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讓人人都懂點兒設計
設計史論
全文字數 :3502 閱讀 時長:9分鐘
你眼中的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你覺得設計師應該是做什麼的?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設計師到底是做什麼的!
因為設計師的工作範圍很廣,
從時尚、建築和平面設計
再到網頁和用戶體驗設計,
到處都有稱為設計師的工作崗位。
雖然實際工作的具體情況可能會因領域不同而有所不同,
但是都稱為設計師是由原因的
因為不同「設計師」的工作卻有著許多基本的共同特點。
然而,大家對普通設計師的普遍印象卻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所以今天史論君就帶著大家來看看設計師真正的工作是什麼?
以及他們所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技能
美國的設計師和日本設計師所處環境有哪些不同。
設計師除了繪圖還有別的工作要做
許多人都誤解了設計師的工作,他們認為設計師的工作只是簡單地根據藝術表現來決定某種產品的外觀表現形式。單純的做美學範疇的工作。實際上,這只是設計師最終工作產物的一小部分;一名設計師的實際工作會涉及一整個生產過程,無論這個過程中有多少限制因素或者障礙,這個過程仍能夠帶來具有最大可能性的結果。
藝術表現是設計師工作發展過程的一部分,但是這卻與藝術家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藝術家能夠在一個理想的,沒有任何限制的環境中自由地表達自我,而設計師卻不行。
設計師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全能型的專家才能履行他們的職責。但設計師必須是一個能夠從工程師或營銷人員等專家那裡獲得最重要的信息,並能提供總體思路的多面手。
有些人可能認為設計師和工程師之間存在一些對抗性因素,但實際上設計師並不是一個具有對抗性的群體。相反,他們作為確定優先次序的指南而存在。
這是因為設計師的工作與他們在圖解說明過程中的角色有關。作為人類,視覺感知是極其重要的,不管我們得到的信息量有多少,僅僅基於數據或者書面語言進行闡釋是很困難的。除非將事物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否則我們就不能清楚地判斷它們。
例如,如果有人通過創建一個以背景色為藍色的清晰圖像來描述一個最小可變寬度為800px的網頁,效果可能不是那麼理想。相反,如果將想要表述的信息以草圖的形式呈現,那麼人們則會立即理解。將多重信息和提案中的先決條件進行初步整合,是設計過程的一部分。因此,總設計師便充當了協調信息流動的嚮導。
設計師的都要求會掌握哪些能力?
一個好的插畫家( good illustrator)對設計師這項工作而言是不夠的,同理對於有抱負的設計師來說,僅僅在藝術學校學習插圖是不夠的。表達技巧是必須的,同時高超的溝通技巧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它使設計師能夠與各種專家自由且充分地交流意見。
也許曾經有一段時間,一個只懂畫圖的藝術學校畢業生便可以成為一名設計師,但在今天,設計師必須能夠理解全局,能夠處理大量的信息,能夠快速獲取其中重點,並能夠通過視覺媒介提供最佳的溝通。
根據組織機構的不同,這些角色可以用「導演」或「製作人」來定義,但毫無疑問,通常這些能力都是設計師所必需的。
此外,設計師判斷某項決定是否在自己職責範圍內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如果設計師做出決定本該由他們的主管或客戶做出,那麼他們就會被認為是篡奪權力;而如果面對本該由設計師自己做出的決定,他們卻不斷地向別人詢問,那麼很可能他們會被認為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
客觀性的重要性
有很多人認為設計依賴於良好的風格感,時尚感。風格只是最終設計過程中的一個元素。在設計中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並存,風格作為一個主觀因素,只是整個工作產品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還存在著廣泛的客觀因素,譬如功能性、適用性、價格和整體影響等,它們相互複雜地交織在一起。本質上,這些因素所共同形成的微妙平衡體正是一種設計。
如果一個人可以簡單地根據良好的品味來設計,那將是可以想像出的最容易的工作。但事實上,在一個設計師的風格能夠發揮作用之前,有很多元素是必需的,而且這些元素涵蓋了設計師整體工作量的90%。但是,主觀因素仍然是必要的;事實上,良好的設計風格能夠將好設計和偉大的設計區分開來。
設計與溝通
在設計界中,溝通是成功的關鍵。毫不誇張地說,設計師三分之二的工作是溝通。真的,如果不和甲方爸爸溝通好,溝通明白,作為乙方的你會被甲方折磨致死的。
因此
設計師工作的第一部分是
找到正確的人和正確的信息。
設計師工作的第二部分是
設計的實際工作。
設計師工作的最後一部分是
以正確的方式將信息從成品傳遞給合適的適用對象。
按照這些步驟,設計師可以開始創作可靠的設計。
本質上,第一部分和最後部分都取決於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只要是好產品就能被賣出去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思考如何通過市場營銷、推廣和展示來呈現並表述他們的創作,對設計師而言是必要的。
美國和日本設計師的周圍環境差異
在美國和日本,設計師的能力似乎沒有什麼差距。日本有許多優秀的設計師對設計的複雜性更為敏感。然而,當在全球範圍內談論設計的質量時,日本的設計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不適宜的。
與其說是設計師的素質差距,不如說是日本企業結構對創意工作的侵入。
理想的設計過程為設計師的想法提供一個從提出到完成的環境。然而,大多數日本企業則傾向於關注公司組織以及在會議中對想法進行討論。實際上,會議不過是一個組織現有想法和為已經存在的思想尋找關鍵詞的地方。這些會議不會導致創意元素的產生,即使是通過把工作產品列出排好,讓人感覺工作好像已經完成了一樣。
優秀的想法不是來自會議,而是產生於一個比較輕鬆的空間。因此,設計師必須在他們自己的系統和環境中才能更有效地提出想法。例如,如果一個人處於放鬆狀態,那麼腦內將有更多的阿爾法波,從而產生大量有趣的想法。位於舊金山和矽谷的企業尤其清楚這一點,因此正在創建這樣的辦公環境。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公司傾向於支持團隊而不是個人,因此團隊會擠壓設計師作為個人的創造力,並且對於那些最初由一個充滿激情的設計師提出的概念的瓦解而言,這種做法並不少見。
儘管日本有很多設計師的工作很出色、很有創意,但是他們的個人天賦和才能被公司體系所擠壓,卻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如果提升設計師在組織機構中的重要性,並在社會和商業中重視他們的想法,那麼就會有更大的能力可用來開發利潤極高的產品。
設計師的重要性
展望未來,創意工作必將會越來越普遍。今天,儘管有許多行業可供選擇,但創造性工作的地位似乎正在上升。只是在系統的邊界之外,新的企業正在面臨風險。在一個創造性的企業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賦予創新生命力。
設計師在創造新產品時的工作是清楚地將產品的好處傳遞給外行人,並引導他們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同樣也存在管理者在沒有設計師在場時作出判斷的情況,這是該行業的困難之一。
儘管在一個項目中投入了數千小時,但大多數項目仍註定會以失敗告終。不過,為了對世界產生影響,這仍然有必要繼續下去。設計師,即使實際上面對的不是設計,也必須不斷提高他們的洞察力,以便能夠經常地提出新的想法。
從這個意義上說,設計師的工作不能簡單以常態化的方式進行。但是有很多東西只有設計師才能實現,而且僅僅是這樣的想法就真地讓人覺得興奮。因此我相信設計師是一個高尚的職業。
END
翻譯丨左亞雪
來源丨Freshtrax
校對丨Suajy Wu
排版丨Suajy Wu


TAG:設計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