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通交通大動脈 「大蕪湖」骨架更舒展

打通交通大動脈 「大蕪湖」骨架更舒展

蕪湖發布微信號: wuhufabu

歲末年初,交通建設好消息頻頻:放眼長江——長江二橋建成通車、二壩互通2017主體投入使用;回看城區——快速化工程米市口立交具備通車條件,馬塘立交春節前主體建成。根據市交通部門統計,到2017年底,全市共有284公里高速環線里程,隨著二橋的開通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的目標,繞城高速基本建成,全市高速出入口共有18個。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全市交通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步伐,城市交通體系持續完善,交通血脈愈發暢通,「大蕪湖」的城市骨架日漸舒展。

繞城高速基本形成 「跨江飛虹」打通大循環

備受期待與關注的蕪湖長江公路二橋建成通車。作為國家高速路網徐州至福州高速公路的跨江通道,蕪湖長江公路二橋項目起點位於無為縣,終於繁昌縣,路線全長約55.5公里,跨江主引橋長13.928公里,跨江主橋長1622米,主跨806米,索塔高262米,是一座採用雙分肢柱式塔分離式鋼箱梁全漂浮體系的斜拉橋,也是我省目前建設規模最大的長江公路大橋。

市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座公路大橋對提升我市交通過江能力有直接促進作用,同時解決了全市四縣「縣縣通高速」的問題,對加強沿江兩岸協調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它不僅打通了蕪湖與合肥「雙核」城市聯動發展的又一條快速通道,對加快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建設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以蕪湖為原點來看,二橋與其連接線將北沿江高速、峨山路東延等高速工程串聯起來形成了能夠快速出入城區的一條繞城高速環線。如果再算上同步建設的峨山路出入口等高速出入口,基本形成了無論在城市何處,都能在15分鐘內快速上下高速公路。

位於江北區域的蕪合高速二壩(長安)互通立交主體工程已於2017年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這座全長3.73公里的立交工程距蕪湖長江大橋引橋1.73公里,其中互通區通江大道里程長2.0公里,按城市主幹道建設標準設計,設計時速60公里;合蕪高速改建里程1.73公里,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80公里。市民從這座互通立交前往沈巷、無為等地,路程將減少30分鐘左右,立交還將把通江大道和合蕪高速之間「T形交叉」改為「十字形交叉」,並將通江大道向北延伸與江北產業集中區相連接。立交工程將進一步加強江北產業帶與蕪湖主城區的交通經濟聯繫,對我市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加大城市的開發開放、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交通方面專家表示,以長江二橋、二壩互通為代表,全市一批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加快建設或投入使用,不僅對完善蕪湖交通格局起到巨大作用,而且能夠平衡區域間交通建設的差異,從而縮小城鄉差距,提高全市城鎮化率,為蕪湖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市域交通不斷提升 立體交通助力快速通行

截至去年底,以平交改立交為主要改造方式的(G205市區段)弋江路快速化工程已幾近完工,橫跨一城南北的時空感受正在不斷刷新。

城北,起於九華北路與武夷山路交叉口,終點與長江大橋北沿線一期工程道路相接的米市口立交到去年年底已經全部建成,具備通車條件。市民上下長江大橋只要取道米市口立交匝道橋,就能省下4公里的路。

城南,作為我市弋江路快速化改造的最後一個節點工程,馬塘立交在2017年10月已實現主線橋通車,徹底消除了弋江路從金灣至峨山東路東延全線15.9公里所有瓶頸路段——以目前限速60公里每小時計算,約16分鐘就能駛完全程。目前,立交匝道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預計2018年春節前主體完工。對我市南北向、東西向快速貫通、快速疏解主城區通行道路以及通往南陵、三山、繁昌、蕪湖縣通行道路等意義重大。另外,通過連接馬飲立交、南沿江高速,主城區車流也可經此快速上下高速,直通銅陵、池州、武漢等地。

細數2017年,一批交通重點工程從紙上藍圖變為生活現實:蕪湖長江大橋的接線工程通江大道改造完成、和諧大道完成交工驗收,江南江北協調發展有了主心骨;赤鑄山路立交全面建成打通主城區交通「咽喉」;南陵渡大橋通車,消除G205蕪湖市區段和南陵縣交界處的瓶頸;峨山路互通立交建成,馬蕪高速峨山路收費站11月開通,城南再添高速出入口;主城區通往三山方向的東西城市主幹道——S354新戴路實現改建提升,蕪湖連接滬蓉高速(南沿江高速)又添新幹線……

來源:蕪湖新聞網—蕪湖日報

記者:楊友藝

GIF

如果您覺得不錯,給小布點個zan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蕪湖發布 的精彩文章:

雪後多摔傷:出門走路別揣兜 摔倒紅腫莫揉搓
這些水果晚上少吃

TAG:蕪湖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