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完整古鳥現一億年前琥珀中 是目前發育程度最高的

最完整古鳥現一億年前琥珀中 是目前發育程度最高的

今天早上,中國、加拿大、美國等國的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如蜂鳥般大小的、幾乎完整的小鳥,該研究成果在中國頂級學術刊物《科學通報》(英文版)作為封面文章在線發表。

此次新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據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該時期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濕的熱帶環境中的動植物,常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

關於這次在琥珀中的新發現,邢立達告訴記者,此次發現的琥珀相當大,珀體長約7厘米,其中保存的古鳥更加完整,暴露的頭頸部區域保存著更長更密的羽毛,代表著這具標本比剛孵化的小鳥或幼鳥更為年長,也就是說,這隻小鳥已經出生較長一段時間,過著獨自的生活,是目前琥珀中發育程度最高的古鳥。

琥珀,通俗地說就是一種植物的樹脂,近似於我們常說的「松香」,是由植物(多數是有木質結構的樹木)在一定的溫度下,當然一般溫度偏高才能促使其分泌出一種粘稠狀或凝膠狀的液態分泌物,分泌物經長期掩埋漸漸失去揮發的成分,再經氧化、固結逐漸形成為樹脂化石。

從傳統習慣上來講:透明的稱為琥珀,不透明的琥珀稱為蜜蠟。從專業角度來講的話,黃色系的稱為金珀;紅色系稱作血珀;綠色系稱為綠珀。而在強光照射下或是在透射光下呈紅色的琥珀稱為翳珀。裡面裝有昆蟲的稱謂蟲珀,是非常珍貴的一種琥珀。今天發現的古鳥琥珀就屬於蟲珀的一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雲在這裡散步,霧在這裡徘徊
小伙和老婆打雪仗甩丟婚戒 寒風中尋找:找的不是戒指 是愛情…

TAG:中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