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僧璨大師最上乘極小同大 忘絕境界極大同小 不見邊表
【[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極小」就是極……一個顆粒微塵。
「同大」,「大」就是三千大千世界。
「小」到一個顆粒微塵的空性。跟「大」到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性,是同一個空。
所以,「小跟大」,在見性的人看是一樣的,心性裡面沒有「小跟大」。
所以,人類妄自分別「小、大」。
這個是「大」、這個是「小」,人類給它一個名詞。
所以,《聖人見體,眾生見相》
聖人見到《體》《體》就無量、無邊、無盡、無可言說、無可思議、無有邊表。
為什麼?
因為它不立一個《相》,沒有相,虛空沒有相。
所以,虛空「小跟大」是一樣的。
「小」的虛空是無相;「大」的虛空也是無相。在這裡,「小跟大」是融入空性。
「極小」的空性,因為「小」也是緣起性空。「極大」也是緣起性空,
就緣起的《相》有「大、小」。
就《體性》來講是不可得。不可得裡面沒有《大小」。
所以,極微「小」的顆粒微塵的空性,跟「大」的三千大千世界,還是空。
這個時候,把平等心性功夫拿出來的時候,就《忘絕了境界》。
因為凡所有《緣起》,都是《假相》,《一悟即入如來地》。
因此你修學佛道要訓練,要訓練放下。
如果你有佛道、佛學的基礎,有見性的功夫,
記得!你所到之處,別人會嘰哩呱呱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你到公司、你是個老師,老師本身裡面,就有內在很多的看法不同,你跳出這個
《是非圈》。
你到任何一個團體,他們都沒有辦法,離開《是非、大小、恩怨》,沒有辦法!
《愛恨交織》會毀掉一個人。
所以,這個世間人,他所過的這個日子,就是懲罰。
因為對生命沒有了解,生命對他來講,就是一種懲罰。
因為每天活得快活不下去了,沒有錢煩惱,有錢煩惱。
還沒有結婚前煩惱,結婚後更煩惱。
沒事業、沒錢煩惱,事業更大也煩惱,唉!真不知道怎麼過日子?
沒有錢的時候,人家瞧不起,連便當買不起。
有錢的時候怕被綁票,還活得真辛苦!
所以說:這個境界,它是《緣起的假相》
我們能夠放下它的時候,這些境界統統融入如來藏性,叫做《忘絕境界》。
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諸相,其實就是空相』。為什麼?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果見到種種的《相》,《當體即空》,就見到如如不動的心性。
所以,《忘絕》這個《緣起如幻》的假的境界。
本性當中,「大」就是「小」。
「極大」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空,就等「同小」。
意思就是說:「大跟小」,在見性的人的看法是一樣的。
「不見邊表」
「邊」就是邊緣,一個界限。
「表」就是表相。
「邊表」就是我們所講的範疇,一個範圍、一個範疇。
「邊」就是邊緣。
「表」就是表相。
所以,開悟見性,他那個心跟佛一樣,有無量無邊的慈悲。
為什麼我們八十八佛要這樣念:
大慈大悲愍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為什麼統統要加一個「大」?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為什麼?
這個字就是這樣念:《絕對的慈》。
因為「慈」就是與樂。《給眾生快樂、喜悅》,沒有任何的條件。
《拔一切眾生的苦》,沒有任何的條件。
因為佛就是證入絕對的境界,絕對的慈、絕對的悲、絕對的喜。
這種《喜》不是靠物質享受、不是依靠某一種條件來快樂的。
不是依靠金錢。
不是依靠名利。
不是依靠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他《無所依》。
但是,他這個《喜悅》是絕對的喜悅。
因為沒有《能所》,融入一切物我,都是《一體》的東西。
每一種東西,任何的現象界,在大悟人的心境來講,統統是本心,統統是本來面目。
因此大慈大悲,大喜大舍,這個「舍」是什麼意思?
這個「舍」是很難很難做到的,這個「舍」包括身命。
布施所有的金錢、做功德,不讓人家知道。
我布施多少,沒有人知道他做,這個就是真正契入佛的心性。
做了很大的功德,完全不讓人家知道,也不想出名,這個符合佛義,這個功德更大!
世間人要積陰德。
所以,行善不欲人知。
這個「舍」是包括身命的,所以,這個很難做到!
【但愁無道,不愁無廟,隨遇而安】
這個就是我們《沙門》的本份事,淡泊名利,安住我們的本份事,有福報就自然來。
沒有福報,我們就隨緣,三餐過得去就很好了!
所以,萬法皆性空,空性「無大小」。
因此《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極微塵的空性,跟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性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要忘掉一切的《緣起的假相》。
「極大」三千大千世界跟「小」如微塵,在開悟的人看是相同的。
因為開悟的人是不會有界限,或者是去卡在一個邊,或者是表相,「不見邊表」。
開悟的人,心性是沒有範疇的,是容天容地,容一切萬法。


※80僧璨大師最上乘真如法界 無他無自
※《茅棚語錄》——「生命指南針」(二)
TAG:和諧家庭幸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