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90後美女古籍修復師:堅持一生只做一件事

90後美女古籍修復師:堅持一生只做一件事

夏天妮每天都要先做漿糊備用,漿糊需攪拌30分鐘。 孫婷婷攝

毛筆蘸漿糊、鑷子撕竹紙、手搓紙捻、蒸鍋蒸古籍……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圖書館特藏研究部90後古籍修復師夏天妮,不停切換著手中的工具,對手中的破損古籍進行破洞修補、晾乾、壓平、打眼、裝訂等修復操作。

經過揭、拆、壓、包、訂的「手術」流程,300餘本「病書」在她手中「康復」。 孫婷婷攝

今年24歲的夏天妮,畢業前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第一批文物鑒定與修復專業的學生,大三實習期間拜師學藝,從接觸字畫修復到古籍修復。工作一年以來,經過揭、拆、壓、包、訂的「手術」流程,300餘本「病書」在她手中「康復」。

夏天妮說,修補破洞時,需要藉助鑷子將「配紙」撕成破洞的形狀,這個過程尤其考驗眼力和耐心。 孫婷婷攝

2日上午,夏天妮像往常一樣先做漿糊備用,需攪拌30分鐘。做好漿糊後,夏天妮坐在工作台前,開始對厚度僅有0.05毫米的紙張進行「手術」。她將一頁古書小心翼翼地放在工作台上,噴洒上水並用毛筆把書輕輕鋪開,再蘸取用澱粉製成的漿糊塗抹在破洞處。

夏天妮將已經修補完破洞的一張書頁取下,等待壓平。 孫婷婷攝

夏天妮介紹,修復之前一定要觀察古書的損壞程度,選擇修補方式,脫墨的古籍不適合噴水壓平。她說,修補前,還要給破損古籍「配紙」,「配紙」也是自己調色、染色。「修補破洞,藉助鑷子將『配紙』撕成破洞的形狀,這個過程尤其考驗眼力和耐心。」

夏天妮將已經修補完破洞的一張書頁取下,等待壓平。 孫婷婷攝

在夏天妮的工作台上擺著幾本古籍,書頁或磨損、或老化、或撕裂、或蟲蛀。一本50餘頁的《傷寒明理論》,夏天妮低頭伏案修復了兩周。她介紹說,雖然科技日益發展,但修書並不能輕易使用機器和化學材料。

「修復古籍,好像是『救命』,先修復破損最厲害的。修復不及時,古籍有可能會爛掉。」夏天妮說,她曾經遇到過一本頁面幾乎全部粘連的古籍,通過將其放在蒸鍋內蒸的方式進行修復,這讓她非常驕傲。

在夏天妮的工作台上,等待修復的古書籍。 孫婷婷攝

夏天妮熟練地將已修補好的一張主頁壓在木板中間進行壓平。「修復古籍這份工作,需要的更多是細心和耐心,能夠坐下來靜心做一件事,並且堅持一生只做一件事,這是我選擇這份職業的初心。」

手工製作的紙捻是裝訂書的關鍵,只要有空閑時間,夏天妮就會用纖維較長的皮紙搓紙捻以留備用。「每拿到一本破損的古籍,都非常期待看到它經過修復後嶄新的樣子。」她說,裝訂結束的時刻,也是她內心最激動的一刻,而下一本書的修補又是新的期待。

來源:中新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前後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