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梵語讀作bodhi-sattva,意思是「求取大道求覺悟的人」!

梵語讀作bodhi-sattva,意思是「求取大道求覺悟的人」!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的古印度,在東漢明帝時(公元1世紀)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最初的時候它還不叫「佛教」而是稱為「浮屠道」或者「浮圖道」, 「浮屠」就是梵語Buddha(意為覺悟者)的音譯。南朝史學家范曄編著的《後漢書西域傳·天竺》:「其人弱於月氏,脩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天竺就是漢朝人對古印度的稱呼。

到了隋唐時代,「浮屠」被重新翻譯成「佛陀」,它同樣是音譯,但是在形象氣質上一下子就和原來那種「殺馬特」風格大不相同,顯得更加敦厚莊重起來。有趣的是,佛經上說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形象高大而挺拔,但是在中國民間卻認為小白臉形象不夠威風,於是造像時便越來越胖,最終如來佛也就變成了《西遊記》電視劇里的典型領導模樣。

比「佛祖」略低一檔的菩薩,同樣也是梵語音譯的產物,它的全稱是「菩提薩埵」,梵語讀作bodhi-sattva,意思是「求取大道求覺悟的人」。也即是說,我們熟悉的觀音菩薩竟然是一個印度人。當然了,羅漢、和尚、尼姑這些和佛教有關的人也都是梵語中來的,不多贅述。

令人意外的是,就連佛祖的大敵「魔」也是一個音譯詞,它的全稱是「魔羅」,梵文讀作Māra,意思是「奪命者」。據佛經記載,這是一群居住在天界的惡棍,首領名叫波旬,曾經阻礙釋迦牟尼成佛。後來佛家就把那些讓人誤入歧途的事物,統稱為「魔道」。

閻王,是我們很多中國人心目中死亡世界的君主,所以「送你見閻王」也就成為了惡毒的詛咒。不過恐怕很少人知道,「閻王」的全稱「閻魔羅王」,在梵語中讀作「Yama Raja」,究其根本也是一位古印度大神,統領著陰間的諸神。

一些佛教中的概念也成為了古人的日常用語,直到現在我們還經常用到,比如說形容時間短暫的「剎那」就出自梵語,讀作kaa,是古印度最小的時間單位,按照佛經的說法,一眨眼就相當於24個剎那,實在是我們想像的最短還要短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步江山 的精彩文章:

TAG:獨步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