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棧道、渡陳倉」同濟醫院腦外專家搭橋「排雷」

「修棧道、渡陳倉」同濟醫院腦外專家搭橋「排雷」

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 田娟)2月5日,在同濟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裡,13歲河南女孩小錦坐在病床上,一邊看著爸爸清理東西,一邊開心地對著神經外科於加省教授說著話。她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嘴邊的小虎牙也露了出來,可愛而俏皮。

"我真的很開心,因為今天我可以出院回家。明天是爸爸的生日。明天媽媽也要生寶寶,家裡會添一個可愛的小妹妹或小弟弟。我也會更好!"

初三女孩突然右眼睜不開,頭疼欲裂

竟是腦內血管長個巨大"血泡"

已經是學期末了,繁重的學習讓初三的小錦一絲不敢放鬆。雖然感覺最近偏頭疼,但小錦以為是感冒並沒有太重視。1月7日半夜四點時,小錦被嚴重的頭疼痛醒了,捂著右眼痛苦地叫著爸爸。小錦告訴爸爸,自己的右眼無法睜開了。天一亮爸爸趕緊帶小錦到當地醫院檢查,CT、磁共振檢查發現小錦的腦內中心部位有一個巨大的陰影。隨後幾天開始吃什麼吐什麼。當地醫生雖然不敢確定診斷,但也意識到問題很嚴重,建議立即轉同濟醫院求治。

1月10日,同濟醫院神經外科牛洪泉教授看專家門診時,見到了風塵僕僕從河南趕來的父女倆人,一看檢查的片子:腦內巨大動脈瘤!牛教授馬上聯繫到了神經外科的腦血管病專家於加省教授,向於教授說明了小孩的病情。於教授心裡咯噔一下:如此棘手的巨大動脈瘤,一旦出現嚴重併發症,可能會影響到小孩的一生,要不要搏一搏呢?可是,現在動脈瘤已經開始產生了明顯的壓迫癥狀,不治療的話,不僅小錦的眼睛無法恢復,如果動脈瘤破裂出血風險更大,患者又如此年輕,必須救!於是決定收入院治療。於教授介紹說,超過25毫米的腦動脈瘤稱被為巨大動脈瘤,對於其它專科或許只是一個很小的病變,但是腦血管比較細,一般直徑幾毫米,超過10毫米的動脈瘤就是比較大的了。小錦的動脈瘤超過了10厘米長。而且這個動脈瘤位於靠近腦袋正中的海綿竇內,周圍神經、血管豐富,一旦處理不當,極可能影響到小錦的正常神經功能。

爸爸要求"快快快",醫生卻是慢性子

小錦入院後,家裡很多親戚朋友打電話過來詢問小錦的情況,無獨有偶,剛好不久前,一位親戚也因腦動脈瘤在於加省教授團隊進行了手術治療,獲得了完全的康復。雖然知道動脈瘤很危險,但親戚朋友的安慰,使小錦的爸爸更相信同濟醫院一定能夠治好小錦,希望快點治療。

入院後,於加省教授團隊很快完善了DSA檢查明確了診斷,是右側頸內動脈海綿竇段至床突上段的巨大動脈瘤。於教授說,小錦右眼睜不開、頭痛,就是腦動脈瘤急速膨脹造成的。檢查結果完善後,於教授也在科內同陳堅、陳旭、曾令成等多位專家討論了小錦的病情。小錦的動脈瘤靠近腦的中心,位於右側大腦最主要的動脈通道上,如同一枚"巨大地雷"。其周圍有眾多重要的神經、血管。討論了多種方案:一是保守治療,不手術對醫生來說最輕鬆,但是小錦就沒有一點希望了;二是直接開顱夾閉動脈瘤,必定"浴血奮戰",而且術中稍有不慎,有可能損傷重要的神經,造成嚴重後遺症跟著小錦的後半輩子,這也是醫生也最不願意看到的;三是介入治療,但由於動脈瘤如一個歪扭的葫蘆,有粗有細,不適合介入,而且介入也解決不了"地雷"對神經的壓迫;四是堵住動脈通道,孤立"地雷"。但是這是右側大腦的主要動脈通道,堵後可能造成大面積腦梗死,後果嚴重。專家們討論後決定:只有採取搭橋手術,修一條"棧道",重建大腦血流通路,然後在動脈瘤兩端堵住病變血管,孤立"地雷"。但這種手術難度極大,尤其在這麼小年紀的病人身上實施,可以說是背水一戰,但也是唯一辦法了。

橋血管從何而來呢?於加省說,顱內手術本身風險就很高,而小錦的搭橋手術必須是一次到位,既要搭橋成功,還要保證橋血管不堵塞,流量足夠大,才不會影響到小錦的大腦血供。血管的粗細直接決定了供應腦部的血流量。以往採用頭皮動脈搭橋,由於血管太細小,搭橋後無法保證正常血供;而使用腿部的大隱靜脈,相對較粗,但是由於動脈與靜脈血管壁的彈性區別,靜脈更容易被壓扁,形成血栓的風險大。所以從手臂上選取較粗的橈動脈作為搭橋血管就成了更好的選擇。但是取出小錦手臂上的橈動脈會不會影響到手的功能,都需要一系列的試驗進行評估。治療方案確定了,還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

於加省教授在與其它專家想辦法如何手術時,每天指導小錦的爸爸去按壓小錦的右側頸動脈,希望調動其它的腦血管供應。於教授說,這是缺血耐受訓練,因為無論多成功的血管搭橋術,移植的血管都無法與之前的血管完全一致,血流量可能會有不同,這樣的按壓頸動脈訓練,可以幫助搭橋術後小錦的恢復。生命就是這樣的神奇,當一個血管出現問題時,總會有其它血管替補上來,雖然不能完全取代,但是也會有一定幫助。所以小錦術前的評估及訓練花費了較長的時間,但這一切和小錦的安全相比起來,都是值得的。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能慢慢一步步來

住院10天了,仍沒有小錦的手術安排,會不會不能手術了,小錦爸爸又一次攔住了於教授。

"於教授,還能手術嗎?您給一句實話吧。老家,小錦的媽媽馬上要生二胎了,她的奶奶也心臟病住院了。小錦這孩子住院後就沒有笑過,我心裡也越來越沒有底了。"

"放心,手術是肯定要做的。我希望把手術的安全性提到最高,一定讓你們回家過年!"其實於教授是希望小錦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壓頸訓練,直到終於小錦能夠輕鬆的耐受半個小時以上了,於教授才覺得時機成熟了。

1月23日,一切準備就緒,手術正式開始。手術中充分發揮同濟醫院整體實力強大的優勢,多學科合作,神經外科、麻醉科、心臟大血管外科、護理團隊、電生理監測齊上陣,大家密切合作。手術從上午9時到下午5時,醫生按部就班、穩紮穩打,順利取出左臂上10多厘米長的橈動脈,暴露右側頸動脈以及開顱,並在熒光顯微鏡下,順利的完成了搭橋手術,最終成功孤立了危險的"地雷"。

因為準備充分,一切都很順利。術後第二天,小錦的右眼就明顯睜大了,同時也從重症監護室轉到了普通病房裡。術後一周,小錦右眼基本正常睜開了,頭也不疼了,終於很開心的笑了。小錦的爸爸也笑得兩眼彎彎。

小錦爸爸開心地說,真的很感謝同濟的專家,真得很開心!今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明天是我的生日,我們老大順利康復,我們老二也明天就出生了。真的是多喜臨門呀!

於加省提醒:如果突發劇烈頭疼、噁心嘔吐等癥狀,或者感覺突然眼皮耷拉睜不開、眼前有重影等,要及時就診。此外,有腦出血疾病家族史、高血壓病史、吸煙的市民,最好定期做腦血管檢查。

據了解,這是湖北省首例橈動脈移植-顱內高流量拱橋術-動脈瘤孤立術,小患者僅是一名13歲的兒童,和以往採用的大隱靜脈移植-搭橋術相比,難度更大,但遠期效果確更加理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北日報 的精彩文章:

投資10.8億元 上市葯企託管通城人民醫院
都江堰青城山景區迎初雪 宛如童話世界

TAG:湖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