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讓「修身養性」成為「麻木不仁」的借口!

別讓「修身養性」成為「麻木不仁」的借口!

中國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對「修身養性」看得很重。何為「修身養性」?實際上就是通過自我修鍊來達到自我完善的一種途徑,就是要把先賢之美德才學化為自身之習性功力。儒家十分重視修身,並把它作為教育八目之一。

在中國有很多國學經典中都有不少「修身養性」的智慧,比如說:

《菜根譚》 作者:洪應明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

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

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圍爐夜話》作者:王永彬

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病

一味學吃虧,是處事良方

但責己,不責人

此遠怨之道也

但信己,不信人

此取敗之由也

《小窗幽記》 作者:陳繼儒

守恬淡以養道,處卑下以養德。

去嗔怒以養性,薄滋味以養氣。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處人第一法

洒脫是養心第一法

這三部書被稱為修身養性的三部奇書,句句珠璣,發人深省,可以說修身養性是中華民族歷來都有的傳統。在修身養性中有一條叫「平和心」,這可以說是一種至高的境界了,面對所有紛雜,我自巋然不動,保持內心的平和與達觀,那是多麼超然脫俗。於是現在很多人都朝著這個目標去自我修鍊,自我提升,這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要不然,也不可能千年流傳。當然這並不是本文的重點所在,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就真成了一篇偽國學的雞湯文了。

記得以前自己年輕氣盛,看到一些不公正的事情,就義憤填膺,其實這樣的人滿大街都是,通常會被貼上「憤青」的標籤,甚至「憤」變「糞」,這是線下的稱呼,線上的則被貼上「鍵盤俠」。現在想來,這些憤怒確實是應該克制的,因為很後來事實證明,有不少事情出現了神反轉,而我們之所以憤怒的東西,竟然並不是事情的真相。

於是後來,逐漸的學習「平和心」,頓時有一種自己成熟了,境界提高了的感覺,開始對身邊動不動就怒氣沖沖的人嗤之以鼻看到身邊的不平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大發言論,憤憤難平,而是淡然處之,走過看過算過。然而,有一天同樣的事情發生到了自己的身上時,卻再也無法淡定了。這時候,我突然發現,原來以前所謂的境界提高,其實都是自我安慰,事實上那只是麻木不仁罷了!

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就是說,了解一個人,要看他的所作所為,不僅了解他的過去,還要觀察他的現在,這樣的話,對那個人的了解還會不全面嗎?我們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同樣也是如此,不能僅憑自己所看到的這一幕妄下定論,大發激憤之言,那種怒,只是匹夫之怒!我們當然不可取,可是如果當我們了解事情原委後,發現就是一件不平之事,難道我們也該三緘其口,默不作聲?

不要以為看到很多不平的事情都麻木了,都心平氣和了,就認為自己境界高了。恰恰相反,那是遲鈍,是沒有了良心,是沒有了正義感。不是境界高了,而是境界低了,墮落了。禍福利害計較太深,就不能見義勇為。想得太多,人便退縮,長此以往,人便委瑣。人一委瑣,便不足觀。聖人為什麼怒?為原則而怒,為公道而怒,為天理良心而怒,不是為自己的個人得失而怒。面對邪惡時有道德憤怒,面對善良遭到邪惡的侵害時有道德痛苦,這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道德憤怒和道德痛苦的強烈程度是一個人道德意識高低的天然尺度。(鮑鵬山教授)

《菜根譚》是一部正心修身、養性育德的經典,其作者洪應明卻並不是個麻木不仁之人,相反是一個極具同情心的人;《小窗幽記》和《圍爐夜話》在修身養性時,也從來都沒有說「平和心」就是冷漠。

曾國藩在他的家書中有一句名言:「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和」可以消解掉人與人之間的怨恨,所以「家和」才「萬事興」;而就個人的人生而言,只有「忍」才可以消解掉命運中的不幸和災難,從而為人生的幸福與成就奠定基礎。但他所謂的「忍」不是單純的忍讓,而是有價值的,如果忍耐本身沒有價值,那就是匹夫之「忍」,忍氣吞聲,那是逃避的懦夫行徑。

修身養性同樣如此,不是說看待所有的事情都心平氣和了,就是境界真的提高了,我們需要全面認真的看待這樣一件事,而不是管中窺豹,如果這樣,那就像把九陰真經煉成了九陰白骨爪,走火入魔還不如不練。

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也不是簡簡單單隨隨便便就可以達到的,它所要修鍊的不僅僅是一顆「平和氣」的心,更是一顆能分辨善惡曲直之心,否則孟子又怎麼會說出「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樣氣魄奇偉磅礴的話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樣又賤又萌的雷佳音,我真的好喜歡!
如果你感覺到手麻,可能是因為這10種疾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