你消化了什麼。


※唯瑜珈春節期間營業時間,請會員奔走相告
※瑜珈,最好的凍齡神器!
TAG:唯瑜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