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PPO手機進軍日本:國產品牌加速國際化

OPPO手機進軍日本:國產品牌加速國際化

時代財經APP記者 梁志雄

原宿,是東京著名的年輕人時尚聚集地,1月31日,中國手機廠商OPPO在這裡開啟了進軍日本市場的第一步。這是OPPO國際化之路的第30站,在這之前,OPPO已經相繼進入了泰國、印度、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事實上,中國手機廠商正在加緊了進軍海外的步伐,因為中國市場已成一片「紅海」。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2017年僅為4.59億台,同比下跌4%,其中第四季度下跌最嚴重,出貨量同比下滑14%,Canalys分析師賈沫直言:「中國手機市場衰退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

特殊的「孤島」市場

為什麼是日本市場?OPPO相關負責人對時代財經表示,日本手機市場有高達3000萬台的年出貨量,在全球市場上佔據不小份額。另外,在日本這樣電子巨擘眾多的發達市場站穩腳跟,將能提升品牌形象。

不過,傳聞日本的手機市場是傳統而又頑固的,一直被業內視為一座「孤島」,較為特殊的手機使用環境甚至還形成了獨有的文化現象。當地不僅國貨當道,甚至不少日本消費者還堅持使用功能機,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不高。

「原來你們的印象中日本人是這樣使用手機的?」在東京中心區工作的山下嚮笑稱,「功能機只剩上了年紀的還會用,年輕人基本都是使用智能手機的。」

山下嚮告訴時代財經,在東京工作生活的人,基本上使用iPhone的佔據了一半,而在工作場合使用夏普、索尼的國產品牌較多,只有在街上會偶爾看見其他品牌的手機。

時代財經從日本數據分析機構Marketing Research Camp得知,截止2017年5月,日本市場智能手機持有率為79.5%;而同期Gartner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在手機市場中銷量的佔比位96%,美國也是96%。相對而言,日本的智能手機普及率的確與其市場發展程度不相匹配。

據日本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日本手機和智能手機市場數據》報告顯示,蘋果的市場份額高達到40%,遠遠拋離其餘對手。剩餘品牌依次是索尼、夏普、京瓷、三星,而這前五大品牌一共瓜分了85%左右的市場「蛋糕」。

山下坦言對中國國產手機知之甚少,他表示在日本很少看見有人用中國品牌的手機,「只在中國遊客那裡偶爾聽聞,電子賣場里也只看見過華為一個中國品牌在賣」,至於OPPO這個牌子他直言是第一次聽到。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時代財經表示,發達國家的手機市場用戶普遍對品牌忠實度極高,而且往往更看重口碑效應而非廣告效應,因此能在日本這樣的發達市場站穩腳跟並非易事。

蘋果和華為的啟示

蘋果iPhone在日本的表現,或許值得所有試圖進軍日本市場的國產品牌學習和借鑒。正是因為蘋果,日本手機市場的「孤島」時代正式被衝破,外來品牌終於在這裡獲得生存的空間。

目前iPhone在日本手機市場的佔有率超過四成,據2月2日蘋果剛剛發布的2018財年第一季財報來看,日本市場對於蘋果的重要程度僅次於美國、歐洲和中國市場;其增長率更是超過中國達到26%,成為iPhone在全球銷量增幅最大的一級市場。

王艷輝告訴時代財經,由於日本手機市場和美國手機市場一樣,幾乎都被幾大運營商把持,因此當蘋果在2009年進入日本的時候,也選擇以合約機的形式在以日本推廣iPhone。

蘋果選擇合作的是當時規模還比較小的運營商軟銀,並首創無須首付、0元購機、一年內若電池損壞免費換機等形式,這些措施成功讓iPhone手機在日本實現本土化,並對日本本土品牌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另外一個原因,對iPhone海淘較熟悉的用戶都相當了解,就是iPhone在日本的售價幾乎是全球最便宜的。這裡的價格不僅指裸機價,更多是指和運營商的合約價。

山下給時代財經發來了一份軟銀iPhone 8的合約價目表,合約期限2年起,這也是日本運營商延續了十多年的鐵律。合算下來,64GB版本2年總共花費為5390元人民幣左右,分24期還款,其中機器價格約佔1880元,2年通信費約3510元。「反正通信費是每個月都得付的,但機器價格卻比很多本土品牌便宜。」山下表示。

索尼手機市場部高管杉山博康就曾對媒體表示,索尼之所以會在日本手機市場的競爭中輸於iPhone,主要是因為後者更便宜,索尼Xperia手機的合約價相當於iPhone的兩倍,「iPhone在日本幾乎人人都買得起」。

但2015年,日本總務省下達的一紙文書,卻令日本各大運營商、本土手機品牌和蘋果都高興不起來,該規定要求各大手機運營商於2015年5月「逐步解除新機型的SIM卡鎖機限制」。

所謂的「鎖機」,已經是日本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從功能機時代就協商默契的結果,運營商依靠「鎖機」保持用戶的忠誠度,手機廠商則需「鎖機」才能和運營商簽訂合作。但是新規定卻給了日本無鎖手機市場一線生機。

根據市調機構MM總研公布的數據來看,2014年日本無鎖手機僅佔市場份額3.1%。到了2016年,該數字增長到5%,全年出貨量相比此前一年提高了60%,接近200萬台。

而華為、華碩則抓住了這個機會,兩者在無鎖手機市場的份額合共過半,其中華為更在2015年奪得日本無鎖手機市場份額的第一,佔比約為33.7%。儘管實際的出貨數目並不多,但華為當時也把這個「第一」的成績大肆宣傳了一番。

據時代財經了解,不說剛進入日本市場的OPPO,華為甚至比蘋果都更早紮根日本市場。早在2005年,華為就在日成立了「華為技術日本株式會社」,先後售賣無線路由器、兒童手機、機頂盒、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

紮根超十年的華為,儘管手機仍未能進入日本市場前五,但是在沒有運營商限制的平板市場,華為在2016年的市佔率卻達到21%,僅次於蘋果,打敗了三星和一眾日本品牌。

國際化之路不易

OPPO是繼華為、中興、聯想等之後進軍日本的國產手機品牌,針對日本這個特殊的市場,OPPO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OPPO在全球的研發中心共有六個,其中一個專門放在了橫濱,另外五個分別在深圳、東莞、上海、北京和矽谷。

據時代財經了解,本次OPPO登陸日本的日版OPPO R11s,在功能、外觀上均與國內在售版本無異,包括OPPO主打的全面屏、快充、AI美顏等特色均有保留,而這些功能目前都是國內流行的智能手機元素。

一位長期與國產手機廠商合作的供應鏈人士對時代財經分析道,「這些特色功能的確會讓日本用戶眼前一亮,但是這款新品沒有添加幾乎所有日系機標配的防水、NFC等功能,具體市場表現有待觀察。」

OPPO還透露,旗下手機目前僅在日本Bic Camera和友都八喜電器店等電子商場銷售,並沒有複製國內鋪地蓋地的線下專賣店形式。

上述供應鏈人士分析:「這樣來看OPPO只是在日本的無鎖手機市場試水,如果既不打『線下包圍』的戰略,又沒和當地運營商簽約合作的話,恐怕市場份額短期內難以有較大的提升。」針對這個問題,OPPO負責人對時代財經表示,「OPPO會結合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在合適的時間點開設專賣店和旗艦店」。

OPPO開啟其第一次出海之路,是在2009年4月首次進入泰國市場,至今覆蓋了中國、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等共計3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東南亞和印度市場分取得市場第二、市場前五的成績。

不過,2017年下半年在印度遭遇的挫折,卻給OPPO的出海之路蒙上了陰影。OPPO宣布大幅削減經銷商的分成,削減比例高達40%,引起當地經銷商強烈不滿,並關閉了約1萬家零售店面,與其策略類似的vivo也在印度採取了相同的舉措。

印度媒體表示,OPPO近年在印度發起了猛烈攻勢,不僅大舉贊助當地的板球運動、邀請寶萊塢明顯當代言人,更在各地開啟了數萬家線下零售店,試圖複製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成績。但據counterpoint的數據,OPPO在印度2017年四季度的市場份額為6%,較2016年同期的8%下滑了25%,高額的營銷成本下,市場表現不升反降。

OPPO副總裁吳強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頭部企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手機企業不能犯錯。事實上,OPPO目前取得的成績幾乎都是在發展中國家市場,對於日本這樣的高端市場,或許OPPO的確需要更謹慎地對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財經 的精彩文章:

「樂視風波」後的易到能否突圍?

TAG:時代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