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社會太現實,還是我們太善良?
2月2日坐車行駛300多公里去女友工作的地方陪她過生日。2月4日,凌晨6:30分起床坐車趕回律所加班。
客車7點整從鄉村小車站出發,大概行駛了15分鐘,經過一個小村莊。岔路口站著一對老人,他們手牽著手站在路邊等車,靠近時可以看到兩位老人直打哆嗦。寒風刺骨,老人家的身體明顯吃不消了,老太太直流清鼻水。
駕駛員停下車,老爺子牽著他老伴兒的手趕快走到車門口,說我們到鎮里去瞧病。駕駛員並沒有打開車門,而是對他們說:「車坐滿了,你們等下一班車,就快過來了。」老爺子說:「我們在這裡已經等了2個多小時了,我老伴兒生病了,太冷了,她受不了,我們可以站著過去。」駕駛員開始有些不耐煩起來,大聲叫喊他們走開。老爺子並沒有放棄,依然站在車門口希望駕駛員能夠讓他們上車過去,他太心疼他的老伴兒了。用接近哀求的聲音跟駕駛員師傅說,「你就讓我們坐過去嘛,我老伴兒生病了,太冷了,她受不了。」這時駕駛員師傅給他的同行打了個電話,讓他再等半小時從車站出發,這邊還有兩個人,然後強行啟動了客車。老大爺知道駕駛員不願意帶他們過去,稍微往後退了一步,駕駛員乘機從老人身邊開走了客車。
車上坐了好幾個在校大學生,他們在議論著師傅這樣做也是對的,原因是如果超載的話就是違法行為了,駕駛員師傅也是會受到處罰的,所以老人家只能夠坐下一班車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之前也坐過這個班車,知道他們都是敢超載的,再說行駛十幾公里到鎮里後車上有8個人就會下車另行換乘,駕駛員這樣開到目的地也不太划算啊。我心想難道是現在春運了,相關部門查的嚴,嚴禁超載了?「嗖的一下」我也不經打了個寒顫,在車裡都這麼冷,兩位老人家怎麼受到了啊?法律不外乎人情,我好想上前跟駕駛員師傅爭取下,如果相關部門處罰你了,我們可以為你作證啊,你是特殊情況幫助兩位老人,兩位老人生病了,不經冷。況且全社會都應當關愛老人,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啊,相關部門肯定會考慮具體情況,然後具體處理的。
客車大概行駛了2公里左右,又有人在路邊等車。這次是一個年輕女性,駕駛員師傅直接打開了車門,乘客上了車。駕駛員師傅說:坐滿了,你到哪裡?她告知了駕駛員師傅並說自己有點急事需去處理,希望駕駛員師傅能夠通融通融,地點比兩位老人到的地方稍微遠一點,也就表示價格稍微多個十幾塊錢。駕駛員師傅讓她坐在了後面。就在此時此刻,我想到了還在寒風中等車的兩位老人。為什麼駕駛員師傅能讓這個乘客上車而不能讓兩位老人上車呢?兩位老人更需要啊。為什麼此刻駕駛員師傅就敢超載了呢?就在這時,路邊又有一個年輕男孩等車,駕駛員習慣性的問了他目的地,男孩拔出耳機,說到終點站。駕駛員說坐滿了,怎麼辦呢?又說車上一會兒到鎮里有8個人馬上就要下車了,你上來吧,先跟他們擠一擠。
「啊······」我好想爆粗口,我好想直接走到司機面前質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帶兩位老人,願意超載也要帶著在後遇到的兩位乘客?就是因為他們比兩位老人走的地方稍微遠一點,可以多收幾十元車費嗎?就為了多收幾十元車費就要讓兩位老人繼續在寒風中等候下一班車嗎?在對兩位老人時,你不是信誓旦旦的說坐滿了,不能超載了嗎?為什麼才十分鐘不到,你就忘記了你剛剛捍衛的規則,而選擇帶了可以多收幾十元車費的兩位年輕人呢?······
雖內心暗流涌動,卻始終沒有站起來大聲質問司機。從大山出來的孩子,我明白,只有自己努力變得強大了,才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好一點,才能夠去幫助自己想要幫助的人。但作為一名法律人,一名准律師,我雖知道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但我卻始終不明白:到底是法律的力量大於人情,還是人情的力量大於法律?因為法律告訴我,法律高於一切,然而現實卻告訴我,人情高於一切。就正如那個駕駛員一樣,在面對兩位老人的時候,他有誓死捍衛法律的決心,而在面對兩位年輕人時,因為可以稍微多收幾十元車費,他找到了完美的借口,讓兩位年輕人上了車。
類似的例子,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曾遇到無數個。我不知道這是國粹還是什麼東東?它似乎就是一個不死的幽靈一樣,總是在人間晃來晃去。我多麼希望,當遇到兩位老人顫顫巍巍的在寒風中等候班車時,哪怕就是超載,司機朋友也能夠幫助他們,讓他們儘早到達目的地,少受寒風的侵擾;我多麼希望,當我們知道老大爺顫顫巍巍的緊緊地牽著老伴兒的手在寒風中等車是為了陪老伴兒到鎮上瞧病時,我們更多的是感動,感動於他們的愛情,感動於他們的相互扶持白頭偕老,感動於他們的不拋棄不放棄的優秀品質;我也多麼希望,這個世界充滿了愛和善良,當他人需要幫助時,我們都會力所能及的幫他人一把。如此,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會充滿愛,將會無比的溫暖和諧。
【簡介】神農法援,小律師的公益夢。「神農」意為感恩父母,猶如神一樣偉大的農民;「法援」意為法律援助,對象:外出務工及需要法律援助者。分享法律資訊,提供法律諮詢,共為祖國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如需免費法律諮詢,可關注公眾號後聯繫值班律師


TAG:神農法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