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從傢具到玩具的進化

從傢具到玩具的進化

你玩過七巧板嗎?那簡簡單單的七塊板,竟能拼出千變萬化的圖形。但是誰能想到,這種玩具竟是由一種古代傢具演變來的。

七巧板,又名『益智圖』,起源於中國,18世紀傳到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國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

1998年10月的一天,有一位名叫雷彼得的美國學者,非常想了解陳設在蘇州古典園林留園揖峰軒內的那套紅木七巧桌的情況。

據雷先生自己介紹,他是世界智力玩具協會的,每年都來中國進行考察。而此次行程的目的就是考察曾經風靡世界的七巧板與留園內的套七巧桌究竟有何聯繫?

留園揖峰軒

七拼桌,桌面微微噴出約2毫米,仍屬四面平式,桌面平鑲紅木板面心(也有石面心),牙條鎪出「窪堂肚」,邊緣起陽線,與腿足的陽線交圏,方腿,足部直棖管腳,內拼冰裂紋片,整體效果簡練淳樸。

歷史上關於七巧板的記載最早見於清嘉慶甲戌十九年(1814年),桑下客在《正續七巧板圖合壁》序言中說:

七巧之妙,亦名合巧圖,其源出於勾股法。

但是七巧板的歷史也許應該追溯到我國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經》,其中有正方形切割術,並由之證明了勾股定理。

當時是將大正方形切割成四個同樣的三角形和一個小正方形,還不是七巧板。現在的七巧板是經過一段歷史演變過程的。

晉江東石玉記藏七巧桌

清陸以湉在《冷廬雜識》中記載:

宋黃伯恩燕几圖,以方几七,長短相參,衍為二十五體,變為六十八名。明嚴瀓蝶幾圖,則又變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錯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數十有三,其變化之式,凡一百有餘。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

這基本說明了淵源,即宋代的燕几圖到明代發展為蝶幾圖,到清初再演變成七巧圖。

七巧板因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啟發兒童智慧,所以深受歡迎。傳到國外後,風行世界,號稱「唐圖」,意即「中國的圖板」。

說起「唐圖」,自然與唐代有關,它的發明是受了唐代「燕几」的啟發。「燕」通「宴」,所謂「燕几」,就是唐朝人創製的專用於宴請賓客的几案。

到了北宋,任官秘書郎的黃伯思對這種「燕几」作進一步改進,設計成六件一套的長方形案幾系列,既可視賓客多少拼合,又可分開陳設古玩書籍。

宋代黃長睿撰有《燕几圖》

《燕几圖》給出76種組合圖(陸以湉稱六十八名,有誤),作者黃伯思自序署「紹熙甲寅歲十二月」(1194年),即作於南宋時。

案幾有大有小,但都以六為度,因取名「骰子桌」。他的朋友宣谷卿看見這套「骰子桌」後,十分欣賞,再為他增設一件小几,以便增加變化,所以又改名「七星桌」。七巧板的雛型,就在這兼備實用價值和藝術審美的圖形拼合中產生了。

元明兩代,中國的組合式傢具順應都市生活的需要,有了長足發展。許多能工巧匠都借鑒黃伯思的《燕几圖》,運用平面木塊進行「紙上談兵」式的設計。

到了明代有個叫嚴澄的官員根據《燕几圖》的原理,大膽引進三角形,設計成一套十三件的几案系列,合起來呈蝶翅形,分開組合的圖形可達百餘種,並據此編成《蝶幾譜》。

用「蝶幾」拼的圖形比「燕几」圖形 要複雜豐富得多,能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狀,變幻無窮。實用之餘,轉為清玩,變桌為板,具體面微,成為「七巧圖」的前身。

從《燕几圖》、《蝶幾圖》到七巧桌,是一種事物向另一事物「質」的轉化,體現了造物過程中的智慧提升。

七巧桌的可分合又給家庭的使用帶來了選擇,有時不需要聚合主可分割成不同形狀的小桌,特別是可以利用分隔形狀的特點,放置在室內合適的區域,這樣即可靈活地改變人們的使用方式,節約空間、提高室內傢具的使用率。

魯迅祖宅——七巧桌

在此基礎上,從工師設計圖板中脫穎而出的拼圖玩具產生了,其時間大致在明末清初,因為是用薄木片或厚紙板做成七件套組合,俗成「七巧牌」,溯其淵源,同黃伯思的「七星」不無聯繫。

最初的「七巧牌」,形制各異。到清代嘉慶年間有「養拙居士」在綜理拼玩實踐的基礎上寫成《七巧圖》一書刊行後,其形制乃成定式,即大三角形兩塊、小三角形兩塊、中三角形和正方形、菱形中一塊,合成一個正方形或一個長寬二比一的長方形。

由於這種玩具簡單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厚紙板製作,而玩起來的無窮趣味足以使成人為之著迷,所以流傳極廣,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的清朝宮廷玩具中,就有一副盛放在銅盒中的七巧板。

清代象牙七巧板

有趣的是,近百年來,西方各國亦都有專門研究七巧板的書籍問世。相傳拿破崙在流放生活中,也曾以拼合七巧板作為消遣。

我們回過頭再來談七巧桌,一方面,它是在此基礎上的藝術和技術的高度結合,把文人的修養與工匠的辛勤勞作和諧統一,創造出的絕世佳作流芳百世。

另一方面,一種傢具的形制能帶來一個世界智力遊戲的傳世和更多的數學思維,這不僅僅是造型觀念的巧合,更是一種民族智慧的延續。

由此以後的「七巧板」和「七巧桌」,則是在這些智巧活動和遊戲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更加完美的科學形式。

蘇州留園中的清代明式紅木雲石面七巧桌

蘇州留園紅木七巧桌,其桌面長140厘米,寬70厘米,高82.5厘米,被分為兩組,並分別安上一個方形的桌面罩,罩面上又被分別刻有棋局,一為圍棋局,一為象棋局。

下棋的深奧大義,正如清人施定庵云:「數葉天恆,理參河洛,陰陽之作用,奇正之經權,無不寓焉。」因此,需要有「心與無游,神與均會者」的智慧境界,才能通達。

留園紅木七巧桌製作於清代中晚期,採用大理石面裝飾,是蘇式傢具較為講究的工藝特徵和裝飾特色,加上桌子下部踏腳採用「冰綻紋」的構造,使七巧桌顯得格外精美、靈巧。

此桌由一張小方桌,大小不同的五張三角形小桌和一張呈平行四邊形的小桌組合而成,可聚可散,更可採用各種構成方式加以變化,也是中國古典傢具中較早的組合式傢具。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紅木嵌黃楊木七巧幾

用現代設計觀念來解釋,無論是功能的價值,造型的創意,還是給人們的審美情趣和科學合理的加工工藝,至今仍是無與倫比的。七巧桌的傳世實物不多見,做法均大致相同。

這桌子絕對不是一木匠沒事造的閑物,這一傢具的創造發明,造物的意義顯然不只是單純地為了滿足人們對物質功能的要求,這種在造物中展現的睿智和才能,凸現的智商和個性,體現的理想和境界,給世人留下了無窮的意味和思考,或許又是古典傢具的造型和設計帶給我們今天最珍貴的一份遺產和財富。

- END -

明清傢具研習社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大研習君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最美的后妃們:孝昭仁皇后、福臨的寵妃董鄂妃、慧賢皇貴妃以及光緒帝最愛的珍妃
再現中國器物中的精神與崇尚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