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暴力因子可能與腦損傷有關

暴力因子可能與腦損傷有關

暴力因子可能與腦損傷有關
credit:銳景創意


四年前,Chelsea在木製地板上摔了一跤,磕到了腦袋,癲癇發作並導致缺氧損傷,大腦因供氧不足受損。在此之前,她並不會咄咄逼人。此後,她一直因無法抑制自己的憤怒與衝動在和情緒波動作鬥爭。Chelsea說:「我現在很愛生氣,稍有不爽就想摔東西。有次,因為不能回學校我非常憤怒,不停地尖叫、扔東西,還和我媽媽推推搡搡,後來我爸爸走了過來,我一拳打在了他臉上。」


Chelsea並不是個例,因大腦受損而導致的行為變化有多年的記載。有些人在腦損傷痊癒後可能會擁有一種新的天賦,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會有外國的口音。有時,腦損傷也會導致犯罪。

1966年8月1日,臭名昭著的「德州塔狙擊手」Charles Whitman,持刀殺死他的母親和妻子後,爬上了德克薩斯大學的塔樓,對無辜群眾進行了96分鐘的掃射,致14人死亡,31人受傷。在他被槍殺後的屍檢中,醫生在他的腦部發現了一個腫瘤。屍檢報告斷定很有可能是這個腫瘤導致了他殘暴的行徑。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范德堡大學的神經學教授Ryan Darby和他的團隊研究了17項案例,案例中的患者一開始都表現正常,但在大腦長了腫瘤或損傷後產生了犯罪行為。他們想看看大腦某些區域的損傷是否與犯罪行為有關。Darby表示:「儘管他們大腦損傷的部位不盡相同,但都是與同一個大腦網路相連。我們認為,一個部位受損後,大腦的其他部分也會失常。」


埃克塞特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中心的主任Huw Williams表示,腦損傷通常會導致計劃、思考、管理衝動和記憶等「執行技能」產生問題。但目前還沒有強有力的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將某人的行為方式與他的腦部掃描結果完全等同起來。Williams的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有10%的普通人可能會有腦損傷。但監獄中,這個數字驟升到50%-70%之間。但Williams表示:「這並不意味著頭部受傷就等同於犯罪,因為也有可能是巧合。比如你本身是一個很暴力的人,很可能就會撞車,繼而可能會使腦部受傷。」


牛津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針對瑞典35年人口的研究結果顯示,普通的瑞典人有2.5%成為暴力罪犯的幾率,但如果他們有過腦部損傷,這個數字就會上升到9%。換句話說,牛津大學的研究表明,本身因教養、遺傳和環境等因素都可能使人成為暴力犯罪者,但若再加上頭部受傷,可能性就會加倍。

腦損傷不容易恢復,例如記憶受損可能會使人忘記他們知道的一切,因此他們很可能難以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這在罪犯中更為明顯,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正確的康復治療,繼而可能導致再次犯案。


當然,大腦損傷可能會使人傾向於犯罪行為,但並不是每個腦部受損的人都會成為罪犯。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鏡子大王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極度深寒:台灣地區的蛇鯊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