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轉基因作物發展及應用概述

轉基因作物發展及應用概述

摘要: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加快轉基因技術研發已成為世界各國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決策。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在生物技術研發領域已取得長足進步,抗蟲棉大面積推廣,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受消極輿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推動其他轉基因作物產業化的進程緩慢。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供需矛盾突出,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產業是我國未來的必然選擇。我國一方面要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及時的信息披漏機制,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從國計民生出發,在科學的基礎上自主決策,推動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生物技術是世界上應用最為迅速的作物育種技術,1996~2015年,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面積從170萬公頃增加到1.797億公頃,增長了100倍,農民收益超過了1500億美元。生物技術本身蘊含的巨大應用潛力和無限商機,令全球注目,各國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都加入到了生物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洪流中。

1全球轉基因技術發展動態

轉基因生物技術源於重組DNA技術的發明,1973年美國科學家發明了重組DNA技術,1983年美國首例轉基因植物(煙草和馬鈴薯)培育成功。1996年始,轉基因作物在全球商業化應用,至2015年已有26種轉基因作物(不包括康乃馨、玫瑰和矮牽牛)的363個轉化體獲准商業化種植或環境釋放。隨著轉基因產品不斷湧現,轉基因產品持續處於更新換代中:第一代以抗病蟲、耐除草劑、抗逆轉基因作物為主,旨在提高作物抵抗生物脅迫或非生物脅迫的能力,進而提高作物產量、降低投入;第二代以品質改良轉基因作物為主,包括提高作物的維生素、賴氨酸、油酸等營養成分含量,剔除過敏原及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硫葡萄糖苷等抗營養因子,使轉基因食品營養更豐富、更可口;第三代以功能型高附加值的轉基因生物為主,如生物反應器、生物製藥、生物燃料、化工原料、清除污染等特殊功能的改良為主,旨在拓展新型轉基因生物在健康、醫藥、化工、環境、能源等領域的應用。

目前,大規模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第一代、第二代轉基因產品,其主要性狀依然是耐除草劑、抗蟲、抗病毒、抗逆等。研究證實,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單個基因控制的抗蟲、耐除草劑性狀易使目標害蟲和目標雜草產生抗性。由此催生了聚合兩個或三個抗蟲、抗雜草基因的第二代抗蟲/耐除草劑複合性狀作物,如Bollgard-IIITM和EnlistTM產品。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nternationalServicefortheAcquisitionofAgri-biotechApplications,ISAAA)的數據顯示,在商業化種植或環境釋放的轉基因品種中,耐除草劑基因最為多樣化,包括2,4-D、麥草畏、草銨膦、草甘膦、異五氟等除草劑耐受性。為了滿足種植、生產、加工或消費的多樣化需求,商業化轉基因作物的目標性狀越來越多樣化,涵蓋木質素改變、抗過敏、延遲成熟/衰老、耐受乾旱脅迫、增強光合作用/產量等諸多性狀。轉基因研發正在由以抗蟲、抗逆和耐除草劑等增產為目的的品種改良逐漸發展為以增產和改善產品品質並重的品種改良,以及以工業、醫藥和生物反應器等為目的的品種改良。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RiceResearchInstitute,IRRI)為改善數百萬維生素A缺乏者的健康狀況而研發的黃金大米已進入田間試驗階段。

為了滿足農戶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從2006年開始,複合性狀產品成為轉基因產品培育的一個重要方向,並開始大規模種植。2007年,複合性狀產品增加了66%,種植面積為2180萬公頃,佔據了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19%;2015年複合性狀產品種植面積達到5850萬公頃,佔總面積的33%。複合性狀產品呈加速度發展的態勢,聚合抗蟲、耐除草劑、耐乾旱脅迫,加上營養改良等性狀的複合性狀轉基因產品將是未來轉基因育種的一個重要方向。

在傳統轉基因技術成功應用20年後,生物技術領域又興起了基因組編輯技術,包括鋅指核酸酶(zincfingernuclease,ZFN)、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effectornuclease,TALEN)系統、規律成簇的短迴文重複序列(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CRISPR)/CRISPR關聯蛋白(CRISPR-associatedprotein,Cas)系統等技術。基因組編輯技術可以實現對作物基因組的定點突變或編輯,並且最終植物中不含有外源DNA存在。其中CRISPR技術被《科學》雜誌的雜誌評為2015年「年度最傑出突破」。CRISPR/Cas9技術可以同時對控制重要性狀的單個或多個基因進行定點基因突變、替換/插入、大片段缺失等操作,產生有預期性狀的改良作物。《科學》通訊記者JohnTravis認為,利用CRISPR技術改良的作物具有精準、快速、成本低、無需監管的優點。但目前對於CRISPR技術改良作物是否需要監管,還存有爭議。

在2015年和2016年,中國、美國、歐盟和阿根廷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研發者和管理部門進行了多次交流,商討對基因組編輯育種產品的監管事宜以促進育種新技術的應用。雖然歐盟對轉基因產品監管比較嚴格,只要有外源DNA轉入細胞就視為轉基因,而不論最終產品中是否還有外源DNA存在,但這次在與中國的交流中歐盟明確表示對基因組編輯的產品若與傳統的誘變育種產生的產品相似將放鬆監管;美國已經明確部分基因組編輯技術改良的作物可免受《生物技術監管協同框架》的管理,對基因組編輯產品的監管遵循個案分析的原則。美國農業部(The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USDA)已認可多項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創製的植物產品不屬於轉基因監管範疇:包括通過基因編輯ZFN技術創製的低肌醇六磷酸玉米品系、通過TALEN技術創製的耐冷藏低丙烯醯胺的馬鈴薯和高油酸的大豆等。2016年4月,美國農業部又宣布不對採用CRISPR/Cas9技術改良的抗褐變蘑菇進行監管。

2014年3月,加拿大通過了其第一個基因組編輯油菜品種SUCanolaTM,該耐除草劑油菜品種是由CibusGlobal公司研發,2015年在美國種植了4000公頃,預計在2016年能夠上市銷售。目前CRISPR編輯技術已被用於油菜、玉米、小麥、大豆、水稻、馬鈴薯、番茄和花生等重要農作物的改良。全球許多實驗室正在採用基因組編輯技術進行作物的分子育種,以期最快在2020年後實現基因組編輯產品的商業化。例如,杜邦公司宣稱已經通過CRISPR/Cas9技術研發出基因組編輯的糯玉米,並有望在2016年進行田間試驗。無論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產品是否會被各國納入轉基因安全監管的範疇,基因組編輯技術必將引領作物的分子育種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2各國高度重視轉基因技術研發

大多數國家對轉基因生物研究與產業化政策日趨積極,把發展生物技術作為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戰略選擇,力求搶佔新一輪經濟和科技革命的先機與制高點。印度2007年制定「生物技術發展戰略」,英國2010年制定「生物科學時代:2010~2015戰略計劃」,俄羅斯2012年制定「2020年生物技術發展綜合計劃」,德國2013年制定「生物經濟發展戰略」,日本政府制定了「戰略創新推進計劃」。目前,農業生物技術產業進入全球化布局的新階段,技術與市場壟斷更加集中,呈現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美國一家獨大,技術占絕對優勢,擁有世界上約一半的生物技術公司和生物技術專利;第二梯隊: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研究與技術力量雄厚;第三梯隊:巴西、印度等新興國家積極發展農業生物技術,試圖打破國際跨國公司技術與市場壟斷,建立全球生物產業發展新格局。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已成為世界各國增強農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抉擇。

2.1美國美國無論是在轉基因作物研發領域還是在商業化

種植領域均是全球的領跑者,在這場農業生物技術革命中,美國是最大受益者。美國早在1997年就實施了國家植物基因組計劃,建立起了成熟的轉基因研發機構和完善的轉基因作物安全管理體系,美國涉及轉基因研究的單位多達273家。國家研究機構和大學主要有美國農業部、愛荷華州立大學、佛羅里達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等。眾多跨國公司也紮根於美國,包括孟山都公司、杜邦先鋒公司、艾格福公司、阿伯基因公司、先正達公司等。在發展過程中,多家跨國公司進行了合併重組,形成了力量更強大的生物技術研發公司,如先鋒國際良種公司先被杜邦公司收購,目前杜邦公司又將與陶氏公司合併;2016年拜耳公司宣布將收購孟山都公司。跨國公司均在轉基因領域投入巨額資金進行研發,主宰了世界轉基因作物的種子市場。孟山都公司是第一個將轉基因作物種子大量推向市場的領航者,在1996年,推出耐農達(草甘膦)大豆和保鈴抗蟲棉花,在全球獲得大面積種植;在2001年成為首家推出第二代耐農達轉基因玉米的農業公司,還相繼推出了第二代抗蟲棉、耐農達Flex棉花、耐農達油菜和耐農達甜菜。

由於企業對市場信息非常敏感,及時調整科研方向,能夠快速形成新品種和新產品,這種以「研發—生產—銷售—研發」一體化的模式,使企業成為發達國家轉基因作物研發的主體,並掌握了大部分的資源。孟山都、拜耳、杜邦先鋒、先正達、陶氏益農5家公司掌控70%以上的抗蟲基因專利、約63.4%的耐除草劑基因專利。公共機構往往不具有將研發的產品推向市場化所必需的安全評價資金或技術,因此,公共機構常常向公司提供它們的研究,然後由公司進行後續的開發工作。美國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中僅有3個來自大學研究機構,分別是薩斯喀徹溫大學的耐除草劑轉基因亞麻、康奈爾大學和佛羅里達大學的抗病轉基因木瓜。但美國的公共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從1973~2014年在轉基因領域發表了15748篇,佔全部論文的42.2%,遠遠高於其他任何國家。

2.2歐盟

基於政治、經濟和文化種種因素,歐盟採取「預防原則」進行轉基因產品安全監管,並於20世紀90年代建立了嚴格的轉基因作物審批制度。歐盟採取的轉基因作物嚴格審批制度對其經濟和研究均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審批程序複雜、審批周期長,審批結果不確定,制約了生物技術的應用。嚴格的審批制度導致轉基因產品難以獲得進口審批,飼料進口量逐年下降,令畜牧產業受到嚴重衝擊;一些歐盟國家禁止商業化種植轉基因產品,令農民蒙受了潛在經濟損失。歐盟的轉基因作物審批制度還要求各國在法律框架下進行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研究和開發,並對實驗過程進行密切管控。歐盟早在1991年開始進行轉基因作物的田間試驗,到2008年止,共批准了2352次試驗,先後共有22個成員國進行了轉基因作物的環境釋放。進行田間試驗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英國,時間集中在90年代中後期,在1997年達到頂峰,此後田間試驗的頻次也在逐年減少。在歐盟,轉基因作物新品種的研發成本十分高昂,一個轉基因新品種通過安全評估需要花費700萬~1000萬歐元。審批的高成本和產業化的渺茫,使轉基因研發企業看不到盈利的希望,研發積極性受到打擊,人才嚴重流失。歐盟持續推行消極的管理政策嚴重阻礙了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

歐盟一方面堅信科學的局限性,對生物技術持懷疑審慎的態度,另一方面還是保持對生物技術重大應用潛力的敏感。歐盟許多國家在生物技術基礎研究方面保持了領先,1973~2014年,在轉基因領域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累計發表了近萬篇SCI論文,佔全部論文的1/4。為了發展生物技術產業,包括英國、德國在內的眾多國家都在近幾年制定了本國的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德國制定了「植物轉基因研發計劃」,2006年出台的「高科技戰略」中對生物技術研發投資達到2.35億歐元;2013年還出台了《生物經濟發展戰略》。

隨著基因組編輯等新興育種技術的興起,歐盟專門成立了新技術工作組,工作組已經意識到過度監管對歐盟造成的危害,推薦對新興育種技術進行簡化的管理。工作組專家普遍同意運用寡核苷酸定向突變(ODM)以及鋅指核酸酶(ZFN)技術所得的生物體屬於轉基因生物體,但該生物體不應受歐盟嚴格轉基因審批制度的監管。歐盟議會決議新興育種技術可能會成功解決未來社會所面臨的挑戰,要確保對新興育種技術的持續支持。歐盟對新興育種技術的態度預示著歐盟嚴格的轉基因審批制度未來會發生改變。

2.3日本?

日本在1981年成立政府機構開展生物技術相關研究,本著突出重點領域的立項原則,短期內就取得了許多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和專利。1973~2014年,日本發表了3822篇SCI論文,佔全部論文的10.2%,僅位於美國之後。1980~2014年,日本獲得了1436項專利的授權,佔全部專利的10.5%,位於世界第三位。日本在轉基因研究方面儲備了雄厚的研究實力,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完成了水稻全基因組的測序,然後充分利用了水稻基因組研究取得的高度,快速推進農業領域重要基因的鑒定和功能分析研究,培育出了大量優良的轉基因材料,具備了將轉基因技術有效應用於品種改良的良好基礎。

儘管日本每年在大量進口飼料和糧油原料等轉基因農產品,但在本土種植依然有諸多限制,除了種植過藍色轉基因玫瑰外,日本國內幾乎沒有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栽培。日本的絕大多數轉基因技術成果還依然停留在學術型成果階段,沒有進行後續的產業化開發。日本的研究機構和企業認為轉基因監管政策太嚴格,國內市場排斥轉基因產品,大多對轉基因技術持消極態度。有的企業和機構已停止了相關研究,但也有一些企業採用在國外開發、種植,回國內銷售的策略進行轉基因產品的商業化開發,如將開發的轉基因康乃馨在哥倫比亞栽培、運回日本國內銷售。

2.4巴西

巴西於2003年才開始推動轉基因作物發展,在2011年成為全球種植轉基因作物的第二大國家。2007年巴西頒布支持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法案,並投資達70億美元(其中60%來自政府,40%來自企業)開始實施為期10年的專項。2009年,巴西農業科學院與德國巴斯夫公司共同研製的耐咪唑啉酮(imidazolinone)除草劑大豆獲准商業化種植。2010年擁有巴西自主知識產權的轉基因抗病毒大豆獲批商業化生產。2015年,由巴西FuturaGene/Suzano公司開發的一種國產桉樹獲得種植批准,該桉樹可提高20%產量。另外,本國開發的一種抗病毒豆類和一種新的耐除草劑大豆獲批於2016年進行商業化。巴西已經充分具備了研發、生產及審批新型轉基因作物的能力,而且轉基因技術成果的成功應用已成為近年巴西經濟的增長引擎。

2.5印度

目前,印度是全球第一大轉基因棉花生產國,抗蟲棉的種植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07年,印度將生物技術的發展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頒布了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要求調動國家資源促進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將印度打造為世界生物技術研發中心。生物技術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印度政府不僅在研究上加大投入,更採取措施促進轉基因農作物的商業化發展,每年的投入達到5億美元。

3中國轉基因技術研發成效和應用現狀

3.1中國轉基因戰略決策

轉基因技術是一項先端技術,也是各國科技競爭的主要領域,中國對轉基因的態度和做法也十分明確,那就是「積極研究、堅持創新、慎重推廣、確保安全」。從2008年實施轉基因生物培育重大專項以來,在加大研發力度的同時,更加註重轉基因安全管理和科學普及。2013年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轉基因做出重要指示:「一是確保安全,二是要自主創新」。2007年至今,「中央一號文件」已有8次明確提及轉基因,僅2011年和201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未提及。2015年在「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慎重推廣轉基因」。2016年8月,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實施一系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其中包括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專項,提出加強作物抗蟲、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術研究,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耐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

3.2中國轉基因研發成效

中國的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經歷了早期的跟蹤國際科技前沿(1986~2000年)和近期的自主創(2001年至現在)兩個階段。在早期的跟蹤階段,建立了主要農作物的遺傳轉化體系,對國際上已有相關研究的主要功能基因進行了功能驗證和大田試驗,開發出了轉基因抗蟲棉並推廣應用。進入21世紀,中國更是高度重視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在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相關科技計劃支持下,全面進入自主創新階段,在重要功能基因發掘、轉基因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別是2008年,國家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轉基因研發呈現後來居上的態勢,實現了總體跨越、部分領先。

中國牽頭或參與組織完成了包括水稻、油菜、棉花、小麥等重要農作物的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從重要農作物中分離克隆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控制重要農藝性狀的功能基因,包括控制籽粒大小、粒型、穗型、株型、抽穗期、育性、抗蟲、抗病、抗鹽、抗旱、耐低溫、營養高效等基因。研發出了抗蟲轉基因水稻、抗蟲轉基因棉花,轉植酸酶基因玉米等世界領先的轉基因產品,還在抗蟲玉米、耐除草劑大豆和抗旱小麥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顯著提升了中國自主基因、自主技術、自主品種的研發能力,在新品種培育的不同階段已形成金字塔型成果儲備。

通過查詢WebofScience、德溫特專利資料庫(DerwentInnovationsIndex,DII)和ISAAA系列研究報告等資料庫,統計了中國科研人員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中國在1973~2014年發表SCI論文3131篇,處於國際第三位。其中,轉基因水稻SCI論文高達605篇、轉基因棉花SCI論文234篇,論文數量均處於國際第一位;發表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和小麥SCI論文數量均次於美國而處於國際第二位。SCI論文發表情況表明中國在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棉花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在轉基因玉米、大豆和小麥的研究方面也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中國授權的轉基因專利有2812項,僅次於美國而處於國際第二位,授權專利數幾乎是處於第三位日本的2倍。中國已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研機構在轉基因作物研發方面一直非常活躍,除轉基因棉花外,研發重點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小麥、大豆和油菜5類糧油作物領域。至2016年9月,中國農業部共批准轉基因生物技術試驗8249項,發放生產應用安全證書2627項(含續申請)。在主要轉基因作物研究方面,棉花獲得2302項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含續申請),番木瓜、玉米各1項,水稻2項。其中,耐儲存番茄、改變花色矮牽牛、抗病辣椒3種已過期,抗蟲棉花、抗病番木瓜、轉植酸酶基因玉米和抗蟲水稻4種在有效期內。目前,中國在轉基因玉米研發方面成效尤其顯著,繼植酸酶玉米之後,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的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及其相應的庇護所耐除草劑玉米(C0010.1.1等)、浙江大學研發的抗蟲耐除草劑玉米(12-5)等一批轉化體已進入安全證書申請階段,還有許多進入環境釋放和生產試驗的轉化體,轉基因玉米產業化基礎紮實。中國對Bt玉米、耐除草劑玉米、植酸酶玉米和Bt水稻的研發以及商業化將對滿足中國和全球的糧食和飼料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3.3中國轉基因應用現狀

中國曾是國際上最早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但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在2004年被巴西超越,2006年被印度超越,從2006年中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在世界上一直排名第6位。中國目前獲得轉基因安全生產證書的有7種,推廣種植的只有抗蟲棉、木瓜和白楊,至今尚未開放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生產。中國在1997年開始批准轉基因抗蟲棉商業化種植,當時美國孟山都公司轉基因棉花佔中國抗蟲棉市場的95%,2012年以後自主抗蟲棉品種已佔中國抗蟲棉市場的95%以上。在中國,2011年抗蟲棉占棉花種植總面積的71.5%,2012年佔80%,2013年佔90%、2014年佔93%、2015年96%,應用率逐年上升,累計推廣3.7億畝。數據顯示1997~2014年農民從Bt棉花獲得的經濟收益為175億美元,2013年收益16億美元,2014年收益13億美元。除了抗蟲棉,2014年廣東、海南和廣西三省種植了8500公頃抗病毒木瓜,另外,還種植了543公頃Bt白楊。2015年中國的這三個省又種植了7000公頃抗病毒木瓜,Bt楊樹種植面積依然是543hm公頃。

轉基因作物誕生30多年來,中國在轉基因作物研發和部分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成為全球僅有的幾個擁有轉基因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但是,中國只成功推動了抗蟲棉的產業化,其他轉基因主糧作物的產業化進程則比較緩慢。為了滿足中國的食用油和飼料需求,從2003年開始大量批准進口轉基因產品用作加工原料。相應的,國外申請出口到中國的轉基因作物種類和數量也逐年提高。目前,國外公司申請向中國出口的轉基因作物有45項已經獲得安全證書,按照作物種類劃分,包括玉米16項、大豆12項、棉花9項、油菜7項、甜菜1項;在申請單位方面,美國的孟山都公司18項、杜邦公司5項,德國的拜耳13項、巴斯夫1項,瑞士先正達8項(表1)。

4中國轉基因作物產業化的建議

中國從2006年起開始大量進口大豆,2015年進口了7700萬噸大豆和330萬噸玉米,進口的玉米和大豆90%為轉基因產品。目前大豆的對外依存度已高達80%,糧食自給率已由過去的98%下降為90%,2012年糧食自給率僅為89.4%,僅靠現有的生產方式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更無法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是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轉基因作物應用需要綜合考慮糧食供需、技術創新、安全監管等諸多因素。在供需方面,目前中國的大豆和玉米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極端依賴進口,現有生產方式已無法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科研機構在政府的大力資助下,已全面進入自主創新階段,擁有了一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自主開發出了一系列有產業化前景的轉基因品種;在安全監管方面,中國在轉基因作物產業化的各個環節都頒布實施了相應的管理辦法、技術指南、標準和規範,設置了匹配的管理機構,在十餘年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安全管理經驗,中國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體系與制度架構已給後續轉基因作物大規模產業化提供了基礎支撐條件。因此,中國轉基因作物產業化目前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態勢。

但實際上,中國的轉基因產業化一直都面臨著輿論上有爭議、實際操作中有困難的局面。中國民眾受「反轉」輿論的引導,視轉基因產品為洪水猛獸,非理性的片面誇大轉基因產品的潛在風險,認為轉基因產品存在嚴重的食用和環境安全風險,食用後會禍及後代,甚至亡國滅種。反轉言論的大肆傳播與我國的信息披漏機制不健全,公眾對轉基因研發與安全管理實際情況了解不夠;研發人未能主動發出自己的聲音,科普宣傳不夠主動、力度不夠;管理者受負面輿論影響大,決策信心不足,在批准轉基因產業化方面不敢有大動作有關。為推動轉基因作物應用,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4.1建立詳細的信息披漏機制

中國目前在轉基因研發、轉基因安全評價、轉基因產品使用方面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民眾不能從權威的正規渠道了解轉基因安全評價方面的權威信息,只能從網站、論壇、博客等平台上了解到一些片面的、甚至是虛假的信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不加辨別的相信「反轉」言論,並進一步藉助方便快捷的新媒體進一步傳播,形成了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的極為不利的「反轉」輿論環境。因此中國應該建立政府主導的詳細、及時的安全審批信息披漏機制,讓民眾有渠道獲取轉基因安全相關知識,進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4.2讓研發人發出自己的聲音

轉基因產品的研發者絕大部分都是科研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通常會將研究成果形成科研論文,達到在業內傳播的目的。但科研論文受眾面極窄,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非專業內的管理者都極少看科研論文。因此研發人應該多藉助網路、報紙、雜誌、電視等新聞媒體發出自己的聲音,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參與決策的管理者和社會公眾介紹自己的成果,尤其是成果的水平、應用前景、對民生的影響和安全評價結果等,主動進行科普宣傳,打消公眾的疑慮,營造良好輿論氛圍,並推動審批步伐。目前中國政府部門已經認識到轉基因科普的重要性,大力鼓勵科研人員進行科普宣傳,「十三五」期間,每一個承擔轉基因重大專項的單位都承擔了科普任務。

4.3管理者應以科學為基礎獨立理性決策

轉基因產業化不僅是技術、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作為政府代言人的管理者,比普通民眾更了解中國的糧食供需狀況、轉基因技術研發水平、安全監管現狀及市場運作機制,也是目前審批制度下直接決定轉基因技術成果能否應用的關鍵環節。在管理中,一方面,應主動披露有關安全評價、審批的信息,重建政府公信力,正面引導輿論,消除謠言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應依據科學事實,以國計民生為重,在權衡社會、政治、經濟影響的前提下,獨立、理性進行決策,而不應被有關轉基因的謠言干擾自己的科學認知,不被少數反轉分子的叫囂動搖推進研發與產業化的決心,堅持重點推進、有序實施與監管並行的原則,通過政府服務、市場運作的方式穩步推動我國轉基因作物產業化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生物工程雜誌》2017,37( 1) : 119-128

作者:沈平,武玉花,梁晉剛,盧新,章秋艷,王顥潛,劉鵬程

單位: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基因農業網 的精彩文章:

轉基因產品如何在美國合法上市
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於作物遺傳改良的進展與挑戰

TAG:基因農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