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都骨折了,為啥還不立即手術?小兒外科專家張蛟為您解答!

孩子都骨折了,為啥還不立即手術?小兒外科專家張蛟為您解答!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小兒外科

醫學博士 主治醫師 碩士生導師

張蛟

孩子都骨折了,為啥還不立即手術?

日常生活中,難免發生磕碰,加之兒童活潑好動,危險意識差,所以極易發生傷害事故,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兒童骨折這件事,旨在幫助/增進醫患溝通,共同為孩子康復努力!

孩子摔傷後,家長朋友們都會火急火燎的帶著孩子到就近醫院,醫生接診後一般都會讓做個X線平片,明確診斷,同時也讓家長放心。如果結果一出:「XXX骨折了」,不少家長的心裡不由咯噔一聲,慌亂、憂慮,接著就會想到怎麼樣讓孩子儘快得到治療,把斷的骨頭接好,好讓孩子減輕痛苦、快快恢復,千萬不能因此留下後遺症,影響孩子長大。但是某些情況下,醫生會建議說先不手術,石膏固定制動,擇期手術,不少家長朋友聽到後可能氣不打一處來,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想您或許可以消消氣,理解醫生的苦心。

兒童骨折怎麼辦

1、骨折後千萬不要因為著急,馬上選擇手術!!!

大家可能對這個理解比較困難,為什麼骨頭斷了,不趕緊手術用鋼板接上?一句話解釋: 大部分骨折都會引起軟組織腫脹, 術後手術刀口張力大而不易縫合,且易感染。以小腿骨折為例:損傷後小腿剛剛開始腫脹,幾天後小腿可能腫的比大腿還粗,如果在腫脹上升期就手術,孩子就會碰到下面問題:骨折造成軟組織腫脹,手術將加重軟組織腫脹程度,本來小腿腫脹高峰是腫到大腿那麼粗,結果可能會到1.5個大腿那麼粗;腫脹成這個樣子,肯定難以做到無/低張力縫合。同時,腫的時候縫線就相當於在一堆水上縫,等腫消了,線也鬆了。皮膚就像橡皮筋,再有彈性,也有個度。如果強行縫合,那就感覺是往一個封閉的容器裡面放水,滿了之後繼續放,導致裡面的壓力非常大,進而組織內血管被「壓扁」,血流停止,神經組織也失去營養,組織逐漸壞死,這就是「骨筋膜室綜合征」。

2、怎麼辦?答:適當的石膏等固定制動,腫脹緩解後擇期手術

如果孩子1不是腦部,脊柱等關鍵部位;2不是開放性骨折,沒有嚴重的神經血管損傷等;3沒有骨筋膜室綜合症早期徵象,那擇期手術可能會更利於孩子恢復。

骨折早期主要目標:保持肌肉張力和減輕局部腫脹,防止出現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使骨折癒合與功能恢復相結合。若骨折處組織明顯腫脹,或有可疑感染傷口, 須先行抗炎止血消腫等治療,視恢復情況選擇手術時間,一般需要幾天或者1-2周。如果發現受傷處的皮膚開始有皺紋了,就說明開始消腫了。

適當的石膏固定可以制動腫脹患肢,避免進一步損傷,但不適當的石膏固定可能帶來巨大災難,如固定過緊造成骨筋膜室綜合症;所以看似簡單的石膏固定其實大有學問。厚度:上肢一般是12-14層,下肢14-16層;寬度:包圍肢體周徑2/3為宜;體位:一般將肢體放在功能位;末端肢體露出以觀察血運情況;骨突部加襯墊防止壓迫;注意石膏邊緣,如小腿石膏位置高可壓迫腓骨小頭致腓總神經麻痹。

骨折治療最終目的是使孩子最大限度地恢復肢體功能,任何手術絕不可能是治療的全部,故術後的康復訓練在治療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加速骨折癒合避免組織粘連、瘢痕形成、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

3、容易發生骨折的時間和動作

有研究說明17:00-22:00兒童發生骨折的數量較其他時段稍多。

危險動作:易發生橈骨小頭半脫位

正確的兒童乘車方式:

相信醫生 正確治療

當下兒科醫生嚴重缺乏已是全國性現象,且短期內很難扭轉。所以醫患雙方多些相互理解,多些信任,才能更好守護孩子們的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原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郭彥偉教授:從疲勞到癌症只需四步!你在哪一步?
鼻子出血了怎麼辦?捏鼻翼、仰頭、抬胳膊、額頭拍涼水……於聖立:正確急救和謠傳一定要分清!

TAG:中原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