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友」該如何應對飢餓呢?

「糖友」該如何應對飢餓呢?

糖尿病患者常處於半飢餓狀態,總是覺得吃不飽,因此會進食很多食物,飯量增大。但是如果多食的話,會對血糖造成影響。少吃、不吃的話,又容易發生低血糖,兩頭為難。

對於糖尿病患者,要如何應對這種飢餓感呢?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進入不了細胞,因此不管外周血糖有多高,只要細胞無法吸收,就會有飢餓感,如果採取一餓就吃的方式,則會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

血糖越進不了細胞,人就越餓,越餓越吃,血糖就越高,於人體的危害就越大。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般都需要在飲食方面下功夫,合理的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不過,適當飢餓不等於越餓越好。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飲食過程中會感到飢餓難耐,甚至出現頭昏、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癥狀,嚴重的甚至出現低血糖反應。可見餓也是要有原則的。

對於糖尿病,患者應克服懼怕挨餓的心理。「糖友」要知道飢餓往往是糖尿病的一個癥狀,經治療,病情改善,此癥狀隨之消失。同時應了解食量與平時飲食有關。所謂肚量,大多是平時習慣養成的。糖尿病病人只要想到一切為了治療,大肚量也會慢慢變成小肚量的,這類例子並不少。

此外,「糖友」還可採取一些其他措施應,比如,可以多吃低能量、低碳水化合物、高容積的食物,如西紅柿、大白菜、豆芽菜、冬瓜和黃瓜等蔬菜,這些蔬菜能充饑,解餓。「糖友」多選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粗雜糧代替細糧,如小米、綠豆、海帶飯、紅豆粥、燕麥面、莜麥面以及由玉米面、黃豆面、白面混合的三合面製作的饅頭、發糕或麵條等,比較經飽、耐飢。「糖友」在開始控制飲食時,可將正餐的主食勻出1/4的量作為加餐用,同時再配一些低能量的食物,如西紅柿、黃瓜或1~2塊豆腐乾。吃飯時先吃副食,後吃主食,先喝點兒稀的,再吃菜和主食。菜的口味做淡些,大家不妨試一試以上方法。

「糖友」的飲食原則有:

主食不能吃得過少:主食是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不能吃得過少。一般來說,輕體力勞動者每日主食量約為300~400克,重體力勞動者每日則應達到500克以上。

少量多餐:將每日飲食總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時進餐1次,睡前1~2小時少量加餐。這樣,既能避免餐後高血糖,又可避免「餓得慌」現象。

葷素搭配:不要單純吃素,而要葷素搭配。但要注意控制動物脂肪的攝入,瘦肉和魚蝦也可適當吃一些,這樣可以延緩胃排空速度,避免時常產生飢餓感。

多吃蔬菜:進餐時多吃一些蔬菜,餐後還可吃點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增加飽腹感。

身邊常備零食:糖尿病患者需要在身邊常備一些糖果、餅乾和含糖類飲料,一旦出現飢餓感即吃幾塊餅乾和喝幾口飲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神的健康生活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猝死的事件頻頻發生呢?
這五種食物,給女人早衰偷偷放了行

TAG:女神的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