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人意料,《西遊記》四人取經團隊中最有學問的是他

出人意料,《西遊記》四人取經團隊中最有學問的是他

許多人誤以為,如果論起有文化,西天取經的唐僧師徒四人中似乎要數唐僧文化程度最高,孫悟空次之,沙和尚再次之,大概要數豬八戒的文化水平最低了。

《西遊記》第三十七中,借孫悟空之口,說唐僧乃是自幼出家,佛法精湛,加上「曾講過儒書,方才去演經法,文理皆通」,按這個說法,唐僧至少是個高級知識分子;而孫悟空在靈台方寸山隨菩提祖師修道時,「習字焚香、每日如此」,加上猴子腦袋靈光,得了菩提祖師的真傳,想來孫悟空文化水平不低;沙僧的學歷如何雖不得而知,但從他說話文縐縐經常掉書袋的情況分析,沙僧至少算是個文化人。

出人意料,《西遊記》四人取經團隊中最有學問的是他

而豬八戒,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好逸惡勞、好色、奸懶猾饞,被唐僧譏為兩個耳朵蓋著眼,愚拙之人;孫悟空則乾脆直接稱其為獃子、饢糠的夯貨、好打的夯貨云云……

從這些謾罵、譏諷的語言來看,似乎豬八戒是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文盲。其實,唐僧師徒四人中,最有學問的偏偏就是豬八戒。豬八戒不但有學問,還是大學問,是偶爾露崢嶸,就令所有人大跌眼鏡、刮目相看的那種。

《西遊記》第8回中,觀音菩薩點化豬八戒,勸他棄惡從善、皈依正果。豬八戒聞言,似夢方覺,向菩薩道:「我欲從正,奈何『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出人意料,《西遊記》四人取經團隊中最有學問的是他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字出自《論語-八佾》,是孔夫子曰過的。又如:第67回中,豬八戒與孫悟空、沙僧兄弟三人前去降蟒蛇妖,八戒道:「古人云,夜行以燭,無燭則止。你看他打一對燈籠引路,必定是個好的。」「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出自《禮記-內則》

「之乎者也」豬八戒張口就來,說明他精通儒家經典,並且學以致用,並不是那種死讀書的獃子。

豬八戒功夫不如孫悟空,因此他不敢和大師兄叫板,除了不時在唐僧耳中進讒之外,也會偶爾小小羞辱孫猴子一番。君子動口不動手,每到有機會,豬八戒就用其所長,他的文化就派上了用場。如第41回中,嘲笑孫悟空的不識時務,曾說:「古人云,識得時務者,呼為俊傑。」原話是漢末三國司馬德操對劉備說的,載於《資治通鑒》;第87回,唐僧師徒來到了鳳仙郡,上官郡侯張榜招求法師祈雨救民。在番邦,孫悟空當眾出糗——行者看罷,對眾官道:「郡侯上官何也?」眾官道:「上官乃是姓,此我郡侯之姓也。」行者笑道:「此姓卻少。」八戒道:「哥哥不曾讀書,百家姓後有一句上官歐陽。」

出人意料,《西遊記》四人取經團隊中最有學問的是他

孫悟空說上官這個姓少見,豬八戒忍不住當場打臉,告訴他「百家姓後有一句上官歐陽。」

孫悟空聞言,估計臉羞得和屁股一樣紅。

從細節分析,豬八戒的文化程度要高過孫悟空,遠過沙僧,甚至許多時候唐僧也得甘拜下風。

第47回中,師徒一行人來到了通天河,被河阻了前行的路。唐僧道:「卻怎生得渡?」

八戒道:「等我試之,看深淺何如。」

三藏道:「悟能,你休亂談,水之淺深,如何試得?」

八戒道:「尋一個鵝卵石,拋在當中。若是濺起水泡來是淺,若是骨都都沉下有聲是深。」

行者道:「你去試試看。」

出人意料,《西遊記》四人取經團隊中最有學問的是他

那獃子在路旁摸了一塊頑石,望水中拋去,只聽得骨都都泛起魚津,沉下水底。他道:「深深深!去不得!」

唐僧讀的書應該遠比豬八戒多,但他所學書本上的知識是死學問,不如豬八戒的大智慧。

借用陸遊的詩來解釋這個現象就是: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等到妖怪作法將通天河凍結了冰,師徒四人要過河,豬八戒這次又要試探一下冰的薄厚。孫悟空不以為然道:「獃子,前夜試水,能去拋石,如今冰凍重漫,怎生試得?」

八戒道:「師兄不知,等我舉釘鈀築他一下。假若築破,就是冰薄,且不敢行;若築不動,便是冰厚,如何不行?」

這一次,唐僧站出來為二徒弟主持公道,道:「正是,說得有理。」

等到請唐僧上馬過河時,八戒道:「且住!問陳老官討個稻草來我用。」行者道:「要稻草何用?」八戒道:「你那裡得知,要稻草包著馬蹄方才不滑,免教跌下師父來也。」

陳老在岸上聽言,急命人家中取一束稻草,卻請唐僧上岸下馬。八戒將草包裹馬足,然後踏冰而行。

走出去三四里,八戒把九環錫杖遞與唐僧道:「師父,你橫此在馬上。」

出人意料,《西遊記》四人取經團隊中最有學問的是他

孫悟空誤以為豬八戒偷懶,不滿道:「這獃子奸詐!錫杖原是你挑的,如何又叫師父拿著?」

八戒只好解釋道:「你不曾走過冰凌,不曉得。凡是冰凍之上,必有凌眼,倘或躧著凌眼,脫將下去,若沒橫擔之物,骨都的落水,就如一個大鍋蓋蓋住,如何鑽得上來?須是如此架住方可。」

見八戒說得在理,大家都依了他。「長老橫擔著錫杖,行者橫擔著鐵棒,沙僧橫擔著降妖寶杖,八戒肩挑著行李,腰橫著釘鈀」,師徒四人放心前行。

試水深淺、如何過冰河,豬八戒講得頭頭是道,唐僧、孫悟空、沙僧三個不得不心悅誠服,這正是處處留心皆學問。

僅從過通天河一事來分析,豬八戒是個勤學善思,身體力行的人,是有大智慧的高人。

出人意料,《西遊記》四人取經團隊中最有學問的是他

三人行、必有我師,說的正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兄弟三人追隨唐僧取經的故事,能給孫悟空、沙僧當老師的,除了唐僧,就是豬八戒。

取經四人團隊,最有學問的當屬豬八戒,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知性女子哭著喊著要嫁豬八戒的原因之一。

參考書目:《西遊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嗎?赤壁之戰中周瑜、劉備放火,曹操自己也點了把火
豬八戒被貶下界為啥會錯投了豬胎?被誰中途動了手腳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