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仙彈琴李斯特

神仙彈琴李斯特

李斯特,華麗的傳奇鋼琴家,音樂史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在那個群星璀璨的年代也是最閃耀的彎月,匈牙利的國寶。我們這次要講講他讓人感嘆到驚呼的感情經歷,這個最不合規矩的浪子,一些人眼中專情的好小伙,一代少女少婦的夢中情人,安徒生、海涅的偶像,最終……選擇接受剃髮禮,黑袍出家入天主教,獨身至終。

李斯特肖像

李斯特算是音樂世家出身,他的父親精通鋼琴、大提琴、小提琴和吉他,與海頓、貝多芬和胡梅爾都算熟識。其實李斯特本身並不是神「童」,畢竟他七歲才開始學鋼琴,雖然……八歲……他就開始創作了……

他的老師是車爾尼,相信每個學琴的孩子都要夜以繼日地過車爾尼那一關,可天才如我們李斯特同學,兩年出師,11歲就登台演出,並和貝多芬、舒伯特見了面,並參與了Diabelli項目——50個音樂家(包括貝多芬)共同寫就的鋼琴譜集,11歲的李斯特當然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無數學鋼琴的孩子的童年,李斯特的老師:車爾尼

16歲父親去世後,他和母親搬到了巴黎,以表演和教學為生。因為不規律的作息和巡演,讓他這個時候就開始抽煙喝酒,而且一生都沒有戒掉這個習慣。

他的第一段驚世駭俗的戀情就發生在這兒。17歲的李斯特已經聞名歐洲了,無數的演出、教學讓他精疲力盡,而且身體越來越差。這時他愛上了自己的學生凱若琳,一位貴族富家少女。她的父親是查爾斯十世王朝的商務大臣,竭力反對這段感情,並粗暴地斷絕他們往來。李斯特因此大病一場,幾近危重,甚至報紙上都登訃告了。

青年李斯特的演奏。站著的三位分別是帕格尼尼、羅西尼和雨果(沒錯,就是那個維克多雨果。)

初戀破碎之後,他不再住在巴黎,而是去了日內瓦,並結識了肖邦。他一生不斷的艷遇就是從那時開始,連肖邦當時的女朋友,法國女作家喬治·桑,寫《魔沼》和《我的一生》的那位,就是李斯特介紹的(而且她也是李斯特的前女友之一)。

22歲,在肖邦家開趴瞎混的李斯特被宴會上的伯爵夫人瑪麗徹底迷住了。伯爵夫人與他是奮不顧身的兩情相悅,放棄爵位、丈夫、兒女,與他私奔,在瑞士山河之間流連。李斯特就在這時創作了《旅遊歲月》。

伯爵夫人肖像,Marie d"Agoult

伯爵夫人和他的桃色新聞是轟動一時的。這個醜聞在二十年後被他們的女兒又實踐了一次:小女兒科西瑪跟著瓦格納跑了……也是這麼跑的……

李斯特在日內瓦除了表演和鋼琴教學,還做理論研究,主張把藝術家的地位從「宮廷僕人」提高到受人尊敬的地位。後世鋼琴家的地位提升就始於此。他的恃才傲物是天生的,也是極其合理的,門德爾松都羨慕他絕佳的音感,誇他的演奏「世間無人匹敵」,說他「無與倫比,是能瞬間把情感傳遞到指尖的演奏家」;與貴族的相處全憑他自己喜好,實力放在那兒,只有別人貼他的份。

在給奧地利皇帝演出的李斯特

接下來的十幾年,李斯特與伯爵夫人都生活在一起。這是李斯特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他在歐洲巡演,無論到哪兒都被視為上賓,深受安徒生和海涅的崇拜——沒錯,就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兒那個安徒生,和「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那位海涅。

當年的李斯特是妥妥的少婦殺手,夫人們為他的絲綢手帕和天鵝絨手套打架,把它們撕成碎片,然後搶著珍藏一角;他與伯爵夫人乘火車遊玩,在月台停留的五分鐘,人們都要把鋼琴拖去,讓他下來彈奏一曲。

就這樣,在鮮花掌聲和無盡的崇拜中,李斯特與伯爵夫人的感情似乎淡去了。

三十六歲,李斯特遇上了下半生的真愛:波蘭公主卡羅琳。李斯特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上寫道:「為了同卡羅琳公主談幾個小時的話,我願意多走成百上千公里的路。」

卡羅琳公主和女兒

卡羅琳公主當時已經嫁給俄羅斯王子維特根斯坦,無論是依東正還是天主教,這位王妃都是不可能再有情人的,跟別提離開王子、與情人在一起。可王子不同意他們離婚,沙皇也不允許這種醜聞讓他們離婚。

於是這位公主,與上一位淪陷的伯爵夫人一樣,著魔地堅持私奔,而且堅持要嫁給李斯特,舉行盛大的、梵蒂岡承認的婚禮。她因此被沙皇列在黑名單上,封掉所有財產和名位,並且被沙皇以政治理由要挾梵蒂岡,不許承認他們的關係。

(放一曲與公主在一起時創作的愛之夢)

公主的這個堅持持續了二十年。李斯特五十歲生日上,他們本來可以收到教皇的祝福,但仍然由於俄羅斯的介入,以失敗告終。

李斯特就是在那時決定皈依天主教,在出家禮中宣誓遵守天主教誓約,終生信奉,且獨身。

他的愛情算無疾而終嗎?也不算,因為卡羅琳公主仍然沒有離開他,直至他七十五歲結束生命,半年後公主也隨他而去。

有一份傳說中的遺囑,無數人被那句話感動:

無論我做了什麼有益的事,都必須歸功於我如此熱望能用妻子這個甜蜜名字稱呼她,卡羅琳·維特根斯坦公爵夫人。」

晚年的黑袍神父李斯特,無償地在羅馬、魏瑪和布達佩斯三地教習鋼琴、樂理、指揮,將他最後的時間獻給音樂和宗教,或許還有愛情。那場致死的傷風就是因為他趕路時開了車窗——要看月亮——而受涼染上的。這種死法,算不算浪漫主義在他身上的最後一筆?

算吧,炫技的華麗的天才少年、最受追捧和崇拜的大眾音樂家,「他值得世上每個少女獻上鮮花」。

我們無緣見他演奏,甚至無緣聽他的錄音。他的傳說,將和飛揚的鋼琴譜,和肖邦海涅瓦格納的讚歎聲,和你每次聽匈牙利狂想曲時震顫胸膛的心跳一起,留在腦海深處。

記住他,一個上下翻飛的交際花,多情的才華載體,嚴肅的老神父,上帝派來告訴我們「音樂還能那樣玩兒的」,神仙彈琴,李斯特。

嚴肅音樂科普

MusikistmeinLebe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嚴肅音樂科普 的精彩文章:

TAG:嚴肅音樂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