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評論: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再成功 意義重大

評論: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再成功 意義重大

6日早晨@國防部發布微博截圖

2月5日,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針對此次試驗。6日,國防部官方微博@國防部發布發博公布這一消息,並稱,「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什麼是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是首先需要理解的問題。反導攔截技術按發射地分為陸基、海基和天基,分別指反導系統在陸地、海上和天空發射。按照攔截時機不同可分為三大類,「助推段」、「末段」、和「中段」。中段是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高的一段,遠程彈道導彈的中段是在大氣層以外飛行。在中段進行攔截,可以避免敵方導彈飛臨我方本土,相對於「愛國者3」等末端反導系統,安全係數更高。但中段攔截因為目標距離遠,也要求反導系統的雷達擁有更遠的探測距離、攔截彈擁有更快的速度和加速度,技術難度更高。

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GMD)的系統組成龐雜、技術難度極高。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一家進行過研究試驗,中國是第二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國家。

中國對於導彈防禦系統的建設起步較早。根據中華網的相關報道,早在1964年2月,反導問題就被拿出來重點討論,還制定了「640工程」進行專項研究。1967年10月中國正式提出反導彈用核彈頭的研製。儘管在接下來的幾年「反擊一號」到「反擊三號」的系統研製都不盡如人意,但也在此期間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技術積累,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1986年3月提出的「863」計劃對於技術儲備和可行性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儘管在當時的環境條件下無法進行落地試驗,但中國在技術儲備上的戰略遠見為幾十年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010年,中國開始了陸基中段反導技術的試驗。據環球網報道,2010年月11日、2013年1月27日,中國先後兩次在中國境內進行了路基中段反導技術的攔截試驗,試驗均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此外,2014年7月23日,國防部新聞局稱,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反導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不過與此前兩次進行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相比,這次沒有提及是在哪個階段進行攔截。

鳳凰網相關新聞顯示,2017年7月,央視首次對外公布了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試驗視頻畫面,引起了國內外的極大關注。

截至2018年2月5日,中國已進行三次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試驗,均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如此重視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研發,並不是為了針對他國,中國專家認為,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實際上是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維護大國間的戰略平衡而做出的巨大貢獻。

正如國防部聲明的那樣,中國進行的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是為了防禦性的目的,「在核戰條件下保護反擊能力、贏得反擊時間」。中國的國防政策一直奉行積極的防禦政策,不針對任何國家,不攻擊和侵略任何國家,在事實上中國也一直是這麼做的。反導技術在積極防禦的政策中是戰略性的核心武器技術,是非常有力的手段。如果核導彈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被非理性政府或是恐怖分子掌握,以核反擊遏制核打擊的理性判斷可能失效。面對國際上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中國此舉是為了在最遠距離上消除不可預見的威脅,保護本國的安全。(綜編/海外網 介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印尼剛感謝中國在南海的善意 美防長就來「攪局」
為衝破迷霧提供思想的正能量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