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法戰爭之際,「四不能戰」的馮子材為何能取得鎮南關大捷的輝煌戰績?

中法戰爭之際,「四不能戰」的馮子材為何能取得鎮南關大捷的輝煌戰績?

近代中國由於積貧積弱,不斷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從一個封建國家演變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自初中開始學習中國歷史,便熟知每一份不平等條約的內容以及這背後意味著的國恥。繼簽訂了《北京條約》和《煙台條約》之後,1885年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然而在簽訂中法不平等條約之前的中法戰爭中,清軍雖於馬尾海戰大敗卻在陸地戰場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場陸地戰,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與歐美列強唯一一次勝利的戰役,也就是著名的鎮南關大捷。

當中法戰爭廣西前線遭受法軍重創,鎮南關被毀,國家領土主權遭受嚴重威脅的時候,曾被李鴻章評價為的「四不能戰」的清朝「老炮兒」馮子材,為何能取得鎮南關大捷的輝煌戰績?「四不能戰」又為何意呢?

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不能戰,一也?

中法戰爭之際,「四不能戰」的馮子材為何能取得鎮南關大捷的輝煌戰績?

馮子材出身於貧苦家庭,小時候受盡社會惡勢力欺負,為求自保而練就了一身好武功,甚至在練武時曾踢斷了左腳的大拇指。馮子材戎馬一生,不貪不枉,行俠仗義,即使年歲已高,卻也從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老當益壯用來形容晚年的馮子材,再貼切不過。加之他在隱退歸鄉期間,一直在欽州、廉州老家一帶,辦理團練事務,年歲雖老,體未衰。在鎮南關前線,他以自己堅強的抗敵決心,一掃各將領新敗之餘的失敗情緒,樹立了必勝的決心,此等大義凜然,乃當時衣冠楚楚的朝廷大官所不能與之比擬的。那麼如果能征善戰又數次赴越南參戰的馮子材不能率領士兵出關抵抗外軍的侵略,誰又能這般視死如歸,馮子材能戰,一也。

腹中無墨,胸無韜略,不能戰,二也?

在了解了馮子材的生平事迹後,我一點也不驚訝馮子材能在年近七旬的高齡奔赴前線。除了馮子材本人身先士卒,馮子材的20個兒子也都是驍勇善戰,謀略過人。大兒子馮相如專管家財,替父親處理家中瑣事,使得馮子材能夠一心殺敵,無所牽絆;二兒子馮相賢做事精細,筆墨功夫了得,其留學經驗更是成為了馮子材的「有力武器」,正是其繪製的栩栩如生的鎮南關地形圖,使得馮子材的在布局的時候事半功倍;所謂打虎親兄弟,上戰父子兵,馮子材還帶上了自己的三兒子馮相榮及五兒子馮相華一起出征。老少組合加之久經沙場,腹有遠略,馮子材能戰,二也。

兵械簡陋,殺傷力弱,不能戰,三也?

中法戰爭之際,「四不能戰」的馮子材為何能取得鎮南關大捷的輝煌戰績?

在能讀到的歷史記錄裡面,西方列強國家的武器始終都是世界領先水平,論槍支彈藥,中國從來都沒有任何優勢,雖如此,但中國取得的戰果中,又有哪一場戰役是靠武器取勝呢?馮子材極其熟悉當地地形,且注重「進可攻,退可守」。良好的防禦工事不僅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機,更能達到出最少的力,獲取最大的利的效果。兵械簡陋,戰術來湊,馮子材能戰,三也。

萃軍狼兵,戰法過時,不能戰,四也?

馮子材出身平民家庭,長大後加入清軍參加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由於他堅持與廣大官兵同甘共苦,反對剋扣軍餉和私設關卡,因而深得廣大官兵和百姓的愛戴。他率領自己的兒子率先殺入敵陣,衝鋒陷陣,他如此身體力行,更是安穩鼓舞了士兵和百姓的心。團結就是力量,自古以來都是真理。他從不放鬆對自己兒子以及士兵的訓練,無論是身體上還是意志上,使得自己帶的兵隊,眾志成城,牛犢驅虎,馮子材能戰,四也。

正是馮子材的「四能戰」,才終拿下鎮南關大捷,守護了自己的家園。雖然中法戰爭最後因清朝朝廷的妥協不敗而敗,但以馮子材為代表的偉大先烈們的英勇與愛國精神,永垂不朽。我們這些後代雖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們也要銘記歷史,吸取歷史的教訓,更要學習馮子材,因為他用行動像眾人演繹了什麼叫做「說我不行,我就行給你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在蔣玉菡的身上,承載著賈寶玉不一樣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中國第一個女富翁,巴清是怎麼煉成的?淺談《巴清傳》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