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大師、西泠印社社長饒宗頤去世,標誌一個學術時代的結束

國學大師、西泠印社社長饒宗頤去世,標誌一個學術時代的結束

2018年2月6日凌晨,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去世,享年101歲。饒宗頤先生的去世標誌著一個學術時代的結束。

饒宗頤先生

饒宗頤,1917年生於廣東潮安 ,是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他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在當代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聲望。現當代國學家先後有錢鍾書、季羨林與之並稱,稱「南饒北錢」和「南饒北季」。

饒宗頤1949年赴港,先後任教於新亞書院、香港大學等,1973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退休,其後在法國、日本、中國內地、台灣及澳門周遊講學。

饒宗頤博通於甲骨文、古文字學、上古史、藝術史、詩詞學,乃至書畫音律。饒宗頤自髻齡習書畫,此後未綴丹青,及至百歲高齡亦筆墨揮灑不息。2011年12月13日,饒宗頤被推選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

2017年11月18日,「蓮蓮吉慶——饒宗頤教授荷花書畫巡迴展」經香港、上海等地巡展後,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平時在香港深居簡出的百歲老人饒宗頤也專程來到北京並親臨現場,將4件(套)中國畫和6件(套)書法,共計10件(套)作品捐贈給國家。這也是公眾對饒宗頤的最後印象。

2017年11月18日,中國美術館「蓮蓮吉慶——饒宗頤教授荷花書畫巡迴展」開幕現場

曾與饒宗頤先生有過交往的藝術評論家謝春彥,在今早得到饒宗頤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遺憾。他說,「饒公算得高壽,在身處的100多年,正是中國歷史多變的時刻。可是饒公以他的努力,成就了偉大的事業,這是中國和世界學屆的光榮,他的去世也標誌著一個學術時代的結束。饒公的研究幾乎囊獲了國學的各個部分,且中外兼修。饒公不但研究深入,他的創作也令人驚訝。他的書畫、詩詞都是當今國學文化創作中寶貴財富。對於後輩的提攜、關注更是讓我們受益匪淺。」

饒宗頤 鑄古今異字 書法 紙本 34×138cm 1990年 中國美術館藏

回顧饒宗頤先生的一生,他早年以治地方史志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獻;壯年由中國史擴大到印度、西亞以至人類文明史的研究;晚近則致力於中國精神史的探求。

饒宗頤先生對20世紀中國傳統人文學術研究,在乾嘉諸老的基礎上再向上一層。與大陸學者相比,身處香港的他,不僅沒有因為各種戰亂和政治運動中斷學術研究,甚至還可以接觸到海外的漢學研究。1954年夏天,饒宗頤到東京大學講授甲骨文,同時到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甲骨文,在那裡他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京都大學有數千片來自中國的甲骨文,但當時日本學者並沒有引起重視,饒宗頤等人在羅振玉的帶領下開展研究,後來撰寫了《日本所見甲骨錄》,這在日本可謂開風氣之先。1956年,饒宗頤發表《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將倫敦所藏這部反映早期天師道思想的千載秘籍,全文錄出,兼作箋證,闡明原始道教思想。其後不久,法國的中國宗教學權威康德謨即以此書教授諸生,以至引發後來歐洲道教研究的長期計劃。到了21世紀的「東學西漸」史中,饒宗頤更是是一個重要的開風氣的人物。

饒宗頤 ,敦煌觀音,1980年代

饒宗頤主張,「學藝雙攜」。他精通古琴,善於詩賦,書畫作品更是清逸飄灑、自成一家。隨年歲日長,他的書畫作品越來越精到,已經呈現出一種與前人全然不同的風貌。2003年饒宗頤捐出自己大部分的藏書,在香港大學建成饒宗頤學術館。

饒公的生命與學術之研究往往成為藝術創作可汲取的滋養,並能於古人筆墨之上迭出新意,自成一家。細賞饒公畫作,筆法、造型和構圖乃至整體氣韻,落筆之處,既得古風,又有新意。所謂集深厚功力與詩人才情於一體。饒宗頤的書法風格,學界長認為其書法符合粵人書法的特點:由唐碑入門,初習漢隸,後臨魏碑,繼以碑法入行草,對於甲骨、鐘鼎、帛書、簡牘、敦煌寫經及歷代名跡無不潛心揣摩,博採眾長,參以己意。以吸取古人神氣為主,胎息古人而不為古人所限,形成了「奇古」的書法風格:在氣象平和中追求「奇」,在工美秀整中蘊含「古」,奇是文而古是質。

饒宗頤作品「濃艷香風裡,美人清鏡中」

饒宗頤集學問與藝術為一身,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他的世界裡,東方與西方沒有鴻溝,古代與現代之間沒有裂罅。他作為特殊地緣所造就的學術文化史現象。對於未來的中國學術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朝鮮「第一女子天團」牡丹峰樂團到底是什麼來頭?
印度預計今年經濟增長7%到7.5%,系增速最快主要經濟體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