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館的評估情報與風險
(全文2139字,可能耗費您7分鐘的光陰)
······瑜伽館經營管理手冊系列······
第一冊:《瑜伽館定位手冊》
Part 2:評估情報與風險
大家好!
NAMASTE!
對於情報與風險,似乎大量的瑜伽館主做得很到位,經常懷疑店裡是不是來間諜了?看誰特別像探子,甚至是誰派來的都猜得一清二楚。
我就納悶了!腦袋這麼好使,怎麼做生意就不見得有多出色,是不是精力用錯地方了?
真的,這種杯弓蛇影的心態,要麼是平常太閑了,要麼是精神高度緊張,兩種都不是什麼好狀態。真正做風險評估,應該是一件很平靜的事情。
瑜伽館不外乎競爭對手、教學課程、裝潢設計幾個內容,逐個解決就行了。
比如競爭對手,首先要確定的是情報的準確性,別被對方放出來的煙霧彈嚇到。其次是你的抗風險能力,如果對方的經濟,或者股東的經濟大到你無法抵抗,要怎麼應對?如果對方的教齡、教學經驗、名聲、年齡都在你之上,要怎麼應對?如果對方的長相、身材、口才遠在你之上,要怎麼應對?這些是需要思考的。
見過許多館主,不懂得分析核心競爭力,除了價格戰就是價格戰,這種殺敵800自損1000的事情怎麼能做?正常雙方都死不了還兩敗俱傷,何苦呢?用曾經的一句歌詞改編一下:「瑜伽人何苦為難瑜伽人,我們一樣為愛顛簸在紅塵。」
其實,玫瑰有玫瑰的艷麗,牡丹有牡丹的貴氣,百合有百合的素雅……每一種花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個館主、每一家館都有自己的特色,用自身的特點,乃至優勢吸引人就好了,何苦弄一排菊花、向日葵在那,價格又賣不上去,顧客也不知道選哪一盆呢?
如果覺得我說得太委婉,那麼直白點,有的館主口才好,那就主攻談單,有的館主教學好,那就主攻課程,有的館主愛旅遊,那就主攻遊學,有的館主社交好,那就做名師工作坊,有的館主能交心,那就帶團隊,有的館主懂商業運作,那就做連鎖加盟,有的館主設計好,那就主攻宣傳,有的館主愛寫東西,那就跟我一樣開公眾平台……
總有你擅長的一樣,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最倒霉的是撞車,有錢的遇上更有錢的,技術型的遇上技術型的,漂亮的遇上更漂亮的,口才好的遇上口才更好的……那就有好戲看了。這世上哪有那麼巧的事情啊?
即使再短兵相接,還是能在兩者之間找到許多區別,正常超不過三年,一定能分出勝負,勝的持續發展,負的另謀生路,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個教學課程。現在市場太透明,經常有瑜伽館模仿來模仿去,今天去學個孕產,明天去學個理療,後天再搞個器械。
表面上競爭很激烈,我個人覺得是好事,兩家拼得這麼凶,其他家一定慘,最終要麼一家撐不住不玩了,要麼兩家好好的,其他家不玩了,而且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是齊頭並進的好事,怕什麼?
至於課程內容,模仿就模仿吧,短期內像一點,長期下去,裝修不一樣,待人接物不一樣,員工長相不一樣,最終吸引的人不一樣,再像的館都可能發展成不同的樣子,「非受惑性」因素太多,根本不足為懼,自己嚇自己而已。
需要考慮的是本文的主題:情報和風險。
別的館發出來的情報是不是真的?有多少可信度?
投資風險大不大?一套器械投下去幾萬塊,不起作用怎麼辦?一個課程開下來,會員「水土不服」怎麼辦?這些會讓錢打水漂的事情是應該考慮的事情。
最大的情報和風險是選址、裝修、軟裝、宣傳這些支出。
如果選址錯誤,選在鳥不拉屎的地方,還自以為黃金寶地,那就慘了,或者聽說某個地方接下來是城市發展重心,結果十年八年內沒動靜,也可能被耗死。這些都是情報錯誤所致,跟競爭對手一點關係沒有。
裝修也是一樣,館主一意孤行,出來的風格不是會員喜歡的,或者當初效果圖發朋友圈的時候一片掌聲,實際裝修卻沒什麼人喜歡,價格也收不上去,才是頭疼的問題,這也是一種情報錯誤的風險。
軟裝也是一樣,瑜伽館本來就沒什麼軟裝,網路上買回來的都大同小異,能為瑜伽館增值的特別少。有些館主買一大堆佛像、銅器,把瑜伽館弄得像廟似的,搞得很多會員都不來了,還不如直接賣佛像、銅器,把瑜伽館變成博物館值錢!
宣傳也是的,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館主覆蓋性的投電梯廣告、電視廣告、計程車廣告,不是沒效果,只是這些錢花在網路上不好嗎?選址投哪裡都沒有投手機來得回報快。對時代把控的失誤也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
對於上面的問題,有正確的理解,比起動不動的捕風捉影要強得多。正確的評估市場、評估情報、評估風險,能夠讓自己的路走得更穩、更遠。智商有限,能貢獻給大家的就這麼多了。
以上,就是瑜伽期望成果估測之情報與風險的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明天4號立春,開始第六章:Part 3:瑜伽館的整合資源,敬請關注!
攤屍,休息術去。
此致!
NAMASTE!
沈謙謹 敬上
2018.2.3.


TAG:沈謙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