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年寥落誰同赴?憶別首,斜陽暮!

經年寥落誰同赴?憶別首,斜陽暮!

辛棄疾在我們的映像中是豪放的,是曠達的,即使不是粗漢子,也是一個一心收復中原的志士豪傑,他的詞中,儘是年久鐵馬金戈之聲,不過,他也寫過很柔情的詞。

今天我們就欣賞辛棄疾最深情的一首詞。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是詞人剛從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臨安所作,此時辛棄疾來到了南方朝廷,卻得不到重用,內心非常苦悶,因此,解詞的人都認為詞中是借追尋女子來表達自己希望找到跟自己一樣想收復中原的知音。

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解釋雖然符合詞人當時的情境,但卻少了一些味道,不如回歸詞的本來面目,就將它當成一首深情的愛情詞讀,更加深婉動人。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節的這天夜裡,東風將燈火吹得四處飄落,像千樹花開,又像萬點流星,分外絢麗。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大街上,到處都是華麗的馬車,馬車裡散發出陣陣香氣,飄入臨安城的大街小巷。鳳簫吹奏出美妙的樂曲,月光在人影之中流轉交錯,整個晚上,到處都是魚龍花燈在飛舞著。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有一群美女,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她們語笑嫣然,帶著淡淡的香氣從我面前經過,她們中間有我要找的那個人嗎?沒有!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在這喧囂的人群中,千百次地尋找,渴望能看到她的身影,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她,夜將盡,燈火也變得稀疏了,就在我灰心失望之際,一回頭,看到她,站在那稀疏的燈火之下。

這首詞,寫的是通過苦苦追尋,終於找到自己內心的所求的人生幸福。全詞通過種種鋪墊,將所有的情感凝聚在最後那一瞬間釋放,讓人體驗到了得償所願那一瞬間的無限美好詞人先是描寫了元宵節夜晚的繁華景象,在這個繁華喧囂的元宵夜裡,詞人並沒有融入這個熱鬧的氛圍中,而是在尋找,找什麼呢?是一個人太孤獨了,想隨便找個人陪陪嗎?

不,不是,前面就有一群漂亮的女子,可是卻不是他要找的人,他要找的,是一個自己內心篤定的人。

在這繁華喧囂的俗世中,在這萬紫千紅的紅塵中,他要找的,是他自己內心裡那個獨一無二的人。

找到了她,人生就寂寞孤獨了!

找到了她,人生也就完滿了!

找到了她,人生也就幸福了!

所以,當他經過無數次尋找,無數次失望,終於,不經意的一回頭,在那燈火闌珊的地方,看到了自己心念念的人,那一瞬間,是無限的幸福與美好!

青玉案,詞牌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前後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此詞有寄託,可謂知音。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宋代】歐陽修

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綠暗紅嫣渾可事。綠楊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

買花載酒長安市,又爭似、家山見桃李。不枉東風吹客淚。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

這是一首以傷春、懷人、思歸為內容的詞作。全詞的大意是:春日裡,花紅柳綠,本是最教人心悅神怡;可是在這樣的季節里,東風吹起,詞人卻忍不住淚點垂滴。極寫心緒之苦,蘊含著無限傷感。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宋代】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閑愁」。上片寫情深不斷,相思難寄;下片寫由情生愁,愁思紛紛。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閑愁」。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宋代】蘇軾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儘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這是一首憑想像寫就的夏日乘涼詞。上片抒寫作者對蘇堅歸吳的羨慕和自己對吳中舊遊的繫念之情。下片使用虛筆,以王維詩畫讚美吳中山水,抒發自己欲歸不得的惜惋,間接地表現他對宦海浮沉的厭倦,筆致極委婉清麗,令人愛不忍釋。

《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宋代】張榘

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滿袖塵埃推不去。馬蹄濃露,雞聲淡月,寂歷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誤。十載重來漫如許。且盡清樽公莫舞。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

深秋,雞聲叫了,冷冷的月光還沒有褪去,西風吹落了枝頭的枯葉,路邊羞答答開著的菊花透露出一絲秋意,時候尚早,卻已有人騎著馬,踏著晨露,行走在寂寥的荒村路上。這行客便是張榘。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山谷弟貶宜州》

【宋代】黃大臨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髮,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

樽罍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這是一首贈別之作,不假雕飾,直抒胸臆。上片寫離別在即,下片寫別筵及別後難挨時日。詞中所蘊含和蓄積的感情是極其深厚、強烈的,但卻出之以極其樸素、平淡的語言,從而自然地達到真切動人的藝術效果。

《青玉案·絲絲香篆濃於霧》

【清代】高鶚

絲絲香篆濃於霧,織就綠陰紅雨。乳燕飛來傍蓮幕,楊花欲雪,梨雲如夢,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啼到無聲處。鱗瞑羽迷誰與訴。好段東風,好輪明月,盡教封侯誤。

此詞抒寫閨中懷人之情。上片寫景。香篆霧濃,「織就綠陰紅雨」。燕傍蓮幕,楊花似雪,梨雲如夢,清明即將過去。下片寫春閨懷人。魚雁鮮通,此情誰訴?辜負了春風明月,大好時光。於是「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思想感情,便自然地流露出來。全詞委婉纏綿,穠艷多姿。《青玉案·征鴻過盡秋容謝》

【宋代】石孝友

征鴻過盡秋容謝。卷離恨、還東下。剪剪霜風落平野。溪山掩映,水煙搖曳,幾簇漁樵舍。

芙蓉城裡人如畫。春伴春遊夜轉夜。別後知他何如也。心隨雲亂,眼隨天斷,淚逐長江瀉。

此為離芙蓉城東下舟中戀念所歡之詞。上片寫眼前沿江兩岸風景,下片懷舊遊而興無限悵思。「心隨雲亂」句,摹「心事如波濤」(李商隱詩句)之狀,甚有情味。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宋代】無名氏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此詞在《陽春白雪》、《翰墨大全》、《花草粹編》等書中皆列入無名氏之作。唯《歷代詩餘》、《詞林萬選》題作黃公紹,唐圭璋先生認為此乃失考所致。這首詞是思歸懷人之作。它之所以由無名氏經過輾轉而堂皇地列在著名詞人的名下,說明它曾流傳很廣,並且有著較高的審美價值。

《青玉案·綠槐煙柳長亭路》

【宋代】惠洪

綠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日永如年愁難度。高城回首,暮雲遮盡,目斷人何處?

解鞍旅舍天將暮,暗憶丁寧千萬句。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

長亭,秦漢時,在驛道邊隔十里置一亭,謂之長亭,是行人歇腳和餞別的地方。綠槐煙柳,槐者,懷也;柳者,留也。槐柳蔭成,如煙籠霧罩,顯示出一片迷茫、悵惘的傷離恨別的氛圍。就在這槐柳如煙,長亭連短亭的驛道上,多少人臨歧灑淚,次第分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過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高手都不用九陰真經的功夫?金庸:五個方面原因
《九陰九陽》七大絕世高手:謝遜第四,第一無人能及

TAG:楊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