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莫里斯擺了北京俱樂部一道 下季恐難立足CB
2月4日晚,隨著北京首鋼官宣新援索頓加盟,老將莫里斯和北京隊的緣分也徹底走到了終點。
過去的一周,大家印象里沉默寡言的莫里斯,用自己的方式,和北京首鋼上演了一出轟轟烈烈的「鬧劇」——更換外援的手續辦好了,球隊官宣了,人也到了客場了,卻宣稱有傷,堅決不出戰。
無論這裡面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但毫無疑問的是,北京首鋼對於莫里斯的「怠慢」,已經讓老將徹底心死,也摧毀了他們八年的感情。
五棵松場館裡,三面總冠軍旗幟高懸著,可見證他們的兩個外援,一個無法在此終老,一個選擇「同歸於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在反思外援背信棄義的同時,或許,我們的聯賽也得想想,究竟怎麼樣才能讓外援們感受到異國他鄉的「人情味」?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度過2017年後半年的失落,2018年一月的最後一天,莫里斯終於等來了首鋼的「徵召」。
前一天晚上首鋼小外援傑克遜的意外受傷,莫里斯等來了機會。首鋼立即啟動了外援更換手續——於是,久未上場的莫里斯,帶著北京球迷的殷切期盼,踏上了去往東莞客場的飛機。
不過,在當晚的京粵大戰中,那個曾經用無解中投讓廣東惶恐的莫里斯,卻沒有出現。之後的事情,更讓人大跌眼鏡。當晚,在接受北京電視台採訪時,莫里斯說自己「膝蓋舊傷複發」,本賽季不會出戰任何比賽。
「現在我最傷心的就是,關心和愛我的人,那些球迷們,讓你們失望了,作為球員我不能穿著北京隊球衣再打球了。」
莫里斯對球隊「鬧脾氣」般的發難,也讓正處在衝擊季後賽關鍵時刻的北京隊措手不及。
之後的採訪中,首鋼俱樂部董事長高級顧問袁超透露,從見到莫里斯辦理註冊事宜到前去送機,莫里斯都很配合,對傷病隻字不提。出發前,袁超收到經紀人信息,說莫里斯有傷,要在和球隊會合後由隊醫診斷,確定是否可以比賽。
而到了東莞,莫里斯卻直接找到了主教練,說自己不能上場比賽。
主帥雅尼斯後來也證實了這一消息,他說,從我個人角度沒有預料到事情發生。
作為球隊的八年老兵,雖然首鋼讓莫里斯賽季初「作壁上觀」的表現有些說不過去,可莫里斯在東莞的表現,無疑是擺了北京一道:
為什麼不能在袁超註冊外援更換手續時提出傷病,而卻在手續已經辦妥,球隊官宣之後才說不能打?拿著幾百萬年薪,是不是應該有義務,在球隊困難的時候,幫助球隊?
《中國青年報》也撰文表示,莫里斯可能算是聯賽歷史上,第一個敢公然戲弄俱樂部的外援。
「經過這次事件,雖然他自己說『下賽季將滿血歸來』,恐怕想聘請他的CBA俱樂部,也會提心弔膽。」
最後的困獸猶鬥
誠然,對莫里斯而言,過去的幾個月是難熬的。
一方面,他想打球,球隊里卻沒有他的位置;另一方面,他想離開,可由於沒能達成買斷協議,拿著首鋼全年保障薪水的他只能留在這裡。
更要命的是,莫里斯幾乎是「被續約」的——莫里斯和北京簽下的是「2+1」的合同,合同中規定,如果北京隊沒有在17年4月通知莫里斯不續約,就意味著合同自動簽約。
而那時候,北京首鋼高層迭換,沒人顧得上他。而到新人來到,新的建隊思路和新的外援都來了,莫里斯成了看客。
雙方並不是沒有嘗試過「和平分手」。首鋼曾經找到莫里斯,希望他可以接受支付30%薪水然後直接再見,可對於年薪高達200萬美元的莫里斯來說,這筆金額他不能接受。
對職業運動員來說,打球是愛好,也是工作,也是賺錢生存的手段,這樣看來,莫里斯的選擇無可厚非。
既沒辦法離開,也沒辦法比賽,莫里斯只得像牢籠中的困獸,等待時間走完。雖然他的身影時常出現在五棵松,可看著配合日漸嫻熟的新外援們,看著北京隊還不錯的成績,他似乎也知道,這個曾經屬於自己的舞台,已經換了主人。
每次主場比賽那天上午的訓練,莫里斯都會來看看。他並不參與,只是面無表情站在場邊看著隊友們,看著他們有說有笑的投籃,看著他們進行著全場5對5的攻防演練。
他也會走進場內——當訓練結束,隊友們聚成圈喊加油時,他也會把手搭在隊友的身上。可他的眼光,卻盯著別的地方。
他的頭頂上,三面總冠軍旗幟就在那裡高懸著。
比賽時,莫里斯從來不會坐在球隊替補席上,而是站在球員通道里,倚靠著一角,木然盯著場內。誰也不知道,這個曾與馬布里並肩戰鬥,為北京三度奪冠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將,到底在想些什麼。
在這樣的煎熬等待中,莫里斯似乎也撐不住了。他下意識躲避著一切——攝影記者想要捕捉他的身影,他用大手擋住,相熟的記者們曾經試圖和他聊上幾句,他直接用NO回應。
或許,在漫長賽季的無休止等待中,他對於首鋼那些美好的回憶,已經灰飛煙滅。於是,在東莞的那個夜晚,他用這種近乎決裂的方式,按下了那個「休止符」。
「人情債」,誰來解
隨著新援索頓的到來,莫里斯和北京隊的鬧劇或許可以告一段落了。
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北京隊為留下莫里斯花費百萬美元,卻在最困難的時候被「過河拆橋」;莫里斯看似「出了氣」,可不誠信的行為,恐怕讓他很難再在CBA找到落腳點。
巧合的是,4日晚,北京北控也徹底無緣季後賽。另一位首鋼功勛外援馬布里,職業生涯最後一個賽季的「流浪」結局也並不完美,帶著不甘和後悔,他也要在一周後和CBA說再見了。
馬布里和莫里斯,作為北京籃球歷史上最成功的外援組合,他們卻無法「善終」。一個在賽季開始前,就被「卸磨殺驢」;而另一個,卻在數十個日夜的等待和被無視後,在球隊又想起自己時,用自己的方式,給球隊一記「重拳」。
那麼,對於這些功勛外援們,我們聯賽和球隊的尊重又在哪裡?他們,只是我們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嗎?
我們不能僅僅把矛頭指向球隊——誠然,在聯賽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選擇適合的外援,球隊有著自己的考量。
公平來說,倘若論本賽季的表現,馬布里未必強過傑克遜,而未出場的莫里斯又能說一定比漢密爾頓好用?
但我們是不是可以推出更合理的外援轉會政策,如同新賽季CBA公司積極鼓勵交易處在合同期的本土球員一樣,對於莫里斯這樣的外援們,我們的聯賽是不是也可以推出一些相應的規定,幫助他們轉會,或者借鑒NBA的買斷機制,讓兩支俱樂部一起負擔球員薪資?
此外,對於日漸成熟起來的CBA聯賽,是不是真得應該考慮,給那些功勛外援們開一道「人情綠燈」?
當諾維茨基40歲時,老闆庫班卻仍然執著用高薪留下他,甚至表態,只要天王願意打球,到50歲也可以給他開出千萬年薪。而諾維茨基則主動降薪,他說,是時候再次表明我喜歡留在這裡。
落葉歸根這樣動人的故事,或許才是CBA未來想要追求的人情橋段里,真正需要的完美註腳。


※遇到葯檢就溜?俄田徑名將臨時退賽被指涉嫌禁藥
※火箭又有大將因傷倒下 圓臉登背部痙攣無奈退賽
TAG:網易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