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陳鴻壽行楷書法欣賞:《皇清誥封一品夫人孫君夫人墓志銘》,附信札書法墨跡圖片18張。

陳鴻壽(1768~1822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書畫家、篆刻家。字子恭,號曼生、曼龔、曼公、恭壽、翼盦、種榆仙吏、種榆仙客、夾谷亭長、老曼等。曾任贛榆代知縣、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 其工詩文、書畫,善制宜興紫砂壺,人稱其壺為「曼生壺」。

書法長於行、草、篆、隸諸體。行書峭拔雋雅、分書開張縱橫,獨步有清一代。篆刻師法秦漢璽印,旁涉丁敬、黃易等人,印文筆畫方折,用刀大膽,自然隨意,鋒棱顯露,古拙恣肆,蒼茫渾厚。為「西泠八家」之一。有《種榆仙館摹印》、《種榆仙館印譜》行世,並著有《種榆仙館詩集》、《桑連理館集》。嘉慶二十一年為周春撰著的《佛爾雅》提寫序跋。

清代乾嘉時期,在書法界逐漸掀起一股學碑的風潮,結束了千餘年來以帖學為主的局面,一方面秦篆漢隸又受到書家的重視,出現了一批以金石篆隸為擅長的人物,使這古老的書體又煥發出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石刻墓誌、簡帛、寫經、殘紙的發現或出土,為書法的創作提供了新的原料,人們已不滿足於矩矱森嚴的唐人楷法,而那些轉輾翻刻,面目已非的刻帖跡逐漸在式微中苟廷殘喘。

直至清末珂羅版的出現,古代著名書家的真跡和最佳拓本影印問世,帖學始於涅槃中鳳凰再生,活躍在嘉慶期間的著名書家陳鴻壽正是處在碑學和帖學的交替時期,在他的書法作品亦不可避免地烙上時代的印記。

陳鴻壽,生於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卒於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字子恭,號曼生、翼庵、恭壽、老曼、曼龔、夾谷亭長、種榆道人、胥溪漁隱等浙江錢塘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富收藏,自幼便酷愛金石書畫,曾拜當時的名家蔣仁、黃易、奚岡為師,在杭州相與切磋,為他打下了紮實基礎,他在十五歲時喪母,嘉慶六年選為貢生,曾任江蘇溧陽知縣,官至南河海防同知。後因病逝世,終年公五十五歲。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清代陳鴻壽行楷書法《孫夫人墓志銘》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逝者如斯夫 的精彩文章:

書法溫文而寬博,南宋碑刻楷書《劉夫人墓誌》書法欣賞
北魏《元欽墓誌》高清晰書法拓片,魏碑臨習經典

TAG:逝者如斯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