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ndrew Wyeth 安德魯·懷斯

Andrew Wyeth 安德魯·懷斯

▲The painter Andrew Wyeth, in 1983

安德魯·懷斯WyethAndrew1917~2009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20世紀世界最著名最傑出的畫家之一美國超級寫實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他1917年7月12日出生在美國15歲開始學畫20歲舉辦個人畫展長於干筆畫和蛋膠粉畫作品繼承寫實傳統又獨樹一幟頗得人們心靈的共鳴和喜愛曾先後被三屆美國總統肯尼迪里根布希分別授予總統自由勳章金質總統勳章和國會金質章2009年1月16日凌晨懷斯在家中去世享年91歲

懷斯延續了曾以愛德華·霍伯(Edward Hopper)為代表的美國地方主義繪畫傳統並啟發了後來出現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照相寫實主義繪畫他與抽象表現派畫家傑克生·帕洛克(Jackson Pollock)及雕刻家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同為美國藝術界的代表人物具有崇高的地位他的畫風對中國80年代的青年油畫家產生了很大影響.

▲Teel"s Island, 1954

安德魯·懷斯於1917年出生於美國賓州排行第五是最小的孩子由於他幼時體弱多病所以他的父母親選擇讓他在家中學習於是懷斯的藝術教育和繪畫啟蒙都來於他知名的插圖畫家父親N·C·懷斯他的一生沒有進過學校

▲ Cool-ing Shed,1953

1937年懷斯在紐約舉辦首次個人畫展取得成功但他沒有像大多數藝術家一樣移居到大城市而是一生住在故鄉從不去旅行

他曾先後生活於美國賓州恰茲佛德鎮和緬因州庫辛鎮他終其一生創作的主題就是這兩地的人物和風光堪稱一位現代隱士

安德魯·懷斯的畫作寫實又神秘悠遠引人遐想1986年懷斯首次公開展出了一組和以往風格有所差異的黑爾嘉組畫一位賓夕法尼亞的出版商雷昂納多·E·B·安德魯斯用600萬美元購買了懷斯這組240幅此前從未展出過的畫作畫作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海爾格的女士她是二戰後的德國難民當時是懷斯姐姐卡羅林的護工已經是4個孩子的媽媽為了避嫌這組作品完全是在私密狀態下完成的從1971年到1985年歷經14年之久在畫作未曾展出前連他的妻子一直都被蒙在鼓裡這組作品首次面世後立刻引起轟動將懷斯的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 Bird in the House,1979

安德魯·懷斯被讚譽為美國懷鄉寫實主義繪畫大師他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他熟悉的鄉土景物將視覺經驗加以想像組織具有濃厚的鄉土色彩創造出獨特的懷鄉寫實作風懷斯描繪美國鄉間自然風土人物的畫作以精緻逼真的寫實風格表現了人與大自然的交流與調和樸實的題材引發人們懷念鄉土與自然的情思懷斯以其豐富的記憶和聯想將生活中的片斷化作令人感動的畫面出現在畫中的對象--孤屋老人和鳥獸含有

一股靜寂與淡淡的哀愁洋溢著動人肺腑的詩意他以敏銳的感觸精緻的寫實技巧捕捉視覺的一瞬懷斯創造一種屬於個人的主觀藝術以一種連續而持久的個人主義應付這個毫不穩定和全無把握的現實生活

許多人嘆服懷斯高度的造型能力逼真的寫實技巧濃郁的美國情調但懷斯認為他的畫有另一種內核一種可以稱為提煉出的抽象他通過自然的表面深入其中並在作品中加進了自己的主觀理想和願望成功地把客觀現實和主觀感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深刻內涵的思考性藝術同時懷斯被譽為美國懷鄉寫實主義(nostalgicrealism)繪畫大師因為他以寫實手法描繪他熟悉的鄉土景物將視覺經驗加以想像的組織有濃厚的鄉土色彩創造出獨特的懷鄉寫實風格(何政廣1996)

一生經歷過美國現代藝術種種變化的懷斯畫風始終如一他的創作完全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境界從不迎合風向或趨時附會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美國藝壇抽象畫的全盛時代懷斯仍然堅守著他那獨特的寫實畫風他不但未被抽象畫的洪流所淹沒反而與第一流的抽象畫家齊名懷斯的創作不僅在美國引起巨大的反響和激烈的爭論而且還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中國掀起了一股懷斯風影響了中國一代青年畫家

▲ Wind from the sea,1947

▲ Alvaro and Christina,1968

▲ Winter,1946

▲ Christina"s World,1948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是懷斯的代表作,這幅畫描繪了一個患小兒麻痹症而致殘的少女。少女在這滿目荒涼的土地上,用那雙發育不全的瘦削的胳膊支撐著身子。她抬起頭,凝視著地平線上她家的木板房。畫面顯得空泛,荒蕪的大地佔去了全畫的五分之四,從而加強了這種悲劇氣氛。一種憂鬱感,一種人生的坎坷,一種渺茫的希望和莫名的恐懼令觀者去費神思索。

安德魯·懷斯的世界裡,陽光清潔,沒有灰塵,原野很遼闊。作者性格也是十分靜謐,可以被視為一個虔誠的聖徒,把繪畫當成一種宗教儀式虔誠對待。懷斯的畫里就很少有熙熙攘攘的喧囂。他的畫里有很少有很多人。有人的畫,基本上是一名老人,或是一名婦女在屋子裡、閣樓上或陽台前、曠野上靜靜地坐著或卧著,女孩青春期悵惘地默立或靜靜沉思。

Sandspit ,1953

▲ Love in the Afternoon,1992

Seed Corn(1948)

▲ Blue Box,1956

▲ Charles Sheeler, Canal with Salvage Ship-Ford Plant,1927

▲ British at Brandywine,1962

▲ Charles Sheeler,The Open Door,1932

▲ Rod and Reel,1975

Distant Thunder ,1961

▲ Robin Redbreast,1986

Christina Olsen, 1947

▲ Lamplight,1975

▲ Off at Sea,1972

▲ Dormer Window,1947

▲ Edward Hopper,Tables for ladies,1930

▲ Groundhog Day,1959

▲ McVey"s Barn,1948

▲ Incoming Fog,1952

▲ Seed Corn,1948

▲ Spool Bed,1947

▲ Spring Fed Study,1967

▲ The Pikes,1965

▲ Untitled,1958

The Sweep, 196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風景藝術 的精彩文章:

Grand Wood 格蘭特·伍德

TAG:世紀風景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