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鍾琪被稱為「三朝武臣巨擘」,其軍事才能究竟如何?
原標題:岳鍾琪被稱為「三朝武臣巨擘」,其軍事才能究竟如何?
作者:施祺,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岳鍾琪,字東美,號容齋。他出生於1686年,逝世於1754年,一生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有清一代著名的軍事將領。岳鍾琪一生戎馬,立下軍功無數,為清朝西北、西南邊疆的鞏固立下汗馬功勞,被乾隆皇帝譽為「三朝武臣巨擘」。
(岳鍾琪)
岳鍾琪出生武官世家,其祖岳鎮邦、其父岳升龍均為清朝將領,岳升龍更是為康熙皇帝所賞識,官拜四川提督。在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中,岳鍾琪不僅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而且在跟隨父親的親身實踐中,也逐漸鍛煉了優秀的軍事才能。同時,他也十分嚮往像先輩一樣馳騁沙場、建功立業。因此在得知父親為自己捐納了文官職銜後,他毅然選擇了改請武職,出任松潘鎮游擊一職。此後數年,岳鍾琪在軍中不斷磨礪,尤其注重了解川藏的具體情形,比如山川形變、風土人情、民族關係等等,而這也成為了他日後能夠大展身手的重要基礎。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準噶爾部策旺阿喇布入侵西藏,並進一步威脅到了青海、四川地區。康熙皇帝升任年羹堯為四川總督,下令發兵進藏。年羹堯重用了時為永寧協副將的岳鍾琪,以其為大軍前鋒。岳鍾琪迅速招撫了里塘、巴塘
二部,並果斷進佔進藏險地三巴橋,為大軍入藏掃除了諸多障礙。後來他又在大軍尚未聚齊、原地待命的情況下,力勸噶爾弼出奇兵進藏,大敗準噶爾部,西藏之亂於是得到了平定。岳鍾琪在這次戰役中暫露頭角,康熙皇帝因而破格擢拔其擔任了四川提督一職。
(康熙年間形勢圖)
西藏平定後,清朝採取了諸多措施,強化了對西藏、青海等地區的控制。青海和碩特蒙古親王羅卜藏丹津的利益因而大大受損,不僅統治西藏無望,而且其在青海的勢力也受到了牽制。羅卜藏丹津於是趁康熙皇帝駕崩之機,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叛亂。雍正皇帝即命年羹堯、岳鍾琪二人進軍平叛。岳鍾琪率軍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多次以少勝多,僅用半月時間就蕩平了青海的一眾叛軍。對於青海之戰,雍正皇帝後來說道:「平定青海,實系岳鍾琪之功,年羹堯不過坐鎮指揮而已。」岳鍾琪在這次戰役中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因而名聲大振,被授予世襲三等公爵。不久後又被任命為川陝總督,達到了一生事業的頂峰。
羅卜藏丹津兵敗後逃入準噶爾部,雍正皇帝於是決心徹底剷除準噶爾部,完成康熙皇帝的未竟事業。岳鍾琪被委以重任,展開了積極的作戰準備。雍正七年(1729年),岳鍾琪、傅爾丹分西、北兩路出征。準噶爾部噶爾丹策零採用緩兵之計,遣使謊稱解送羅卜藏丹津入京。雍正皇帝受到影響作出了暫緩進軍的錯誤指令,並令兩位主帥回京商議。錯失戰機後,雙方陷入了僵持的局面,西征準噶爾最終宣告失敗。岳鍾琪在此次戰役中,有鑒於之前的年羹堯事件,處處請示雍正,不敢按照自己的判斷作戰。但即使如此,在雍正皇帝的猜疑與遷怒下,加上滿族大臣的彈劾與排擠,岳鍾琪最終還是被判入獄,長期監禁,直至乾隆二年
(1737年)才被釋放。
(乾隆皇帝)
乾隆十二年(1747年),金川地區莎羅奔發動叛亂,清朝派張廣泗等人平叛無果,於是再度起用岳鍾琪。岳鍾琪不負眾望,連連取勝。莎羅奔早年曾在岳鍾琪麾下從軍,一向敬佩岳鍾琪,此時又為形勢所迫,即刻遣使乞降。岳鍾琪為了顯示誠意,只帶了少數隨從,親自前往莎羅奔駐地受降,莎羅奔於是心服口服地投降了。此戰後,乾隆皇帝恢復了岳鍾琪的爵位,並加太子太保銜,賜號「威信」,給予了巨大的恩寵。乾隆十九年(1750年),川東爆發民變,岳鍾琪在行軍途中病逝。
岳鍾琪作為一名傑出的軍事將領,可以說是為邊疆地區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他不僅多次率軍平叛,鞏固邊疆安防,還致力於邊疆地區的建設,促進改土歸流,大力發展經濟,有力地促進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參考文獻:
1、周遠廉:《岳鍾琪傳》,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
2、徐凱:《岳鍾琪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5期;
3、武沐、王盼盼:《岳鍾琪生平梳論》,《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4、張麗偉:《岳鍾琪述評》,黑龍江大學2007年碩士畢業論文;
5、王攀:《試論清代撫邊名將岳鍾琪及其歷史作用》,四川師範大學2008年碩士畢業論文。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多爾袞去世時順治為其披麻戴孝,為何一個月後卻將其開除族籍?
※董鄂妃是否就是董小宛?為什麼順治帝如此寵愛董鄂妃?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