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古人那樣讚美一座老房子
作平按:這是幾年前為閬中狀元府第所作的一篇文言,年前到閬開會,才第一次看到刻在牆上的成品。前幾年,每到閬中,大抵住於是處,酒熱茶香,其樂也融融。
狀元府第記
嘉水南折,穿山破嶺。達於閬州,峰勢漸緩。五水交匯,其流益發浩大奔放。人云: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色鎖煙霞。要津之地,繁庶之區,此即吳道子之嘉陵第一江山,李淳風之中國第一風水古城。
天開文運,地潤風雅。竊考閬州,實乃吾蜀文脈所鍾:進士一一六,舉人四0四,更育梧桐雙鳳,趙宋三陳,流風遺事,布在人口。然則光陰易逝,古今多變。予登錦屏之山,望莽水滄滄,平疇漠漠,每嘆張翼德之經營,杜子美之興嘆,今皆烏有也。
夫閬中電力,服務地方之國企也,十數年來,上下用命,人和業興。主事者雅而好古,博而通今。經濟之外,復以文化為已任。遂於癸酉之年,重修狀元府第。
夫狀元者,鄉賢尹樞尹極之謂也。尹氏昆仲,道德流布四海,清名廣播宇內。心系琴書,功在桑梓。維狀元之府第,歲月板蕩,幾經兵火,曲池荒而隱鳥,灌木老而伏雉。昔年曲水流觴之池台,已為誦經禱告之教堂。物是人非,昨榮今悴。庶幾園林亭台之廢興,亦國運世道之廢興也。
諺曰:百尺之台,起於壘土。造園之艱,重建之勞,執事記憶猶新。茲其時也,另起華廈,教堂計日遷移;別繪藍圖,府第如期奠基。工匠麇集,斧斤長運。輦山石,伐荒穢。偷梁換柱,整舊如舊;植木蒔花,事新如新。
府第既成,庭園數畝,華軒三進。飛檐浮光,小階堆玉,佳木成畦,游魚列陣。要之以四時,則四時俱得清景:春季陽動,芳蘭秀髮,含章吐卉;夏至日永,桐葉彌空,素槿悅人;秋日風疾,木葉蕭蕭,寒蛩作聲;冬節雪舞,梅香盈袖,海棠在庭。噫,時序年年變幻,物候歲歲長新。五畝之園,可觀時光之履;十丈之庭,能納四季之英。
比歲以來,予數過閬州,莫不盤恆於斯。或觴豆羅列,笙歌吐意;或玉壺橫陳,佳茗滌心;或享宴集之歡,或得獨處之美。有時繁柯蔭夢,有時皓月移影。萍水之會,在茲念茲;駒隙之樂,如願如是。
嗟呼!昔孟夫子之登峴山,讀羊碑而下清淚;李太白之臨北樓,懷謝公而賦新詞。人事有代謝,江山多鼎移。夫我輩游於凡塵,詩酒本來舊交,天地無非逆旅。恨日月之相催,苦春秋之互逼。
惟思前賢先烈,亦於斯土斯城,山水自適,文章相娛。營斗室而懷天下,握毛錐以滋蘭蕙。遂悟風雨自狂,弦歌不輟;已知文明必傳,薪火早許。誠若是,則似賢者所言:樞極憐白首,閭巷重青衿。
甲午秋日蜀人聶作平謹撰


TAG:聶作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