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號風球隨想

八號風球隨想

亭林鎮長大的韓寒,傳神地描繪了處於半工業化半城市化的城鎮里,年輕人略顯魔幻現實主義的精神世界。城鎮中的流行文化,就像是信號不好的收音機收到的失真的歌曲,讓人只能用自己的本土元素去腦補丟失的信息。最後形成的東西,也像自己腦補的歌詞一樣令人尷尬。

但是那就是那代年輕人切切實實經歷過的現實。是南方沿海地區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只有那一代人有這種記憶和感覺。這種記憶也在工業化污染的黃彤彤的空氣中,在盜版磁帶中,在小鎮公安抓小偷流氓人販子的街頭,形成一種特有的味道。

對於我小時候的人們來說,自己日常生活的城市或者鄉村以外是一個充滿陌生和未知的世界。這種未知給人一種類似夢境般如真卻似幻的想像。

那個時候,如果小說里寫到女生隨父母出國,男孩攢錢飛去美國,簡直就像是飛向火星的壯舉。那個時候好像女孩子轉校就再也見不到。那個時候,錯過一個電話鈴聲可能就錯過了一輩子。那時候移民,等於到另一個音訊不通的世界,暴露在全然陌生的環境中,帶著不安全感,睜大眼睛關注周遭從未見過的世界。琉璃世界的浮光倒映在眼睛裡。

這一切,其實反映出信息和物質流通速度的緩慢。

緩慢有緩慢的好處,那就是世界充滿了未知。現實世界足夠滿足人們對想像和新奇的需求。當信息流通速度變快後,這種神秘感就蕩然無存。現在的中小學生什麼都知道,什麼地方都能去,所以他們只能到二次元、穿越和修仙里尋找陌生和新奇了。

而信息和物流的速度在持續不斷的加快。人們的精神世界也將繼續改變。技術會使得畫面、聲音甚至氣味等信息的傳輸都更方便。現實世界也就更加不能給人新鮮感。未來的人會漫遊在他人「創造」的虛擬世界中,每個人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才更加神秘和新奇。精神世界遠比現實的地球更加無限。

技術可以使人的感官達到前所未有的滿足。現有的體驗,不管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VR都可以更輕易地給你,更多現在沒有的體驗,也將被創造。這不僅僅單純得益於VR技術,也得益於腦科學對藝術如何使人愉悅的大腦神經過程的深入了解。

曾經人們認為藝術和美有著超越世俗的價值,但在現代科技看來,藝術本質上就是一種精神藥劑,給人快感,使人上癮。人在吃飽以後,就會開始追求這些。人會孜孜不倦,就像小白鼠不停按按鈕讓電流刺激自己的杏仁核。

樂觀者認為,技術終會代替人從事生產活動。人除了享受,就是從事更「高級」的活動----生產供人享受的「精神藥劑」。現實中確實也有如此發展的趨勢----設計行業和科研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在不斷增加。未來似乎天堂般的美好。

但悲觀者認為,有一個問題不能忽略----去往這個「天堂」的門票是人手一張的嗎?

人類進入文明史後,不同文明中都出現了社會等級制,在文明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百分之一的人擁有著大量的財產和特權,這種狀態向來是人類的常態。現代人認為這是一種病態,認為人人平等才是對的,才是正常的。這是一種進步,意味著人類從野蠻走向成熟和文明。這是人類集體意識的逐漸成熟,且不會退化。真理一旦被發現就不會再被擯棄。

如果我們回到「人人平等」的源頭--法國大革命,我們就會發現,觀念的改變是社會各階層博弈的結果。當博弈的天平因實力的改變而傾斜,觀念就會再次改變。因為只有實力可以讓一面旗幟不倒。

資產階級和皇帝渴望不同的社會組織形式,當資產階級逐漸強大,皇帝無力再支付軍隊的僱傭費,議會的權威就逐漸高於皇帝。

每次打仗,都必須依賴平民的戰鬥力,工人不可替代的勞動和戰鬥能力,使得工人在與資本家共同組成的結構中,佔據一個不至於太弱勢的地位。所以代表大資產階級的熱月黨因此必須跟代表平民的雅各賓黨妥協。

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的方向。槍杆子里出政權。

曾經是「咱們工人有力量」,但假如有朝一日平民的勞動能力和戰鬥能力都不再重要了呢?

農業時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工業時代,「天賦人權」,信息時代,大量的農業和工業勞動最終都會被機器取代,只有少數聰明的大腦可以對這個信息系統有貢獻。有大量的人將被拋在後面,依靠「再就業培訓」等傳統手段將無法應對如此快速的變化。從智力上,就註定一大部分人是無用的,因為有資質參與設計和科研工作的註定是少部分人。

牛津大學全球化與發展教授Ian Goldin 預測,在未來二十年內,美國一半的工作崗位,英國和歐盟三分之一的工作崗位,以及中國和墨西哥三分之二的崗位江北計算機和機器人取代。--《Nature》社評

剩下的人就於是成了無用的階級,同時也是那些獲得少數工作機會者的替補,隨時準備著去搶他們的活兒。未來軍隊不靠人數,而靠科技含量。從美軍和伊拉克軍隊的傷亡比我們可以看出,人的重要性在快速下降。

於是,平民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沒辦法獲得一個較為有利的平衡點。大量的人將在貧困線掙扎,而少部分人將世代佔有信息、技術、資源。技術的進步會終結人人平等,重塑社會結構。

《北京摺疊》的一個評論說:「從未有一篇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說如這篇這樣接近現實,甚至使人覺得這並非科幻。」也許有人覺得我太過悲觀,但實際上縱觀歷史,殘酷和弱肉強食才是主旋律。當大公司鼓吹科技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時候,當科技界眾星閃耀受人追捧的時候,悲觀和警惕的聲音註定是小眾的。但實際上,危機切切實實就在眼前。

因特朗普的當選,民粹主義的抬頭,不平等問題在社會科學領域日漸受到重視。香港大學Asian Global Institue新設的World Inequality Lab於今年2月份向公眾作了第一次報告。這意味著知識界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報告主要通過數據提示公眾對正在持續快速拉大的貧富差距的警覺,並試圖為政府尋找一種在現有效率的前提下促進公平的可能性。納稅人若即時警覺,應該儘早敦促政府成立更多關注這一問題的研究機構,研究角度應該覆蓋經濟、政治、且關注新科技。這可能是現有體制下最現實的對未來的干預途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匠猿 的精彩文章:

TAG:木匠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