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總喊腿痛,是「生長痛」還是「疾病痛」?家長千萬別大意

孩子總喊腿痛,是「生長痛」還是「疾病痛」?家長千萬別大意

2月1日 星期四

孩子腿痛

要重視

可能原因:生長痛、關節炎、骨折等

家有孩子尤其是有2-13歲孩子的父母,夜裡總是聽到孩子喊腿痛,但是一到白天,又恢復了正常,照樣蹦蹦跳跳,很多家長對此擔心不已;其實,一般情況下這是一種正常的生長痛;但是,也有一部分腿痛是由疾病引起的,如青少年關節炎、骨折、骨瘤等都會引起腿部疼痛。

生長痛不紅不腫,常發生在半夜

醫學界普遍認為生長痛只是孩子生長發育期特有而常見的一個生理現象。2-13歲的孩子最易出現生長痛。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在經歷著人生的第一個增高期,骨骼(特別是四肢長骨)生長速度較快,但骨骼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容易被牽扯而引發疼痛。

生長痛常發生在膝蓋、小腿兩側和大腿前側,偶爾也會出現在腹股溝位置。可能是隱隱作痛,可能是酸痛不適,也可能是比較強烈的疼痛感,程度因人而異。

這種痛不是明顯出現在某一個點上。所以孩子一般都籠統地說:「媽媽,我腿痛。」詢問他具體是哪裡痛、怎麼痛,卻說不清楚。

這種痛不會伴隨局部紅腫,也不會出現明顯壓痛,更不會有發燒等全身癥狀。

所以當孩子哭鬧腿痛時,你找不出端倪,會覺得無計可施。但當你用手撫摸、按壓孩子雙腿時,疼痛往往又會有所減輕。這種痛還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幾乎都發生在傍晚或夜間。但無論晚上孩子怎麼哭鬧、折騰、磨人,可到了第二天早晨一切就都煙消雲散,該吃吃該玩玩,恢復蹦蹦跳跳、生龍活虎的樣子了,半點看不出有生病的跡象。也難怪會有那麼多家長會認為這是孩子在撒謊。

生長痛還常會持續或反覆出現。可能是偶發的一兩次,也可能持續數天,甚至幾個月。但又說不準哪天突然自己就好了。

生長痛該如何緩解?

既然不是病理現象,那麼生長痛是否有辦法緩解?醫生表示,生長痛是正常現象,不需要採取措施。吃點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能起到營養神經,緩解神經牽拉疼痛的作用,但作用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隨意服用止痛片,且這種疼痛還沒嚴重到需要吃藥的地步。

另外,針對肌肉酸痛,我們可以用熱敷、按摩等方式進行緩解。孩子臨睡前,用熱毛巾敷敷腿,或是溫柔的腿部按摩,不僅能緩解疼痛,也能讓孩子放鬆下來,安靜舒服地入睡。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泡泡腳,促進腿部血液循環。這期間,可以讓孩子多注意休息,一切都以孩子舒適為標準。

當然,這個期間孩子的飲食營養一定要跟上。奶製品、雞蛋、核桃等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的生長,富含VC的蔬果有益於膠原蛋白合成。

如何區分「生長痛」和「疾病痛」,5類情況需注意

雖說生長痛不是病,但它所表現出的癥狀卻和一些疾病非常類似,所以也容易造成誤判。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不能很清楚地表達,這就需要我們更加用心。

生長痛不會出現紅腫,不影響活動,如果孩子在喊腿痛的同時,出現關節紅腫,關節處有明顯的壓痛,就需要前往醫院檢查是否是關節炎。青少年關節炎是最容易被誤判為生長痛的一種。

生長痛一般是左右腿對稱出現,如果孩子是單側腿、膝蓋或屁股疼痛,疼痛一側活動起來有困難,甚至一瘸一拐,也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X光檢查,以排除骨折的可能。

生長痛不會引起發燒等癥狀,如果孩子除了腿痛還出現原因不明的發燒,就要考慮孩子是否出現感染,需要到醫院通過驗血等方式進行檢查。

如果疼痛出現在某個特定部位,開始是運動式疼痛,如走路、跑跳時痛,逐漸發展成坐著躺著都痛,並且休息一段時間後疼痛仍得不到緩解,疼痛感迅速加重,就一定帶孩子去正規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因為骨瘤早期癥狀也和生長痛很相似,不能掉以輕心。

此外,白血病也可能被誤判為生長痛。因為白血病有一個表徵為骨髓膨脹、骨膜受到拉伸而引起骨骼疼痛,尤其是膝蓋的下方最為明顯。所以一旦孩子在白天也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疼痛,一定要及時就診。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醫童童 的精彩文章:

TAG:骨醫童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