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丈原之戰諸葛亮真的是因為一場雨而敗的嗎?

五丈原之戰諸葛亮真的是因為一場雨而敗的嗎?

魏蜀吳三國鼎立,其中蜀國據川蜀險惡之地,物產不豐,國境狹小,失去荊州後,蜀國僅剩下益州與半個雍州,天下九州,只佔一州半,實為三國最弱的一方,至於蜀軍看似強大的軍事力量,背後其實是諸葛亮的窮兵黷武。

諸葛亮憑藉一州之地,六出祁山主動興兵北伐,也是迫不得已之舉,蜀國勢弱,若三國一起休養生息,經年之後,國力弱小的蜀國被吳魏吞併是必然的,諸葛亮只能以戰養戰,以傷換傷,興兵北伐。

諸葛亮一生事必躬親的背後除了是他獨裁專斷之外,同時也說明了蜀國地處貧困川蜀,人才凋零,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恰恰表現出了諸葛亮當時的辛酸,三國演義是一本戲劇化的小說,其中說諸葛亮五丈原是因為一場雨而惜敗魏軍自然不可能,那麼,當時真正的五丈原之戰又是怎樣的呢?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統率10萬大軍,可謂是傾巢而出,而這10萬大軍的數字很有意思,因為當時的蜀國全境內只有100萬人口,卻擁有10萬軍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0比1的比例,平均每十個蜀人中就有一個軍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笑話,要知道,50比1就已經算是窮兵黷武了。

傾巢而出的背後自然是可勝而不可敗,前幾次失敗都是因為糧草補給困難,此次諸葛亮可謂深謀遠慮,他在魏軍守城避戰的情況下,採取了分兵屯田的戰略,據守在渭河之地,打算長期對峙。

諸葛亮當時已經明白自己的身體日漸消瘦,命不久矣,長期對峙本就不是諸葛亮想要看到的,只是魏軍主帥司馬懿堅決避戰,諸葛亮無奈之下才紮營在易守難攻的五丈原之上;然人算終有窮時,人才凋零、事必躬親導致過於勞累,油盡燈枯的諸葛亮於1781年8月於五丈原逝世,失去了諸葛亮的北伐大軍當日撤退,根本不敢跟魏軍抗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叢林軍品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為何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TAG:叢林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