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翻出陳年舊照寫一寫日本街景

翻出陳年舊照寫一寫日本街景

霓虹閃耀的歌舞伎町一番街。

文/圖 Hatter

我曾經有一個錯覺,覺得《僱傭人生》是一部日本製作的動畫,故事刻畫的世界和日本社會給人的刻板印象如出一轍:在一個高度分工又等級分明的社會裡,大家兢兢業業,各司其職,在各方面都標準化的工業社會裡過著標準化的一生。

登上東京的高樓俯瞰下去,好像也是那麼回事——多數大廈方方正正、灰灰黃黃的,談不上多有個性,好像只是默默地站在那裡履行功能上的職責,並不承擔什麼「彰顯城市個性」的義務。

但踏上地表、走進街巷,日本城市依舊讓人耳目一新。至少在表面的觀感中,時髦現代的東京、韻味古樸的京都、浮誇炫目的大阪,都有著各自的性格。

01

東京霓虹燈

似乎和日本人一樣,東京的霓虹燈在本該張揚處也顯克制,與香港招牌長長地伸向街心、貪婪地索取路人的關注不同,在新宿或澀穀人頭攢動的街頭,霓虹招牌們窄窄地串成一列,掛在建築外牆,在美妙的鏡頭透視中齊心協力將整條街亮成繽紛的光海。

02

京都電線杆

古都房屋的木板外牆在風塵中仍透著古韻,在風吹雨打下,它們有些泛黑了。遊客們不以為意,站在石板路上心花怒放地與它們合照。歲月侵蝕沒有讓這座仿照長安興建的古城變得滄桑,反而給它增添了一層別樣的魅力。在祗園一帶,柏油路打上了補丁,電線交錯著鋪在半空,於雜亂與秩序的平衡中營造出了恰到好處的煙火氣。據說政府計劃把電線埋入地下,以解決線路的安全問題,不知在這個工程完成後,京都又會露出什麼面貌?

03

大阪店招牌

大阪給人的印象和那幅《大阪夏之陣》一樣,細節豐富,讓人眼花繚亂。在遊客出沒的心齋橋和通天塔,蟹道樂螯足舞動的帝王蟹賺足了目光,格力高動感十足的廣告牌騙盡了姿勢,販賣餃子、河豚和芝士蛋糕也不甘示弱,要把所經營的商品做成一個大大的店招牌高高地掛起,即使賣的是章魚小丸子,也要配一隻巨大的章魚。

日本很早就完成了城市化,其實我很好奇他們是怎麼保留下,或者營造出這些大城市的性格的。我去過不少中國城市,有時會覺得它們即使天南地北也都大同小異,在城市化中,城市們進化出了雷同的面孔。是什麼抹去了中國城市的個性?也許是工業大生產中不可避免的同質化,也許是各地類似「亮出天際線」的執法行動,也許是以紅色橫幅和紅色滾動字幕為代表的新時代審美偏好……又或者,各地文化上的趨同是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結果?

日本面臨著少子化的危機,當年輕人的比例下降的時候,大城市就更加賣力地把勞動力緊緊抓在手裡,小地方的年輕人們攜帶者各自的文化細菌被吸往大城市,並在碰撞融合中改變了城市的樣貌。中國也已步上這一後塵,當小縣城的年輕人來到大都市,他們帶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把家鄉菜開遍了所有的美食節和小吃街,而大城市的「原住民」們似乎一如既往地排外,一如既往地愛把自己不樂見的人歸類為「王德彪」和「硬碟」,並藉此捍衛自己的本土價值。

一場「土著」與「外地人」間的文化攻防戰已經打響很久了,雖然看不到硝煙,但戰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不知道當年秋田、鳥取和大分縣的日本年輕人來到東京和大阪,共同塑造這裡的城市面貌時,是否也經歷過這一切?

這是一篇原創文章,作者保留所有權利。

往期文章

朝鮮

金邊

埃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認路 的精彩文章:

TAG: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