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物簡史》為我展現一個神奇的世界

《萬物簡史》為我展現一個神奇的世界

讀《萬物簡史》一書,我感覺,想要在閱讀時突破「舒適區」的愜意,走進「學習區」的提升層面,原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讀進心之後,一個個神奇的世界展現在我眼前的時候,那份欣喜自不是千餘字的讀後感所能夠盡情表達的,就像焦老師推薦這本書時所說的,讀此書是一個讓人腦洞大開的過程。

閱讀此書,最初是一件很挑戰的事情:因為太陌生,好多知識不太懂,有時候讀完一章再回頭看,基本還在雲里霧裡。我選擇的方法是:使勁讀,反覆讀。終能品得其中些許味道,神奇之感一次次湧上心頭,讓我為在文字間發現神奇而激動。

1

一、光的傳播,原來上學時聽老師講過

讀《萬物簡史》,最有意思的第一個發現是,書上說,我們看到的北極星閃爍的光芒,並不是當時當地的它,卻可能是幾百年前的它射出的光芒。現在我們雖然能夠看到它的光亮,現實中,它很可能已經消亡了,不存在於宇宙間了。當時覺得特別神奇,遂與辦公室共讀此書的閆老師交流。「咱們物理學科中講過的啊,這就是光的傳播啊!」閆老師回答道。

細思之,果然如此啊!

可是,當初我學物理的時候,背誦概念定理的時候,那可是頭頭是道,為什麼這個知識在《萬物簡史》中換了一個說法,我居然覺得它是如此神奇呢?

看來,書本知識與現實結合在一起的知識,才是真知識啊!

在課堂上,我們學習了不少的書本知識,其實那些只是知識的一個綱領,現實世界會給這些知識更詳實的註解,有些時候它可能會變換一身行頭出現,希望我們屆時還會認得它。

2

二、關於火山噴發,看到了女兒曾經擔憂的話題

閱讀關於火山噴發的相關章節,看到了最大的火山——黃石公園。原來整個大大的公園都是火山的噴發口。此火山的噴發大約是六十萬年一個周期,而現在,它已經過了六十三萬年沒有噴發了。那豈不是隨時都會噴發?而黃石公園一旦噴發,這個後果豈不是很嚴重?

想起了三年多前的一件事情:我正在和剛剛初中畢業的倆學生聊天,愛人打來電話,說跟他一起去吃飯的女兒哭得厲害,還一直說「黃石公園火山爆發,太可怕了」之類的話,他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就把女兒送回來,讓我看看她究竟在哭什麼。

從來沒有見過閨女哭得這麼傷心,一問才知道,她看了一本書上說,美國最大的火山黃石公園火山噴發起來,威力可大了,而且現在它已經超過了六十萬年噴發一次的周期,也就是說它隨時都可能噴發。閨女特別害怕,所以哭得很傷心。當時我幫助閨女查閱了一些資料,的確講述了黃石火山的威力。面對這種自然災害,我們人類無法阻止。我只能夠講給女兒:美國和中國隔著大半個地球呢,它離我們很遠,不必要擔心黃石公園的火山噴發會危及到我們。當然,這個勸說的力量是比較弱小的,因為時隔很久,提起來這個話題,閨女仍然耿耿於懷。

火山爆發偶有預兆,也可能沒有。當它到來的時候,那種殺傷力,又是人們根本就無法控制和估量的。

黃石國家公園的地質學家多斯認為,也許黃石火山根本不會再噴發。「這是因為,過去有個模式,並不意味著那個模式依然適用於今天。有跡象表明,那個模式也許是一系列災難性的噴發,接著是漫長的平靜時期。我們現在也許就處在這個平靜時期。目前的跡象表明,大部分岩漿房正在冷卻,變成晶體。它在釋放火氣,你得把火氣憋在心裡才能來一次大爆發。」

這番話,是一個大好信息,讓對於黃石火山噴發特別恐慌的人們而言,可以讓他們稍稍緩和一下內心的波濤翻湧吧。

3

三、人類對於物種的毀滅,真是易如反掌

除了大自然的競爭淘汰,物種的毀滅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人類。看著一串串數字,真的觸目驚心,讓我覺得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真的是大自然中最可怕的物種了!隨意撒下網,輕輕叩動扳機,大肆地灑下化學藥劑,就只是因為人類的所謂喜歡,無數生命,多個物種,瞬間就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每收穫1千克蝦,就有大約4千克魚和別的海洋動物遭受滅頂之災。」

「許多漁民為鯊魚『切』鰭——割去鯊魚的鰭,然後把鯊魚扔回水裡,任憑它們死去。……每年被殺的鯊魚數量是4000萬-7000萬條。」

「那些對世界上的生物有著最強烈興趣的人,往往就是最可能造成它們滅亡的人。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要收集標本,就要對生物進行殺戮,不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讓人不忍直視這些龐大的數字。有一個無可迴避的事實:在過去的5萬年左右時間裡,不論我們走到哪裡,那裡的動物就容易滅絕,往往數量大得驚人。

面對這些殺戮,我們能夠做點什麼來阻止呢?

4

四、科學研究的過程,是一個長期堅守的過程。

慢下來,靜下來,用心做研究。亨利·愛德華·克蘭普頓,花50年研究柄眼蝸牛。年復一年地把數不清的柄眼蝸牛的螺層、弧度以及和緩的彎曲度一遍又一遍地測量到最精細的程度——到小數點後面8位——把結果編成了很多詳細的表。

有些時候,漫長又艱辛的探測完畢,科學家會發現自己的答案是有偏差的。布格和孔達米納歷經10年,需要涉過湍急的河流,鑽過密密的叢林,穿越高高的、岩石遍布的荒漠,不屈不撓,不怕風吹日晒,9年多的時間,即將結束探測的時候,卻被告知自己的工作是有偏差的。那種失落,恐怕不是身處其間的人,很難體會得到的。這就是科學世界,它充滿了吸引力,會給研究者很多的驚喜,也會讓你空手而歸。但是,每一個科研的過程,對於人類世界的向前推進都會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的。

在這寂寞又漫長的科研探求過程中,有的人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獲得了最高獎項:諾貝爾獎。而有的人,只能看著別人獲諾貝爾獎,黯然神傷。

5

五、人類不一定會是地球永遠的主宰者

對於複雜動物來說,一個物種的平均壽命只有大約400萬年——相當於我們人類迄今存在的時間。400萬年是一個周期,原來人類已經存活了很久了。「對於一顆有活力的行星來說,滅絕似乎是一件好事」。自然的淘汰,人類也終究會變成地球的一個記憶而已。

6

六、科學世界的知識,用幽默生動的語言來增加吸引力

這實在是本書能夠大大吸引一般讀者的魅力所在。因為它沒有板起一副嚴肅的面孔,高高在上地對讀者進行正統的說教,而是竭盡所能把語言變得幽默生動,讓我們能夠輕鬆地讀下去。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機會不多,「幾萬億個遊離的原子不得不以某種方式聚合在一起,以複雜而又奇特的方式創造了你。……過去從未有過,存在僅此一回。」

尋找新星很難,「有點像立在紐約帝國大廈的觀景台上,用望遠鏡搜索曼哈頓四周的窗戶希望發現——比如說——有人在點著21歲生日蛋糕上的蠟燭。」

人身上的細菌多得無法想像,「即使你很講衛生,也大約有1萬億個細菌在你的皮膚上進食——每平方厘米上有10萬個左右。它們在那裡吃掉100億片左右你每天脫落的皮屑……為了表示感激,它們給你體臭。」

閱讀這本《萬物簡史》,最初是一片茫然,後來漸漸能夠讀懂一點,再後來特別喜歡。還有很多知識沒有完全消化,但是對於這個神奇的宇宙,我對這個長河般的發展變化過程,有了幾許了解。

科學的世界,充滿了未知,探索它的過程仍然是無限誘惑,無限辛苦,凡是熱愛它的人,一定會在探索的過程中,享受這份發現的幸福的。作為宇宙中的一員,來到世間純屬巧合,太多的機緣巧合使我們得以仰視星空,俯瞰大地,看到雲捲雲舒,嗅到撲鼻花香。

情不自禁地告訴我自己:珍惜這一不凡的人間歷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情讀寫 的精彩文章:

唐子琪 上進的威力

TAG:醉情讀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