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徒步,正確的裝備打開方式

關於徒步,正確的裝備打開方式

NO°

/12

Friday, February 2,2018

致 愛好徒步的你

不入山野,不知山之味野之趣。

但戶外有風險,每一次徒步都不容小覷。

每去一個地方,縱然有保姆式的服務,也應自己做好攻略、防止抓瞎。

戶外徒步,裝備的選擇格外重要,人的背負是要不超過自己體重的1/3,為不傷身體的最佳狀態。

應該將背負盡量控制到最輕,多餘的一樣不帶,該帶的千萬不要嫌麻煩。

——楊大拿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出發前,應該考慮的問題:

1、我去的地方是哪裡?地形地貌、天氣如何?

2、我身體是否能夠承受此次行程?

3、我應該準備什麼裝備?

當前面兩個問題迎刃而解,那就可以準備裝備清單。

去高寒地區或是去熱帶地區,需要準備的裝備不同。

高寒地區(或者冬天)

穿衣:

戶外三層穿衣法:排汗內衣+羽絨+衝鋒衣。

裡層穿速干類的排汗內衣,能夠幫助你在高強度徒步之後,汗水快速揮發。

內衣層不要穿棉質衣物,不然汗濕後很容易感冒、抑或失溫。

羽絨內膽是保暖主要層。

外層衝鋒衣主要做防風、防雨。

褲子同理。

配件魔術頭巾、帽子、手套、墨鏡、一次性內褲、襪子。

此處重量大約在1.5kg。

睡袋:

睡袋的選擇要看填充物,通常是羽絨/鴨絨/鵝絨/化纖棉四種。

頂級1.5kg的睡袋,能夠抵抗-40℃的極寒天氣,1kg的睡袋可以抵禦-15℃的天氣,只要不攀登雪山,普通高海拔地區徒步幾乎可以勝任。

高寒地區應選擇木乃伊式睡袋,睡袋正確的包裹方式是將肩部以上的帽子將頭部包好、再將睡袋拉鏈拉緊,防止熱量流失。

此處重量大約在1kg。

帳篷:

帳篷通常分為四季帳與三季帳。

去高寒地區應攜帶四季帳,因防風效果更好。

與帳篷搭配的地布、地丁、防潮墊、防風繩不能忘記。

現在有一種叫「蛋巢充氣墊」的品種,小巧輕便、便於攜帶。

此處重量約在2.5kg。

熱帶地區(或者夏天):

穿衣:

速乾衣褲,推薦長袖。許多人不太注意防晒,徒步回家曬到自己媽都不認識,就算不為了美感,為了健康也不應長時間暴晒。

配件魔術頭巾、帽子、手套、墨鏡、一次性內褲、襪子、換洗衣褲。

此處重量約在0.5kg。

睡袋:

若去晝夜溫差大的熱帶或者中海拔的夏天,帶化纖棉填充物的信封式睡袋。

夜間溫度維持在25℃的地方,帶超薄睡袋內膽、或者抓絨。

此處重量大約1kg。

帳篷:

溫度較高的地方考慮通風效果,應攜帶三季帳。

配件等物同上:地布、地丁、防潮墊、防風繩、蛋巢充氣墊。

此處重量大約在2.5kg。

綜合類裝備

登山杖:

登山杖盡量選擇直柄,碳纖維材質或鋁合金材質,它是幫助緩解關節壓力,降低體能消耗的,一定要攜帶,最好使用雙仗。

登山杖的正確使用方式是走平路時將登山杖長度調節到以手肘為支點,手肘與手臂的角度為90°為最好。

走上坡時,宜將登山杖長度調節到比平路稍短一些,走下坡時相反,要將登山杖長度調解到比平路稍長一些。

此處重量約為0.5kg(雙仗)。

徒步鞋:

徒步鞋應選擇比日常鞋子大1~2碼為宜,高幫對腳踝的保護更重一點。

襪子選擇耐磨加厚的,徒步襪最佳,別穿羊絨襪毛線襪什麼的,在戶外,不速乾的貼身東西都是耍流氓。

徒步鞋鞋帶的鬆緊會影響你的肌肉群和勞累程度,以合適為原則。

此處重量約為1.3kg。

背包:

一次輕鬆的徒步,與是否擁有一個好背包有關係。背負系統好的背包會在徒步路程中,省30%的體力。

裝包時將帳篷這類重物放在最下方;再見縫插針地逐步放睡袋、防潮墊、充氣墊等物,鍋具、食物等物放在背包上方;工具、水杯等物打外掛。

上肩時先用雙手將背包提至彎曲的大腿上,再緩緩穿進背包。先調整腰帶、再調整肩帶、最後調整中心帶(胸帶)。

不用頻繁上下背包導致浪費體力,短暫休息時(不超過三分鐘),將登山杖怵在背包下方,幫助承擔背包重量。

長時間下包休息時不要坐在背包上,會破壞背包原本的背負系統,讓鋁桿變形。

背包防雨罩記得帶上,耐臟耐磨防雨三合一。

此處重量約為1.5kg。

鍋灶類:

鍋灶按照自己出行的人數選擇大小,通常2~3人一組,一個煮鍋、一個炒鍋足夠。餐具自帶。

驢頭建議選擇分體式,便於攜帶。

生火工具建議打火石,打火機許多地方用不了。

此處重量約為0.25kg。

食品類:

不建議攜帶過多。

早餐麥片、麵條等能填飽肚子、省事兒又耐餓的食品為佳。路糧麵包、饢、饃饃、能量棒等耐餓食品為佳。晚餐一般是正餐,做燜飯、麵條、燒脫水蔬菜湯為佳。

紮營地盡量選擇靠近水源30m的地方,不污染環境,又方便取水。

保溫杯500ml的容量可以應付一整天的喝水,可到營地之後補水,路上不建議豪飲。

徒步路上建議喝熱水,以防腸胃不適,夏天如此。

按照個人口味攜帶休閑零食當作獎勵自己的物品、不宜過多。

以三天徒步為例,此處重量約為2.5kg。

救生類裝備:

電筒與頭燈必帶一樣,夜晚照明,突發情況用做求生。

求生哨隨時掛在脖子上,不離身。(參考泰坦尼克號女主獲救場景)

指北針應對迷路情況。

背包內常年放置2塊壓縮餅乾,到期換掉,再用小瓶裝50g左右的鹽。

救生毯放在背包頭兜處,不用到它最好。

帳篷備用桿帶幾個,防止紮營時帳篷桿斷裂的情況。

計生辦發放的避孕套帶幾隻,它是防水裝備里無法超越的大哥大。但防水袋依舊要攜帶,·雙重保險為佳。

刀具類能帶就帶,如果帶不了,要麼郵寄要麼去當地買一把,砍刀+瑞士軍刀的組合最佳。

戶外救生繩攜帶15m左右。

需攜帶應急藥物,常規類是:腸胃藥、感冒藥、創口貼、小瓶雲南白霧噴劑。夏季考慮驅蚊。若超過7天的徒步,建議攜帶維生素類藥品,VC泡騰片是很好的選擇。VC泡騰片不適合長期服用,徒步路上隔天一片最佳。

以上物品除了藥品箱、救生繩與救生毯,其它物品建議與牙膏牙刷等生活物品放在腰包內,方便隨時取用。

此處重量約為2kg。

垃圾處理:

風景美麗,是因為沒有一片垃圾。

作為一個戶外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將美景留下、垃圾帶走。

隨身攜帶收納袋,用來區分乾淨、和臟衣服,並且將垃圾分類包裝。

戶外上廁所是個老大難,大部分人習慣了「出門就是廁所」,其實這是很不環保的行為。

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會將排泄物帶出大山放到垃圾分類處,如果不想這麼做就應該好好選擇「貓洞」(戶外廁所)的地址。

貓洞應該選擇在營地下風口、離水源超過60m的地方。小便應選擇在沒有植被的地方,大便應選擇有機土壤、太陽能夠照射的地方刨坑、填埋。

此處重量約1kg。

綜上,一次三天徒步重量幾乎完美的控制在15kg以內。

對於一個120斤的成年男人,大約佔體重1/4,在整體徒步過程中,不算疲累,儘可能保護關節,爭取沒有傷病。

徒步本是一件辛苦的路,我們應該盡量花最少的錢、用最棒的身體、去看別人看不見的風景。

-END-

?心在路上戶外俱樂部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每一次的旅行

都想與你同在

IOS讚賞通道

聽說點贊的↘↘人都長得很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在路上戶外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心在路上戶外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