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思引里度春秋

相思引里度春秋

相思引?度春秋

大漠胡楊

吮噎東風飾粉顏,

夭桃爭寵總不閑。

蝶兒愚笨,

去把杏枝攀。

月下梧桐篩影著,

杜鵑啼鴂斷腸肝。

芭蕉知雨,

雞舌卻無言。

註:雞舌:丁香草。

詩歌賞析By一逸:

我本來很不會評詩,因為水平真不怎麼樣,但見到這首美詞,還是忍不住要獻一下丑。

此詞題為度春秋,大漠胡楊老師特別將其中的度字標音,可見度字在題中之重要性。度字讀作(duo)時,有揣度之意,那麼詩人要揣度什麼呢?自然是春秋了。這裡的春秋是指春天與秋天,卻又不完全是這兩個季節。別人都是在「度(du)」春秋,而詩人卻在「度(duo)」春秋,這一個「度(duo)」字,能引發無數遐想,詩意就出來了。

接下來說說詞的正文。詞的上片一慣寫景,卻未局限於景。「吮噎東風飾粉顏,夭桃爭寵總不閑」。這春天的景色多好啊,東風飾顏,夭桃爭寵,一片生機。接著筆鋒一轉,說起蝶兒愚笨來:「蝶兒愚笨,去把杏枝攀」。其意何指?我覺得這上片重點就在這蝶兒愚笨上,也可以說全詩的起因都在這愚笨的蝶兒上。好好的蝶兒,不去戀花,攀什麼杏枝嘛,你讓那爭寵的桃花情何以堪?簡單的四個字,讓全詩一下子生動起來,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含嗔嬌怒的少女,跺著腳說:他怎麼能喜歡上那個人?

帶著這縷情緒,自然地接入下片,而下片寫得更是精彩,這就要寫到秋天了。說是秋天,不如說是心情到了秋天,因為下片描寫的這些景色,與秋天還稍有些距離。秋天有什麼特點呢?山川寂寥、草木零落,慘淡、蕭條、凄切……秋天的景象一直是詩人心中塊壘。「月下梧桐篩影著,杜鵑啼鴂斷腸肝」。梧桐在古詩中多數作為傳達悲涼愁苦的載體,當然也有其他的寓意,不過在這裡,毫無疑問它就是愁苦的意思。梧桐篩影,一個「篩」字,把影子篩成了碎片,心自然也碎了一地;杜鵑啼鴂,杜鵑鳥叫聲都是很悲切的,「一叫一迴腸一斷」,所以杜鵑是悲鳥;這兩句已經讓人覺得很凄苦的了吧,但是這還不夠!接下來還有:「芭蕉知雨,雞舌卻無言。」芭蕉是文人們喜歡的植物之一,因為芭蕉孤苦。芭蕉一般是與雨寫在一起的,這裡也不例外。它本身已是愁情的象徵,加上淅淅瀝瀝的雨聲,讓人倍覺凄涼;雞舌無言,雞舌即是丁香草,詩人已經作了標註,而丁香千結,喻心情鬱結不開,也是古人們表訴愁緒的常用意象。這兩句不禁令人想起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詩人借用四種意象,把滿腹孤凄的愁緒都傾瀉出來,明明處處寫的是愁怨,通篇竟無一個怨字,也無一個愁字,怨從何來?愁從何來?都怪那該死的蝶兒!

春天是少女生情的季節,見到心上的人兒,本想如何引來關注,卻誰知心上的人兒喜歡上了別人,由怨生愁,心情一下子由高山跌落谷底,從美好的春天轉到了蕭瑟的秋天,這首詞寫的大致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古人寫詩是喜歡暗喻的,蘇軾明明要調侃張先,卻仍以「一樹梨花壓海棠」喻之;朱慶餘明明想問張籍自己考得怎麼樣,偏偏寫成「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他們表達感情不像現代人這麼直接,描寫愛情動不動就我愛你,我想你什麼的,這也太俗套了。他們寫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寫的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以事喻,以物喻,以景喻,是古人常用的手法,較之直書其意更值得回味。而大漠胡楊老師對此把握得很好,明明是寫的情,卻處處以景物喻之,完美地扣題,用典之妙,意象之美,實在是令人佩服,這也是此詞的高明之處。我初讀此詞,就覺得用再多的文字,也表達不了詩中之意,怎麼評它也意猶未盡。我深知這首詞中還有很多未盡之意,因為古詩詞中的意象是無限的,比如古詩詞中常用通假字,這首詞會不會有呢?會不會有「道是無晴卻有晴」之類的暗寓?度字會不會有踱的意思?或者說這位少女的心情一直在春與秋的起落中煎熬、等待?這裡面的東風、夭桃、蝶兒、杏枝、梧桐、杜鵑、芭蕉、雞舌有沒有其他的意寓?夭桃為什麼不閑?芭蕉為什麼知雨?雞舌為什麼無言?我想,這些還是留給大家去體會吧。

詩人:大漠胡楊

詩評:一逸 編輯:知新

本詩評僅代表個人觀點,敬請讀者留意!

圖片采自網路,如有侵權,勞煩聯繫告知,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文愛好者知新 的精彩文章:

北京,你是誰的天堂

TAG:詩文愛好者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