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僅供大伙兒飯後消遣:

這其實是枚較為普通的清「謎語」花錢,背面謎語為:「一母所生六個人,兩個旗下四個民,方園不敷一寸地,走盡天下不讓人」,此謎底是大伙兒皆知的「方孔錢」。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再說正面內穿兩側分書「天子萬年」 及「如日之升」, 兩句皆出自詩經:分為《詩經·大雅·江漢》:「虎拜稽首,天子萬年」;「作召公考,天子萬壽」;及《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均為君王祝願和祈福的詩。。。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小弟的困惑便是來自內穿上下的兩個圖案。有關這兩個圖案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穿上為「太陽」,穿下位「大地」(按「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錢幣大詞典)); 第二種說法則認為穿上為「太陽」, 穿下為 「滿月」。對此,小弟覺得兩種解釋似乎都有缺欠.....

先看看穿下這個圖案。 一個圈內被數排相互垂直的直線分割成小方塊兒的圓圈。乍看上去很像是圍棋的棋盤。其實中國棋盤的分割最早可以說是來源於河洛數理, 其中每個交叉點即位一個時間點,時間的變化產生空間。棋路間圍起來的方格,就是大地。再則古人講究天圓地方,這個圖案整體看來似乎可以視為涵蓋了「天地時空」之意。說代表大地尚可, 但若說是代表「滿月」似乎過於牽強。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再說說這個穿上的圖案。如果按幣面的題字「如日之升」來看,說它是「太陽」似乎順理成章。只不過實在是說服不過自己。仔細再看看,怎麼越看越像是只吞了月亮的蟾蜍。

說起蟾蜍,其身份在遠古,近古可是極其神聖。它曾是女媧(音同「蛙」-「蟾蜍」是也)族的圖騰 (如下圖中半坡遺址出土的蟾紋淘飾;商晚期的蛙紋鉞;)。到了漢代由於嫦娥偷吃仙丹,奔月變蟾蜍的故事 (按:《初學記》),蟾蜍也早已成了月亮的代名詞 ,如蟾月,蟾宮,蟾兔 蟾光 蟾酥 蟾宮折桂 蟾宮 蟾蜍 蟾魄 蟾影 蟾彩 蟾宮客 蟾桂等等等等。下圖中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月宮的帛畫,漢代月宮圖案的瓦當也不乏月宮內蟾蜍和玉兔相依為命的畫面。

然而大概是由於長得丑的原因,在民間蟾蜍仍逃不脫壞名聲的困擾。比如史記《龜策列傳》所記」日為德而君於天下,辱於三足之烏。月為刑而相佐,見食於蛤蟆」。「蛤蟆」, 蟾蜍也。 由此便生出的「蟾蜍吞月」一說;再比如唐朝李白《古朗月行》:「蟾蜍食圓影,大明夜已殘」。當然最慘的莫過於成為「五毒」的一員。那再看看這大肚蛤蟆肚子里的圖案,看起來卻像是一象形「月」。 不過很顯然這蛤蟆吞月怎麼看似乎也沒法和「天子萬年,如日之升」應景。

但其實想想, 雖然說什麼「日為德而君於天下,辱於三足之烏。月為刑而相佐,見食於蛤蟆」, 其實「三足鳥」本身也就是意指太陽;而「蛤蟆」便即是「月亮」了。辱自己那也就無所謂辱或不辱了。那這肚內吞含月亮的蟾蜍或許可視為暗指和「如日之升」相對的「如月之恆」了。

其實和這枚謎語花錢相似的還有另外一枚,謎面是「天下我為頭,無我不風流,倘若少了我,衣食也難求」。這謎底自然還是「錢」。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在看另一面,穿口兩側為「六合同春,如日之升」。穿下圖案和上一枚相似,只不過圈內的方格數目略少而已。再看穿上的圖案,與上一枚似有相似,但硬說是太陽,那麼圓圈周圍的四個葉瓣狀東西姑且看成是代表太陽的火焰 (已經牽強了。。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 那麼圈內的那個東東是啥呢?鳥頭? 三足鳥的鳥頭。。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實在是不知道了)。。算了,編不動了。。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竟不是專玩兒花錢的,看我這費勁兒的。只為博大夥一笑。

一枚謎一樣的「謎語花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