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修建:文明互鑒視野下的中國當代美學發展

李修建:文明互鑒視野下的中國當代美學發展

從全球史的視角看,任何一種文明,都不是遺世孤立的,而是或多或少與周邊文明發生交往,相激相盪,互通有無,互相借鑒,並為自我注入生機與活力,從而除舊布新,生生不已。如就中外文明交流而言,誕生於印度的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在魏晉南北朝生根發芽,至隋唐開枝散葉,蔚為繁盛,本土化了的佛教,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國文明同樣對外部世界產生著深刻影響。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傢具等日用產品,以及繪畫、園林等藝術傑作,一度風靡歐洲,颳起一股「中國風」。高擎啟蒙運動大旗的思想家,如萊布尼茨、伏爾泰諸人,無不對中國文化擊節禮讚,從中尋找思想借鑒。可以說,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促成了各自健康有序的發展演進。

19世紀中葉以降的中國,更是處於中外激烈交鋒的時期。西方恃其堅船利炮在全球進行殖民開拓,弱勢一方的中國不免被動挨打,「救亡」與「啟蒙」成為時代主題,一代代仁人志士,「師夷長技」,借鑒西方文明的優秀成果,學習其技術,取法其制度,引入其思想,對中國社會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中國美學,就是這一「現代性」的產物。

20世紀初期,清政府廢除科舉,參考西方教育制度和學科體系,建立新式學堂。在此之前,諸多來華傳教士以及中日學人已在相關著作中多次提及「美學」。1904年1月,張之洞組織制定《奏定大學堂章程》,規定「美學」為工科「建築學門」的24門主課之一,美學自此正式進入中國大學課堂。王國維、蔡元培、梁啟超等一代學人,對美學學科的引入和建構作出了開拓性貢獻。及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量美學論著問世,這些著作,大多是襲用或借鑒西方或日本美學的體系和論點,而較少自己的發明。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國美學,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二是20世紀80年代;三是20世紀90年代至今。前兩個階段,出現了備受關注的美學熱。兩次美學熱潮,皆與中國社會的政治環境與思想語境有複雜的關聯。同時,它們對國外學術亦多有汲取,第一階段是高度吸收前蘇聯的美學成果,第二階段是大力引介西方的學術論著。兩次美學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美學,尤其是其中國化的理論形態——實踐美學的主流地位,至今仍為中國美學界最具原創性的理論之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21世紀之後,中國美學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取得了豐碩成果,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國傳統美學研究走向深入。早期的中國傳統美學研究,存在一個較大的問題,就是片面倚重西方理論話語,以西方美學的概念和術語來解讀中國美學,如集中於搜尋和解析中國古典文獻中對美、美感、藝術等西方美學核心範疇的論述,忽視了中國傳統美學的獨特性和豐富性。20世紀90年代之後,中國學者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傳統審美經驗和美學思想的獨特性,對中國經典思想、文藝理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審美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比如,中國學者一致認為,傳統中國具有特定的審美範疇,這些範疇體現出了中國古人特有的宇宙觀和審美觀,凝聚了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心靈和藝術精神。大量論著集中於對審美範疇的研究,提取出了諸如道、氣、和、象、韻、味、興、游、自然、形神、風骨、意境、境界、虛實、妙悟、神韻、神思、雅俗、格調、性靈等相關範疇,對其內涵進行了深入解析。

正是這些多義、模糊、通貫、互滲、靈活而隨意的審美範疇,及其背後涵攝著的哲學觀念,使中國美學迥異於西方美學和其他文明的美學,凸顯了中國美學的迷人魅力和中華美學精神的獨特價值。

二是西方美學研究愈益深化。西方美學的系統化研究始自朱光潛先生,他曾留學歐洲,外文精湛。20世紀60年代,他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寫出了兩卷本《西方美學史》。書中大量引介西方美學文獻,使國內學人眼界大開,此後國內學者所寫的眾多西方美學史著作,無不受其影響,從中獲益。當然,這本書的問題亦很明顯,一是寫至20世紀初便戛然而止,二是以反映論的歷史觀去展開寫作並加以評判,難免忽略西方美學的文化背景和內在邏輯,三是選材皆為作者眼中的典型人物,有的重要人物未能涉及或未作充分展開。

最近二十年來,西方美學研究日益走向深入,相當程度上彌補了朱光潛著作的不足。大部頭的西方美學史多有出現,它們所用材料更為宏富,涉獵人物更為眾多,寫作方式更為多元。與此同時,國別史、專門史的研究越來越多。它們不是泛泛而論,而是基於對美學文本的全面而精深的把握,有的研究甚至鉤沉搜遺,打撈到了連西方學者也甚少關注的美學史料。此類研究,不唯能為中國學者提供參考,亦能給國外學者提供借鑒。

三是立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下美學理論探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日深,人類社會愈加成為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現代化的迅猛進程,使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生態出現了嚴重問題,美學界對這些關乎人類命運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學理上的反思,近些年探討較多的生態美學、環境美學、生活美學,代表了美學界的最新成果。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生態美學在國內受到關注,國外學界則更多討論環境美學,都已有眾多成果面世。二者不無相關,中外研究者多有往來,相互借鑒,提出了各具原創性的理論體系和觀點。比如,曾繁仁先生倡導的生態存在論美學,提出以審美的生存、詩意的棲居、四方遊戲、家園意識、場所意識、參與美學、生態崇高、生態批評、生態詩學、綠色閱讀、環境想像與生態美育等作為特有的美學範式,激活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生態智慧,並將其作為思想基礎進行中外文明的互通。近年漸成熱點的生活美學,在致力於發掘中國傳統生活美學資源的同時,更關注到了當代人的審美實踐,對於如何過上「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論儲備和觀念啟發。這些躍動著中國傳統智慧的美學思想,對其他文明頗有借鑒價值。

四是中外學術交流日益廣泛。受惠於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與國際地位的提升,國內學術研究呈現出繁榮之勢,中外之間的學術交流日趨普遍,美學領域亦是如此,無疑為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外美學新著譯介到中國,與此同時,大量國內學者的美學著作亦被譯成多國文字。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到海外訪學,還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工作,他們即時掌握了國外美學界的前沿與動態,與國外學者保持著良好的互動,加之語言上的優勢,能夠更好地推動中外學界的學術交流。

國內的學術會議上時能見到國外學者的身影,國外學術會場上也回蕩著越來越多中國學者的聲音,一個代表性事件就是2010年在北京大學召開的世界美學大會,來自80多個國家的上千名美學研究者參會。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美學的多樣性」。大家充分認識到,不同的文明有著千姿百態的審美傳統和美學觀念,承認美學的多樣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平等地展開對話與交流,才能有效地促進美學乃至文化的發展。2013年,中國學者高建平當選為國際美學協會主席,標誌著中國美學在世界美學界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毋庸諱言,當代中國美學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諸如理論原創性相對不強,對當下的審美實踐缺乏足夠關照,對文藝作品的闡釋能力還顯不夠等。這就需要學者具備海納百川的學術視野、直面當下的理論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研究精神,在立足本土和傳統的基礎上,廣為借鑒其他文明的美學成果,不僅聚焦西方美學,而且還要投眼印度美學、日本美學、阿拉伯美學、非洲美學……同時,還要關注當下絢麗多彩的審美現象和文藝創作,如近些年噴涌而出的形形色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都市生活和網路空間不斷出現的各種新奇有趣的審美現象,都需要給以理論上的關切。唯其如此,中國美學才能煥發出更為強大的生命力,並為世界美學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李修建,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挪威冰川融化為考古研究添新證
由「打call」看流行語走紅原因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