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司馬懿的角度說說後三國(六)

以司馬懿的角度說說後三國(六)

上回書說到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戰術上是諸葛亮的勝利,而戰略上則是司馬懿的勝利。這一回我們講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後一次北伐。

青龍二年(234年)春,諸葛亮率十萬眾出斜谷,並聯合東吳在東線進攻,夾擊魏國,由此展開了他第五次北伐的攻勢。首先諸葛亮在渭水南岸的平原紮營,司馬懿率軍渡過渭水,背水紮營,與諸葛亮對峙。

(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地圖)

司馬懿這時對形勢作出了判斷,他說:「諸葛亮要是有膽的話,就東進武功山,這還值得擔憂一下;如果西上五丈原,那大家就都沒事了。」結果諸葛亮果然西上五丈原。司馬懿手下諸將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都督英明神武,啪啪啪啪啪啪。

然而在這一片樂觀之聲中,有一個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那就是郭淮。郭淮說道:「諸葛亮如果西上五丈原的話,那他就有可能進兵北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震嚇羌胡和臣民。」這給大家當頭澆了一盆冷水,肯定是遭到了眾人反對。但司馬懿一拍大腿說,你說的很有道理啊!於是派郭淮率兵在北原駐紮,結果營壘還沒蓋好,諸葛亮果然率兵來攻,兩軍交戰,諸葛亮不能克,結果引兵還據五丈原。

我們說司馬懿開始的判斷,也並不無道理,因為從地圖上來判斷,如果諸葛亮東進武功山,那麼就斷絕了長安與司馬懿軍的聯繫,可謂首尾不能相顧。但是司馬懿忽略了,如果諸葛亮率軍渡過渭水,進兵北原,則斷絕了司馬懿與隴地的聯繫,而且還可聯繫羌胡部落(羌胡對於魏國一直屬於時叛時降的狀態),合兵更有威脅。諸葛亮和西部諸羌的關係一直是不錯的,而且手下的魏國降將姜維,也是有羌人淵源的(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後漢書·西羌傳》)。

後來諸葛亮率大軍招搖過市地向西進軍,大家都認為諸葛亮要攻西圍,但郭淮認為這是調虎離山之計,肯定是佯攻西圍,實攻陽遂。司馬懿派郭淮屯兵陽遂,結果諸葛亮果然來攻,但郭淮早有防備,諸葛亮不得上。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晉書》里將這個判斷加給了司馬懿,實在是有些借花獻佛之嫌。

在此之後,雙方再無任何軍事行動,一直處於對峙狀態。這番戰役已經從兵戰演變成心戰了,雙方比的就是耐力,看誰能把誰耗死。諸葛亮也下了狠心要跟司馬懿耗著,於是在渭水之南開墾天地,和附近村落的老百姓打成一片,一起種莊稼,撒點金坷垃。但是諸葛亮越來越清楚,常年積勞成疾,他的身體越來越撐不住了。他需要和司馬懿來一場正面決戰,因為正面決戰他有很大把握勝利,但一直這麼耗下去,他必死無疑。

(圖源——三國志11)

於是,諸葛亮開始多次在司馬懿陣前挑戰,司馬懿就是不出兵。他也知道,正兵決戰,他戰勝諸葛亮的把握不大,他就是要跟諸葛亮耗著,他知道諸葛亮耗不起,蜀國更耗不起,以大魏的國力,還能再耗個十年二十年,但是蜀國,恐怕五年都耗不起。最後諸葛亮想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派使者給司馬懿送去女裝,嘲笑司馬懿畏縮不敢出戰,像個女人一樣。司馬懿手下眾將又忍不住了,紛紛要求決戰。這時,我們三國歷史上演技最高的演員司馬懿,開始了他的表演。司馬懿拍案而起:「諸葛村夫欺人太甚,等我上表請求陛下指示,必定把他打的媽都不認識!」

諸將一聽傻了,尼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身為雍涼大都督,打個仗還得跟陛下請示一下?這不是逗我們玩呢?曹叡一看司馬懿的奏表,笑了笑,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該儘力表演,愛卿我就陪你演這一齣戲吧,於是派衛尉辛毗持節前往前線。此時曹叡也在幫助司馬懿解決東線問題,五月孫權圍攻合肥新城,七月曹叡御駕親征,還未到合肥孫權便撤軍了。

卻說辛毗來到前線,傳授了曹叡的旨意。後來諸葛亮又派人挑戰,司馬演員又想出去打,結果辛毗把節仗往軍門前一立,司馬懿嚇得悻悻回去。演了這麼一出大戲,把皇帝都叫來搭戲,手下也沒有敢請戰的。姜維聽說辛毗來了以後,就對諸葛亮說司馬懿不可能出戰了。諸葛亮哪能看不出司馬懿在演戲,說了這麼一段話:「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司馬懿心裡也是有把握的,在使者前來送女裝的時候,司馬懿跟他好好聊了一會兒,問了諸葛亮的家常起居。使者回答說丞相一天只吃三四升米,二十仗以上的刑罰都親自過問。司馬懿嘆道:「食少事煩,命不久矣啊!」

(圖源——電視劇《三國演義》)

八月,在兩軍對峙一百多日以後,諸葛亮終於病死於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受諸葛亮遺命,大軍有序撤退。司馬懿率軍去追,結果蜀軍反旗鳴鼓,把司馬懿嚇了回去。後來司馬懿行視諸葛亮的營壘,繳獲了圖書,糧食,才知道蜀軍這次慌忙撤退,諸葛亮肯定死了,不禁感嘆到:「天下奇才也!」辛毗認為諸葛亮不一定死了,司馬懿說哪有把軍隊的命根子糧草和軍隊文書丟在這裡就撤退的,趕緊去再追!結果當然是追不上了。當時有民謠嘲笑司馬懿說:死諸葛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後笑了笑,自嘲說:「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說到這裡,我想談談我對諸葛亮的看法。《三國演義》將諸葛亮妖魔化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諸葛亮多智而近妖」。實際上,諸葛亮也同你我一樣,是一個普通的人,沒有什麼超能力。但是他有的,是對蜀漢的忠心。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更為了自己親手締造出來的蜀漢帝國,他不惜五次北伐絞盡心力。只為能攻下涼州之地,進圖關中,興復漢室。他為了能讓一切不出亂子,有秩序的進行,「事無巨細,咸決於亮」。有人說他是權欲爆棚的政治家,有人說他是用兵如神的軍事家(唐太宗和李靖都曾推崇過諸葛亮兵法)。我覺得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是一個為了理想而奮鬥的人,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有多少人為了權欲利益選擇了背叛,他堅持了自己,這就值得我們為他鼓掌,向他致敬。

此時司馬懿的心情還是不錯的,畢竟終於打敗了他人生中的一大勁敵,雖然說用了不是特別值得稱讚的方法。但是前方還有更兇險的路等著他呢,司馬懿的狼顧鷹視,他隱藏在心底的惡魔,終於蘇醒了。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可單身不將就」
春暖花開,生命如水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