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養寵物有利人類精神健康
原標題:科學研究表明養寵物有利人類精神健康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道美國《時代》周刊4月17日(提前出版)一期發表了題:科學研究表明養寵物有利於精神健康。
與沒有寵物的人相比,擁有寵物的人傾向於有較低的血壓、心率和心臟病風險。這些對健康的益處可能來自戲耍和遛寵物時需要進行的額外運動,以及身邊有一個固定的好朋友所帶來的壓力緩解。
科學家目前正在挖掘有關動物還可以改善人類精神健康的證據,甚至是對於患有嚴重疾病的人們。儘管這些研究的規模很小,但寵物帶來的好處卻足以讓人產生深刻印象,從而使得臨床環境向「寵物療法」打開了大門。
美國珀杜大學人類動物關係中心主任艾倫·貝克說:「考慮讓動物進入醫院過去曾是一大禁忌。」他指的是對於引起感染的擔心。「而現在,我不知道有哪一家大型兒童醫院裡沒有至少是某種類型的動物計劃」。」
在科學家徹底了解這一機制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但是公開發表的論文表明,動物在醫學和精神健康方面可以佔有一定地位。貝克說:「數據是確鑿的。如果你考察一下動物在為人類提供什麼服務以及我們是如何與它們互動的,那麼這根本不讓人感到意外。」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一領域中的某些尖端科學研究。
兔子:在一項研究中,一組因心理緊張而被壓垮的成年人被要求愛撫兔子、烏龜或是兔子和烏龜玩偶。玩偶沒有產生效果。但撫摸活物都能減輕焦慮。這對所有人都管用,無論他們一開始是否聲明自己喜歡動物。
蟋蟀:並不是讓人有摟抱慾望的動物才能提供幫助。在美國《老年病醫學雜誌》季刊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被贈送內置5隻蟋蟀的籠子的老年人在8周後變得不那麼抑鬱了。
魚類:動物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在某個阿爾茨海默症治療場所,當患者們在裡面放有色彩鮮艷魚類的水族缸前用餐時,他們吃得更多、營養吸收得更好並且不那麼喜歡踱步。他們還變得更能集中注意力並且不那麼容易昏睡。
狗:一些研究表明,當患閱讀困難症的兒童對著受過訓練的狗及馴狗員大聲朗讀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較少的焦慮癥狀。


TAG:狗爸狗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