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麻黃湯的靈活運用464期

麻黃湯的靈活運用464期

今日練習

李某,男,25歲。

右腿鼠蹊部生一腫物,形如雞卵,表面不紅,用針管抽不出內容物。

右腿拘緊,伸而不能直,強伸則劇烈疼痛,足跟不能著地,每到夜晚,小腿經常抽筋,痛苦不堪。脈弦細而數,舌紅而少苔。

處方:____。

僅服1劑,筋不抽痛,夜得安睡。進2劑3劑,足跟即能著地。又服1劑,而諸症皆除。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黃湯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吳某,男,36歲,1984年2月15日就診。

患者以捕捉魚蝦為生,經常涉水淋雨,三日前突然畏冷發熱,無汗,咳嗽聲重,痰白而稀,伴小便點滴不暢,小腹脹急疼痛不可按,痛苦難以言狀。脈浮,舌苔薄白。

此乃風寒犯肺,肺氣鬱閉而致尿閉不暢。

方用麻黃湯加味:

麻黃15克,桂枝、杏仁各9克,牛膝30克,蔥白3莖,水煎溫服。

1劑盡而小便通暢。(吳光烈醫案)

按語

「肺為水之上源」,「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今風寒閉肺,上竅閉塞,致下竅不通,小便點滴不行。治以麻黃湯宣通肺氣,啟上閘而開支流,此先賢所謂「提壺揭蓋」之法也。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論》第85條: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各家論述

《醫方考》:麻黃之形,中空而虛,麻黃之味,辛溫而薄;空則能通腠理,辛則能散寒邪,故令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氣;入甘草者,亦辛甘發散之謂。

《傷寒來蘇集》:麻黃色青入肝,中空外直,宛如毛竅骨節狀,故能旁通骨節,除身疼,直達皮毛,為衛分驅風散寒第一品葯。

然必藉桂枝入心通血脈,出營中汗,而衛分之邪乃得盡去而不留,故桂枝湯不必用麻黃,而麻黃湯不可無桂枝也。杏為心果,溫能散寒,苦能下氣,故為驅邪定喘之第一品葯。

桂枝湯發營中汗,須啜稀熱粥者,以營行脈中,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故爾;麻黃湯發衛中汗,不須啜稀熱粥者,此汗是太陽寒水之氣,在皮膚間,腠理開而汗自出,不須假谷氣以生汗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巴戟天 | 第 440天
大寒養生一定要看!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