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拍馬屁比現代人更藝術,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在詩詞中拍馬屁的
1、解縉與朱元璋(一)
某日解縉與朱元璋在御花園的池塘釣魚,解縉技術好,接連釣了幾條大魚,而皇上釣了半天則一無所獲,甚為尷尬鬱悶。解縉道:「皇上,你沒發現魚也如此知禮節嗎?」皇上聽了疑而問曰:「此話怎講?」 解縉道,有詩為證:
數尺絲綸入水中,
金鉤拋去盪無蹤。
凡魚不敢朝天子,
萬歲君王只釣龍。
朱元璋龍顏大悅:「原來如此!」
2、解縉與朱元璋(二 )
朱元璋對解縉的才學很是賞識。一天,他突然對解縉說:「宮中昨夜有喜,你不做詩一首?」
解縉立即想到可能有皇子誕生,隨即出口一句:
君王昨夜降金龍
朱元璋卻說:「生的是個女孩子呢。」
解縉腦筋急轉,吟出第二句:
化做嫦娥下九重
哪知朱元璋接著說:「可惜已經死了。」
解縉馬上跟進:
料是世間留不住
這句將其不幸處理成「才下凡又走了或升天了」,很妙。
朱元璋跟著說:「已經把她拋到水裡去了。
」 解縉立馬吟出:
翻身躍入水晶宮
只有龍種才會這樣,這句與第一句呼應,更妙。
3 、 某僧人與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未登皇位時,曾帶兵過安徽某地的不若庵。寺僧不知他是誰,就問其尊姓大名。朱元璋心想,我縱橫天下,你卻還問我姓名,實在是太不像話。但他原來也做過和尚,不好發作,就不搭理他,只在牆上題詩一首: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間寶劍血光腥。
野僧不識英雄主,
只顧嘵嘵問姓名。
詩寫得非常囂張、傲慢、驕橫。題完詩他就領兵離開了。
數年後,朱元璋成為皇上,竟然又派人去不若庵查看御筆題詩還在不在。得到回報說詩已經被人洗掉了。朱元璋大怒,派人將寺僧抓來要斬首。寺僧顯然修行不夠,還不想這麼快就離開人世,馬上說是有重要原因才洗去皇上的詩的,皇上問:「到底什麼原因,快說!」寺僧戰戰兢兢寫了首詩呈上:
御筆題詩不敢留,
留來惟恐鬼神愁。
故將法水輕輕洗,
尚有豪光射鬥牛!
皇上的詩連鬼神見了都發愁,這實在厲害啊!雖然洗了,豪光都能衝到天外的斗宿、牛宿上,皇上的詩神啊!皇上自然因此留了他的小命了。
4 、宗泐與朱元璋
朱元璋與馬後是患難夫妻,感情深厚。馬後不幸先太祖而去,朱元璋悲痛之際又遇下葬日風雨大作,雷電交加。朱元璋心中鬱悶至極,招來宗泐詢問緣由。朱元璋是一句話不對勁就要叫你人頭落地的,宗泐自然要全力應對,一路往前走,一路上就將腦筋轉得飛快。到得朱元璋面前已經有了主意,即以一首詩作答:
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
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將馬後尊奉為佛祖如來,連上天也用雷雨為她舉哀,菩薩也來送行。這樣的天氣正是上天賜福,吉祥得很。朱元璋的滿腔不快因此而飛到九霄雲外去了,宗泐因此而逃過了這一劫。
5 、唐伯虎的祝壽詩
一財主為其母擺壽宴,多次邀請唐伯虎,伯虎推辭不得,只得出席。席間,財主請伯虎為其母題詩以賀,伯虎在眾人面前更不好推辭,乃乘酒興揮筆寫了第一句:
這個婆娘不是人
財主五兄弟臉上頓現怒色,「婆娘」有鄙視之意,「不是人」的評價任誰也受不了啊。伯虎不以為意,稍一醮墨,題出第二句:
九天仙女下凡塵
財主五兄弟臉色立即陰轉晴,廳上掌聲一片。掌聲未已,伯虎又揮毫寫下第三句:
生下五男都是賊
這還得了?財主五兄弟怒目圓睜,幾乎要揮拳了,雖然財富的積累過程的確有剝盜之嫌,可也不能當這麼多人面來羞辱啊!伯虎微微一笑,寫下了最後一句:
偷得蟠桃獻母親
賓客們掌聲雷動,財主五兄弟眉開眼笑。五個人能到天上去偷蟠桃,也非俗子啊。九天仙女又吃了能長壽的蟠桃,可是萬壽無疆了!這個馬屁拍得可謂驚險刺激而絕妙。
6 、釣魚馬屁詩
南唐中主李璟好釣魚,一次帶了伶人李家明與一幫侍從在池塘邊垂釣。李家明運氣好,不一會就釣到好幾條魚,李璟的釣竿卻是紋絲不動。李璟心中老大不高興,卻又不便發作。李家明見中主面有慍色,便很機智地稟報中主,請求就其釣魚賦上一首詩。得到恩准後,他即賦道:
玉甃垂鉤興正濃,碧池春暖水溶溶。
凡鱗不敢吞香餌,知是君王合釣龍。
帝王君臨天下,釣魚自然不同於常人,一般的魚兒連上鉤的資格都沒有,只有那神異的蛟龍才配上御鉤。馬屁一拍果然奏效,李璟的臉色立即由陰轉晴,趁機也就結束了那令人掃興的垂釣。
7 、陳叔寶的馬屁詩
南朝時的陳後主陳叔寶荒淫無度,慣於聽入耳順心的話,因此被一幫宵小無恥之徒所包圍。陳亡於隋,後主由君王淪為階下囚,權勢的喪失使他對隋的統治者低聲下氣,極盡吹捧拍馬之能事。一次陪侍隋文帝登芒山,他藉機賦詩道: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
「東封書」指封禪書,古代帝王往往到泰山向上天禱告,以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其君權乃上天所授。詩句頌揚隋文帝功高德厚,完全有到泰山封禪的資格,而自己願代擬封禪書。奴才相十足,而作為亡國君主更是大跌身份的。


※明末一支由太監組建的軍隊,只有一萬多人,卻成為攘外安內主力
※這個女人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導致明朝滅亡的結局再難改變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