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關於篆刻創作,但凡有人問我具體寫稿的問題,我都會回給他吳昌碩大師的一段話:

「夫刻印本不難,而難於字體之純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圓之互異。」(吳昌碩《<耦花盦印存>序》)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吳昌碩畫像)

關於這一段話,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學習篆刻的三個難點》,詳細分析了這三個難點,從字法、篆法、章法幾個方面籠統地說過一遍整個創作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我認為解決這三個難點之後,篆刻創作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因為這段話基本上講盡了所有問題,但忽然就有朋友在公號後台留言問:「老師,我要刻一方印,該如何下手?」這是一個大而籠統的問題,後台回復這樣的大問題,字數限制,倒不如把想說的話,再鋪陳成一篇文字,於是有了這一篇。但因為每個人需要創作方式和每個人的審美形成差異巨大,所以,本文還是講創作原則的隨筆漫談,具體能不能幫到大家,各自隨緣了。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吳昌碩的畫作)

我們知道,未開始創作之時,我們的難點在於寫印稿,心裡的困惑並不在於如何選字,刀法如何施刻,因為創作的難點主要還在章法,章法,其實就是布局謀篇,寫文、作圖、譜曲最終使之成為「章」的方法,不管是篇章,還是樂章,總之要成「章。要完整,要表達一定的「東西」,像寫一篇小說,必然有一條故事發展的主線;像寫一篇論文,必須有鮮明的主題;像畫一幅畫,這幅畫主要表達什麼事物。像作曲,這部曲子我要表達什麼樣的情緒……這之後,才是人物的塑造,才是論據的選擇,才是色彩的運用,才談得上高低長短音。篆刻創作道理是一樣的,創作一方篆刻作品,首先要清楚刻這方作品要表達什麼,並最終選擇合適的創作風格,這是篆刻創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否則,技法運用再純熟,刻出來的作品也是簡單的、沒有思想的工匠式的勞作,談不上創作。

選擇創作風格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呢?至少應當有以下兩項:

(1)作品的用途:這是篆刻作品的大環境或者說是外部環境,即這方作品創作完成後的用途。創作需求或者來自實用,因為寫了某幅字,畫了某幅畫,需要用到一方或幾方印章,這一方或幾方印章在這副書畫作品裡要起什麼作用,是簡單的具名署款,還是要表達一定的審美思想。前幾天寫米芾,曾經寫到這位大藝術家,對於自己的藏品,根據自己的鑒定和品評,對不同的藏品加蓋不同的印章,其實,一個有「潔癖」的藝術家,或者崇尚完美的「處女座」藝術家,的確應當有如此經要求。我參觀過許多次書畫美術作品展覽,因為學習的方向不同,一般情況下是格外關注作品上的印章,於是經常為一幅優秀的書畫作品蓋了風格不和的印章而長長嘆息。一幅濃墨重彩的大寫意和一幅工筆細描而成的仕女圖蓋了同樣風格的作者印章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一個書畫作者僅有一套印章而用於所有的書畫作品,張大千就不需要陳巨來等篆刻家刻不同的印章了。即便同是張大千的山水畫或仕女畫,同是款章或壓角章的位置,用章的白與朱,大與小,印章的印式等也是有區別的。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張大千的山水)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張大千的山水)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張大千的仕女圖)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張大千的仕女圖)

所謂的藝術家不就是從這些細節上的細微差別跟普通人區別開來的嗎?

一幅工穩的小篆字條幅突然蹦出來一方漢將軍印風格的沖刀白文印名章顯然覺得突兀;一幅濃墨酣暢的大草,配了一方工穩典雅的元朱文引首章當然不搭調,顯然不能用「為了強調審美中的對比」來解釋和原諒,像是林黛玉嫁給了焦大,或者跟李師師遠遁江湖的不是浪子燕青而是黑旋風李逹,這種不考慮作品用途的篆刻創作導致作品章法上的失敗。

印章在一幅完整的書畫作品中,風格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你決定創作一方篆刻作品時,要想清楚,這方作品的用途是什麼,它決定了這方作品的風格。

當然,以上這些說法排除了篆刻創作中的所謂的」甲方「的限制。篆刻作者很多時候受」甲方「的強制限制,這不在本文的考慮範圍之內。其實,又有哪一種創作不是」帶著鐐銬在跳舞「呢?

(2)作品的內容:這是篆刻作品的小環境或者內部環境,即這方篆刻作品的具體文字內容。一般情況下,創作的內容或者來自一句吉祥話,或者是一個人名或齋館名,或者是一句詩詞,或者是幾句經文,或者一尊佛像、一個圖案等……篆刻作品內容的取材範圍很廣泛,只要在雅緻可喜的範圍內選擇都可以,但一旦入印文字或圖案的內容選定,在選擇創作風格時,就不能不考慮印文的內容需要表達的審美取向。

漢語里幾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有精神內涵的,它們幾乎都是音、形、義的結合體(這正是漢字跟其他拼音文字最本質的差異),比如「金戈鐵馬」,就較適合漢鑿制將軍印的粗獷風格,猛利爽健;而「珠圓玉潤」就適合漢鑄制官印的穩定端雅,渾厚端莊;再比如「抱朴守拙」就較適合古璽印風格的稚拙古樸,而「春風大雅」就較適合元朱文風格的典雅雋永。吳昌碩刻制「破荷亭」選擇了猛利、堅決、厚重和粗糙的風格,表現的可能正是「鐵馬秋風塞北」相類似的蒼涼與悲愴,林皋刻制「杏花春雨江南」選擇了溫和、柔媚、精細和典雅的風格,表現的可能正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相類似的溫柔與喜悅。試想,如果把風格反一下,那該多難受。因此,作品的內容也決定作品的風格。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吳昌碩刻「破荷亭」)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林皋刻「杏花春雨江南」)

之前說過黃士陵的「萬物過眼即為我有」,給人的第一聯想就是「萬花筒」。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黃牧甫刻「萬物過眼即為我有」)

吳昌碩的「春蚓秋蛇」,讓人直接聯想到的也是「蚯蚓」和「蛇」的具體物象。

篆刻創作談:先確定你的作品風格,再說基本技法

(吳昌碩「春蚓秋蛇」)

不考慮篆刻作品的具體內容而生搬硬套某種典型形式或選擇某種技法特徵是不合適的,因為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甚至殘破的方法,邊款字體與陰陽的選擇,都是統馭在一個風格之下的作品,才是優秀的作品。因此,在實際的創作中,要先確定了用途和內容之後,再去考慮選擇何種印式,入印的字法、篆法、章法的布局,選取刀法的完成方式,是否進行殘破等等。還要避免臨摹某個名人篆刻作品時只臨摹形式,不考慮內容。字法、篆法、章法、刀法、殘破、邊款等都是篆刻的各種「語言」方式(這些需要熟練掌握,就象寫文章,辭彙量要積累,還要學會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會打比方,會講節奏,會前後呼應……),但最終這些語言方式和手段,是要為內容和風格服務的。

(【老李刻堂】之255,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石鼓文」是個什麼鬼?吳昌碩一代篆刻大師從石鼓文那裡學了啥?
篆刻學習,我天天臨摹漢印具體都要得到點啥?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