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心!冷天這個部位最脆弱!甚至危及生命!

當心!冷天這個部位最脆弱!甚至危及生命!

大寒時節,氣溫變化大,人易受肺系疾病、心系疾病的困擾。養生注意預防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問題,健康養生。

一、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於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血液粘稠、高血壓等所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於各種死因的首位。由於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生活條件富裕瞭然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不合理,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的趨勢。中醫注重未病先防,在疾病發生之前,我們就應該學會預防。

二、預防重「保暖」

0℃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警戒線。因為氣溫陡降時,我們人體的血管會收縮,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從而心臟的負荷增加,最後增加腦溢血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發作的機會。

生活中很多突發性心腦血管病人,一開始往往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只是出現胸悶、咳嗽等癥狀,患者往往會疏忽,從而增加了危險係數。因此,氣溫突降時,中老年人一旦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癥狀,如胸悶、頭暈、言語不利、背痛、無故咳嗽等,要高度警惕。而本來就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病號,更應當心,做到定期去醫院檢查,複查並及時按照醫生指示增減藥物,特別要注意防寒保暖。

預防心腦血管病,「保暖」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並對預防呼吸道感染有利。可以選擇保暖內衣,但最好不要選擇太緊的保暖衣,因為衣服太緊,在保暖的同時容易引起血壓的進一步增高,妨礙血液循環。心血管病人應穿寬鬆而質地軟的衣服,穿絲棉衣,蓋羽絨被最好。高血壓患者最好隨身戴好帽子和口罩。習慣晨練的高血壓患者建議服用完葯再出門鍛煉。

三、小妙招

冬季在預防心腦血管意外方面,還須注意以下幾點:

(1)沐浴水溫適中,在36~40℃,因為過冷或過熱的水會使血管驟然間收縮,導致血壓上升。

(2)避免用冷水洗臉,以免因冷水的突然刺激而誘發心絞痛,洗衣、洗菜時,不要長時間地把手泡在冷水裡,可能的話應用溫水。

(3)體育鍛煉應該選擇如抻筋操、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比較緩和的運動為宜。

(4)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有增加熱能和營養的功能。此外,還可有養心除煩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等。

(5)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進補可以選用紅棗燉牛肉、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喝,以調整腸胃功能。

(6)少吃動物內臟、油膩的食物,同時控制好情緒,忌大悲大喜。

(7)雖然天氣寒冷,但是也要保持通風,除了白天要經常開啟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也要開小窗戶通風。

四、促進血液循環

曾經有報道稱,一位老漢堅持游泳而使自身所患的冠心病緩解。而其中的奧秘在於,游泳能夠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加心臟和腦部的血液供應,改善心臟的血流供應,從而達到改善冠心病病症的效果。因此,促進血液循環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那麼促進血液循環有哪些做法呢?

(1)平時不幹活的時候,就搓搓雙手。十指握緊後再鬆開,如此反覆運動,能夠讓指尖的末梢循環情況有所改善。

(2)安排時間進行慢運動,像打太極,擺臂散步等等,能夠讓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得到運動,加強全身的血液循環。

(3)用熱水泡腳,可以的話買個泡腳桶,水溫以40℃~50℃為宜,要沒過腳踝,浸泡十幾分鐘。等到雙足發紅髮熱了,就說明腳部的血液循環順暢。建議邊泡腳邊用雙手對腳部進行按摩,這樣能夠更好的促進血液循環。

(4)在冬季寒冷時節,可以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像羊肉、狗肉等。性溫的食物都能增加人體的熱能,促進血液循環。

(5)平時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堅果、紫甘藍、紅薯等,維生素E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肢體末梢血管微循環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堂 的精彩文章: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