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洛麗塔》之外,還有一個更豐富的納博科夫

《洛麗塔》之外,還有一個更豐富的納博科夫

「一周書單」又跟大家見面啦!

本期的推薦書目中,《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是特別值得一提的一本。對於納博科夫,我們都知道他寫過大名鼎鼎的《洛麗塔》,但其實除了《洛麗塔》之外,納博科夫還有很多的短篇小說作品。如果你對《洛麗塔》之外的納博科夫感興趣,想了解這個更為豐富的作家,可以從這本書開始。

此外,本周書單從文化、新知、詩歌、心理、歷史等類別選擇了8本好書為大家推薦。來看看書評君都選了哪些新書,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鑒。

本期主持|新京報記者 張暢

文學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

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年1月

大多數讀者熟知納博科夫,是因為那部曾引發爭議的長篇小說《洛麗塔》。而事實上,納博科夫也是短篇寫作的高手。這部兩卷本全集收錄了納博科夫在上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間所寫的68則短篇,是其短篇小說中譯本首次結集而成的完整版本。

68則短篇故事中,20世紀公認的小說家和文體家納博科夫將各式小說技法發揮至極,保留母語俄語特性的同時,融合了英語的活力,在雙關、隱喻、戲仿、反諷等技法之間遊走,主題涉及社會諷刺及寓言、俄國流亡者的生活、隱晦的童年創傷、人與人之間的微妙聯繫等;全集以文字的魔法搭建起自由國度,在命運的嘲諷中遊戲、抗爭,以此捕捉人世間瞬息萬變的光影,以及人性中潛藏的幽微光亮。

詩歌

《開墾地:詩選1966-1996》(上下)

作者:謝默斯·希尼

版本:廣西人民出版社 2018年2月

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借詩歌思考兩個問題:什麼是好的生活?詩人應如何講述他所生存的世界中的痛苦、殘忍和不公?詩集《開墾地》是詩人希尼的自選集,精選12部詩集中的代表作和之前未結集的部分作品;涵蓋了詩人30年的創作生涯,既有田園式的抒情詩,也有探索恐懼和暴力的歷史主題。

透過這些詩篇,讀者得以窺見世間萬物在詩人眼中的奇妙映射和詩人向內的自我探尋。繼《電燈光》《區線與環線》《人之鏈》之後,《開墾地》中的詩行正應了希尼所講述的信念:「我相信詩歌,最終是因為詩歌可以創造一個秩序,其忠實於外部現實的衝擊、敏感於詩人生命的內部規律,就如同五十年前洗滌室那桶水中泛起和蕩漾的微波。一種我們終於可以朝著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儲備的東西長大成熟的秩序。一種滿足一切智力中的饑渴和情感中的求索的秩序。」

經濟

《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

作者:彭慕蘭、史蒂文·托皮克

版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人類的胃容量與城市暴動有怎樣的關係?鐵路的建設對印度現代化的貢獻極小?咖啡經過怎樣的輾轉,從宗教性飲品成為大眾飲料?每一滴石油背後蘊藏多少個國家和民族的博弈?《大分流》的作者彭慕蘭和著名全球貿易史專家合著的《貿易打造的世界》梳理了83篇貿易歷史故事,將上述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歷史聯繫在一起。

全書從近代初期的市場準則談起,探究暴力在資本積累中的角色;聚焦煙草、咖啡、鴉片等致癮性商品,以及馬鈴薯、玉米、黃金、白銀、絲織品等商品在世界貿易中的作用,涉及暴力經濟學、現代市場、工業化與區工業化等7個主題,講述了世界經濟600年的發展歷程。這既是一部經濟史,也是一部文化史,通過釐清每個個體在全球化進程中受到的影響與發揮的作用,引導我們反思當下全球化面臨的挑戰與困境。

心理

《童年與社會》

作者:愛利克·埃里克森

版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8年2月

這是一本從精神分析的視角解析自我與社會關係的心理學書籍,也是一本論述童年如何在成人個體身上殘留「非理性恐懼情緒」的經典著作。德裔美籍發展學家、精神分析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在本書中首次提出「生命周期八階段」的理論:八種基本力量伴隨我們的生命歷程逐漸顯現,每種力量都是在特定時間出現的發展性衝突的產物。

埃里克森通過分析臨床樣本案例——男孩女孩的焦慮與幻覺、美國印第安人的冷漠、退伍軍人的困擾、年輕納粹分子的傲慢——發掘童年期如何影響個體的社會心態,思考民族歷史如何塑造了人類的現實處境。

歷史

「美國創世記」埃利斯建國史系列

作者:約瑟夫·J.埃利斯

版本: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 2018年2月

美國革命和建國是世界史進程中一座毋庸置疑的里程碑。君主制和封建等級制度主宰世界上千年,而美國的建立,向人類揭示了國家政治、乃至人之存在的新可能——共和制。「美國創世記」系列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歷史獎獲得者約瑟夫·J.埃利斯闡釋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與精神內涵的系列作品。包含四部作品——敘事歷史《美國創世記》《締造共和》,前者再現了美國1775年至1803年的原則和權力之爭,以6幕歷史劇重現美國的創立之路;後者追溯了1783年至1789年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的里程碑事件;以及兩位美國核心國父的傳記《華盛頓傳》《傑斐遜傳》。埃利斯擅長以宏觀生動的篇章式歷史寫作,講述跌宕起伏的美國政壇風雲,將故事與思想、歷史與反思融進二百年美國政治的歷史和精神源頭。

傳記

《加繆傳》

作者:赫伯特·R.洛特曼

版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

長期旅居巴黎的美國傳記作家赫伯特·R.洛特曼從未見過加繆本人,然而這並不影響他為加繆寫傳的真誠與真實。加繆去世多年後,他為搜集本書的資料,前往加繆度過童年時代的阿爾及利亞進行實地調研,通過加繆的繼承人查閱大量文件和手稿,發掘那些被人忽視的原始材料,採訪加繆生前的親友,力圖探尋這位曾在世界範圍內深刻影響年輕人的作家經歷的坎坷與付出的努力,還原其成長、創作、生活和思想歷程。

本書的法語原著初版於1978年,近40年來多次再版,已被譯成十餘種文字,被《紐約時報》譽為「加繆傳記中極受歡迎的一部」。透過這樣一部傳記,我們得以追溯加繆的生活和思想印記,更完整地了解他的光榮、苦難、陽光與愛。

文化

《頭髮》

作者:庫爾特·斯坦恩

譯者:劉新

版本:新民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

我們的祖先為什麼放棄了濃密的體毛?眉毛為什麼是眉毛,而不是頭髮?頭髮是死細胞,為何會分叉?這些關於毛髮的小秘密就藏在我們的身體和文化里。

作為人體的一部分,毛髮在大多數看來都無關緊要,但毛髮研究的權威學者、耶魯大學醫學院教授庫爾特·斯坦恩則以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向我們證明,毛髮憑藉其特殊的屬性,影響著人類的進化、社會交往、歷史、工業、經濟、犯罪鑒證學、宗教和藝術。

這是一部關於毛髮的趣味文化史,從生物學、人類學、文化史的視角探討關於毛髮的錯綜複雜的故事,進而論述毛髮的前史和它對人類生活的現在和未來所起到的作用。

新知

《探險家的筆記本》

作者:休·劉易斯-瓊斯、卡麗·赫伯特

版本:中國畫報出版社 2018年1月

發現、揭示、觀察、展示,是探險者遵循的基本準則。儘管幾個世紀以來,科技取得了驚人進步,但大多數探險家口袋裡有一件裝備卻沒變,那就是日記本。記錄的內容可以被永久保留,若旅行者未能生還,筆記本就成了唯一的證據。

《探險家的筆記本》向我們展示了16世紀至今70位探險家的筆記本,在珠穆朗瑪峰之巔、冰雪覆蓋的南極、維多利亞瀑布前,在廣袤沙漠的中心、圖坦卡蒙陵墓的墓室內、非洲部落、原始熱帶雨林里……這些筆記跟隨探險者的足跡誕生,又被塵封在無名的圖書館和閣樓里,它們中有的是私人藏品,有些在家族中世代相傳,有的曾被人誤以為早已遺失。通過搜集整理記錄自然與歷史的手稿、400餘幅圖片,探險史學家休·劉易斯-瓊斯和他的妻子卡麗·赫伯特將未被工業革命改變之前的人類生活樣貌呈現在我們面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書評周刊 的精彩文章:

生病很難受,但很多事情只能獨自面對
這個新聞,報還是不報,她滿是顫抖、恐懼和猶豫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