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經驗交流|梅州市衛生計生局: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助力健康梅州

經驗交流|梅州市衛生計生局: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助力健康梅州

按:2018年全省中醫藥工作會議上,雲浮市政府、梅州市衛生計生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東藥科大學、廣葯集團等6家單位分別作經驗交流發言。為擴大示範效應,現將6家單位交流材料予以登載。

梅州市衛生計生局劉水副局長發言

近年來,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始終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助力衛生強市和健康梅州建設。

2018年全省中醫藥工作會議現場

一、基本市情

梅州地處粵東北山區,總面積1.5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6萬人,轄5縣1市2區。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3290個,醫務人員28855人,醫院床位16654張。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1938個,其中:中醫醫院9間,中醫類別門診、診所196個,中醫類別(含中西醫結合)村衛生室1733個。全市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2457人,其中:中醫人員1922人,中藥人員535人。中醫床位2305張。

二、主要成效

「十二五」以來,梅州市中醫藥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特色優勢充分發揮,總體水平上了新的台階。

(一)中醫藥服務深受群眾歡迎。據醫改監測數據,梅州市中醫類門診就醫患者佔總診療量的43%,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2位;中醫醫院門診診療人次占醫院總數的28%,住院人數佔20%,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個和8個百分點;病床使用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

(二)城鄉中醫醫療資源配置全面優化。先後成立了梅州市和梅縣區中醫醫院,實現了市、縣兩級中醫醫院全覆蓋。市第二中醫醫院近日通過了國家級專家組現場評審,即將成為梅州市首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87.5%的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標準。每萬常住人口擁有中醫執業(助理)醫師4人,超過省平均水平0.9人;每萬人口擁有中醫床位5.3張,超過省平均水平1.1張。基層「中醫館」建設基本覆蓋城鄉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5%以上的基層醫療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三)中醫藥特色優勢充分發揮。50%的縣域開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工作,五華縣、平遠縣已初步通過省和國家專家組現場評審。全市中醫專科建設項目達到24個;100%的中醫醫院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研發醫院中藥製劑105種;部分中醫醫院配置了中藥膏方製作機、中藥顆粒調配機。

三、主要做法

近年來,梅州市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印發了《梅州市「十三五」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等系列規範性文件,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全面提升中醫藥工作的規劃和指導力度。

(一)強化「龍頭」作用,大力推進各級中醫醫院升級改造建設。

梅州市通過加大各級政府投入,積極爭取上級專項建設資金,發動社會資本投入,引入PPP建設模式等,加快中醫醫院提檔升級步伐。目前,市中醫院門診綜合大樓已完成基坑支護樁和冠梁施工;平遠縣中醫院異地遷建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面封頂;大埔縣中醫院遷建項目正在進行樁基工程建設;蕉嶺縣中醫院整體遷建項目設計、建築施工和監理招投標已開標;其他中醫院升級建設項目也正在有序推進。

(二)築牢「網底」建設,實施基層「中醫館」服務能力再提升工程。

梅州市按照「因地制宜,分類建設;試點先行,示範帶動;優化整合,六位一體」的總體思路,採取政企共建的形式,全面加強133間「中醫館」提升建設。

一是借鑒「他山之石」。組織專家赴上海、浙江等地開展專題學習考察活動,借鑒當地基層中醫館建設先進經驗和做法,為梅州市開展試點工作拓展思路。

二是注重政策導向。出台《梅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服務能力再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按照「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三個標準明確建設目標和任務,重點加強中醫綜合服務功能整合和人員培訓等工作。

三是突出示範帶動。2017年8月,蕉嶺縣啟動中醫館服務能力再提升建設試點工作,投入2000多萬元,打造具有中醫康復區、診療區、保健區的中醫綜合服務區,設置「桂嶺名醫」工作室,取得明顯成效。11月,全市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暨中醫館建設工作現場會在蕉嶺縣召開,正式啟動中醫館服務能力再提升工程項目,同時在全市範圍確定了40個中醫館示範建設單位。

(三)創新機制體制,全面推進中醫醫療聯合體建設。

2015年,梅州市平遠縣、蕉嶺縣分別印發了《醫療衛生服務管理縣鎮一體化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先行開展試點工作。平遠縣以實現「一體化服務網」為目標,堅持「五個不變」原則(原衛生院名稱、人員編製、財政供給保障、工作職責、獨立法人責任主體不變),實行「五個統一」管理(資產、人事、財務後勤、業務、藥品統一管理),落實「四項制度」(績效考核、專家下沉、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公開選聘制度),縣中醫院下轄5間衛生院組建醫療聯合體。蕉嶺縣將4間衛生院併入縣中醫醫院實行縣鎮一體化管理,形成首診在基層,落實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專家下沉等制度。

2016年,梅州市醫聯體建設現場會在平遠縣召開,各縣(市、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推行醫聯體建設工作。

(四)發揮「名醫」效應,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梅州市溫乃元、楊郎2人獲省第四批名中醫榮譽稱號;全市建立名中醫師承和傳承工作室等項目15個,培養繼承人50多人;市委組織部先後在北京、廣州中醫藥大學舉辦2屆全市中醫藥業務管理骨幹培訓班,培訓骨幹106人;與廣州中醫藥大學聯合舉辦非中醫類別醫師「西學中」培訓班,全市114名學員參加,擬開展為期1年半的系統中醫理論學習和半年的臨床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