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之間,只有一個山寨幣的距離

在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之間,只有一個山寨幣的距離

在一夜暴富和傾家蕩產之間,只有一個山寨幣的距離

作為一名「炒幣」老司機,「V 神與 BM 的小迷妹」這兩天的生活比坐過山車還要刺激,身邊不少人花了血本投資的的「山寨幣」被曝是騙局。

比如此前高調亮相的項目 ARTS ,這個1月8日已在境外交易所 ICO 的項目,被投資人聯合舉報涉嫌詐騙,數位投資人已將項目聯合創始人扭送至北京金融局信訪辦公室。(注意是「扭送」~)

與此同時,一些投機者追隨的「天使幣」、「亞歐幣」等虛擬貨幣也成為眾矢之的。

對於手握多種虛擬貨幣的「小迷妹」而言,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她羨慕有些人一夜暴富,但也目睹了有前輩傾家蕩產,看過太多「悲喜劇」的她,慢慢把最先開始炒幣的錢撤出,現在只用之前掙得錢炒,這樣,不至於把老本賠進去。

而對於炒幣者「洛圖」來說,技術至上的他也見識了2017年滾燙的資本對於虛擬貨幣的改變,他一再對我說,只是玩玩,只能玩玩。

有了賺了兩套房子,有人賠得傾家蕩產

這就是一個賭場,總有人輸,度太大沒必要。

洛圖目前是一家區塊鏈創業公司的技術人員,在採訪伊始,他說了上面這句話。

洛圖經常參加各類區塊鏈會議和沙龍,對於「炒幣」圈錢的現象,他告訴雷鋒網套路大概分這麼幾步:先找和區塊鏈技術相關的點子;堆疊各種技術名詞,像AI,大數據,共識等;寫一份白皮書,建一個網站,然後開始宣傳;最後在以太坊上做一個智能合約發幣,找交易所上市。

幣圈普遍認為,ICO 給了散戶投資者一個從種子期就參與到某個項目中的機會,可以繞開目前企業從融資到上市的各種資金和法律門檻。

但這樣一來弊端也很明顯:項目 ICO 時往往只有一個團隊和一份白皮書(相當於商業計劃書),項目的質量,甚至項目本身會不會啟動、如何進展全都是未知數。

這種巨大的不確定性,「小迷妹」也深有感觸。

對於有好幾年炒股經驗的「小迷妹」來說,「炒幣」和「炒股」其實有相似住處,比如炒幣有好幾個平台,每個平台都有很多種幣,就像A股里有很多個上市公司。

不同之處在於,A股是T+1的模式,當天買,第二天賣,而幣市是24小時的,漲幅沒有限制;A股每天漲跌幅都控制在10%,但幣市不同,它可以是這一刻買,下一刻就能賣出,漲幅完全不止10%,有時高達百分之幾百,跌起來也是大瀑布。

這種過山車般的情形,也誕生了「空氣幣」一詞,即沒有任何實際產品作為支撐,單純作為 ICO 的代幣。

「小迷妹」告訴雷鋒網,她所在的是一家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身邊炒幣的其實人不在少數,有了賺了兩套房,也有人賠的很慘,真實的生活,遠比坐過山車來的驚心動魄。

對於那些層出不窮的騙局,「小迷妹」有一套自己的甄別方法。

市場魚龍混雜,他們如何抉擇?


在幣圈待久了, 很多項目是可以大致甄選出來的, 再加上圈內的資源互相驗證,騙子項目很容易遁形。

對於各類山寨幣騙局,「小迷妹」認為主要就是輕信了其所宣傳的「高回報」「低風險」,其實跟傳統的詐騙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亞歐幣宣稱其是存儲在內盤的,價格只漲不跌,通過外盤交易賣出提現,其公司聲稱有國資背景,犯罪嫌疑人劉某更是宣稱自己是虛擬貨幣領域的專家。但其實,這些「高大上」的標籤其實均為捏造,涉事公司還在多個城市豪華酒店召開推介會和論壇,給投資者「洗腦」。

以投資虛擬貨幣為名,對外不斷強調自己是繼比特幣後的第二代加密電子貨幣,宣稱升值空間大的維卡幣,是典型的境外向中國境內推廣虛擬貨幣的傳銷組織,由於其交易系統部署在海外,傳銷網站及營銷模式由保加利亞人建立,伺服器則設立在丹麥哥本哈根,很難徹底監管。

「天使幣」則對外宣稱由英國火花公司發行、它的網路交易平台是中國最大的數字幣網路交易平台,會員只要租賃「礦機」產出「天使幣」,即可坐等價格翻倍。

此外,騙子還會通過建立微信群、現場講解等方式,推銷虛擬貨幣,要求參與者以繳納費用購買虛擬貨幣的方式獲得資格,這種承諾買家高額收益,涉及拉人頭的行為,其實跟傳統的傳銷相似,只不過是蹭了虛擬貨幣的熱點。

識別這種坐等賺錢的「騙局」,其實並不難,「小迷妹」列了幾點「防騙指南」。

1. 關鍵詞過濾,如果項目與目前市場上投資重災區的噱頭吻合, 那要提高警惕(比如藝術品投資這種連傳統的投資都會經常避開的領域);

2. 承諾保本, 凡是做過多承諾的, 不管是時間、上交易所, 甚至是回報率,也要提高警惕.;

3. 流通性,如果幣種只在小平台甚至限制某個平台上發行的(知名平台代幣模式除外), 基本是傳銷幣;

4.使用安全軟體來過濾一些網站,就像現在瀏覽器主動幫你識別一些高危網站, 跟過濾成人網站一樣道理。

識別騙局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如何判斷這個項目是不是有潛力,值不值得投資,這時,她經常會向技術人員請教,因為在天花亂墜的宣傳攻勢下,很可能就是一個「空殼子」。

這點,正好是洛圖的強項。


口碑都是別人傳的,如果宣傳挑不出毛病,我會去看它的開源代碼,看它的活躍度,是不是經常更新,更新內容是什麼,如果活躍度和內容都還可以,我就覺得這個項目代碼值得研究,這就不僅僅只是炒幣了,就市面上這麼多的山寨幣來說,能走到最後一步的很少。

洛圖幾天前參加了一個技術沙龍,其實就是給某個山寨幣 ICO 做準備,發言過程中,他發現真正懂技術的人很少,雖然其主打的是 DAG 這個技術,號稱通過這個技術能夠解決區塊鏈公鏈最大的「性能「問題,但真實情況是,其技術架構上並沒有本質的變化,只是在原有的技術上調整了相應的參數。


即使是當前號稱能解決性能問題的EOS、NEO這些,本質上就是在以太坊或者比特幣的基礎上修改了區塊產生的時間間隔,通過調整每個區塊的大小方式來實現的,以我的觀點來看,並沒有多大的改進。

「入坑須知」

去銀行購買理財,我們能經常看到一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這句「俗話」放在「炒幣」上,更加值得冷靜地知曉需承擔的風險。

由炒股老司機轉變為「炒幣」老司機的「小迷妹」告訴雷鋒網,給了機會讓普通群眾可以從種子期就參與到某個「炒幣」項目中的機會,意味著其承擔的風險也是隨之而來的。如果把自己的位置拔高到投資人的角度, 以投資人的思維去考慮問題時, 其實就不會有這麼人被卷進「炒幣」騙局了。


現在有很多人沒有轉過彎來, 一發現項目破發(跌破發行價)就嚷嚷, 就說騙局, 其實項目破發很正常, NEO(螞蟻幣) 當時也破發, 但至少目前來看,發展還是可以的,有很多人在高價買入後,低價拋了,沒有等到今天。

好項目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那些期待一上線就暴富的,其實不是在投資, 而像是在賭博,「小迷妹」說。

洛圖認為,最終決定一個幣能走多遠的,是它本身的技術價值和應用前景。


就像以太坊現在已經真實的部署在網路上面,本身就是一個針對金融行業的公鏈架構,目的就是服務於金融的行業,目前不僅提供了通過智能合約發布自定義資產的功能,而且有了應用。

以太坊由於其發展時間也比較長了,技術穩定,有較大的用戶群體,相對成熟的生態體系,因此在公鏈上發幣公信度比較高、使用方便、實現也比較簡單,價值收到業內公認。

但在洛圖看來,雖然目前EOS 炒的市值也比較高,項目還將就能用,但就目前市面上的更多山寨幣而言,還是白皮書的程度居多。

本文僅代表「V 神與 BM 的小迷妹」、「洛圖」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雷鋒網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群暉SkyNAS正式發布——直面小微企業數據管理難題,提供安全的企業雲和辦公雲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