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照片該不該剪裁?攝影師不得不知道的裁圖技巧

照片該不該剪裁?攝影師不得不知道的裁圖技巧

有人說拍完一張照片之後,盡量不要裁圖,這樣會損失像素。 有人說如果總是需要拍完之後再裁,說明你構圖能力不夠好。 當我們討論到裁圖這個話題時總是繞不開這樣的爭論:圖到底是裁好還是不裁好?當然我們也見過那種非常固執的堅決不裁圖的人,也見過經常對圖片進行裁剪的人。其實裁圖這個行為本身沒有問題,主要看怎麼用,用在什麼時候。

雖然,這麼做會讓照片的像素值變低,也可能讓人產生對後期剪裁的「依賴心」而在拍攝時不認真構圖。但是,只要運用得當,可能一張原本基本廢掉的照片會因為一次精彩的剪裁 「變廢為寶」;本來已經不錯的照片,經過攝影師剪裁後變得「錦上添花」;還有時候,通過剪裁,你甚至能得到一張跟原圖「判若兩圖」的另一張好照片。下面,我們來看看,在哪些情況下攝影師可以對照片進行剪裁,以及怎麼裁比較好。

情況一:需要一張特寫的照片 在外出拍照的時候,我們經常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攜帶的鏡頭焦距不夠,遠處的某個景物不能被拍到想要的那麼大,或者因為拍攝位置的限制、無法走近拍攝主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後期剪裁照片來得到一張主體足夠明顯的特寫照片。

剪裁前

剪裁後

情況二:彌補前期構圖的不足 在拍照時,還有一種狀況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攝影師因為活動範圍有限,不能在畫面中避免掉那些出現在畫面邊緣和角落的雜亂物體,導致構圖不夠美觀。這個時候也可以利用後期剪裁來彌補這樣的遺憾。

剪裁前

剪裁後

情況三:為照片尋找另一種可能 當不同的攝影師在面對同一個場景時,可能會拍攝到截然不同的畫面。另外,攝影師在面對同一個場景時,如果前後使用了多支鏡頭、移動過多個機位、在不同時間點拍攝都可以拍出截然不同的畫面。拍攝照片的時候,同一個場景有許多種被「再現」的可能。如果我們能好好利用後期剪裁這個「利器」,說不定能將一張圖裁出「判若兩圖」的效果。況且,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攝影師練習構圖技巧的方法。

剪裁前

剪裁後

以上三種是攝影師需要在後期對照片進行剪裁的經典情況,當然也有其他情況要求攝影師這麼做,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決定。總之,剪裁照片不是一件絕對的壞事,但是也不能變成阻礙攝影師提升拍照構圖技巧的阻力。好的剪裁需要以下幾個基礎條件做保證:照片本身的清晰度一定要夠(尤其對於風光類照片);像素要高,像素越高後期裁剪的餘地就越大(尤其是需要列印出來展示的照片);最最重要的是,明確知道自己剪裁照片的目的。

在Fotor的編輯功能中,就可以自定義剪裁圖片,還可以根據固定比例裁圖哦!更可以調整裁圖角度哦!快來試試在Fotor里裁圖的多種可能性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應用寶 的精彩文章:

十大腦洞大開的軍事發明 耗資巨大卻被批:閑得蛋疼燒錢的
兵源短缺!盧卡庫至少傷停2場 伊布將缺陣一個月

TAG:應用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