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歷史悠久的屈原故里 百年前的湖北宜昌

歷史悠久的屈原故里 百年前的湖北宜昌

宜昌,古稱夷陵,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分界處,建制歷史逾兩千年。「宜昌」之名始於東晉,市的建制始於解放初,於1992年設立地級市。

宜昌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距今一二十萬年前,在宜昌境內的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了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秭歸(今湖北宜昌)。

三國時,吳黃武元年(222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東晉分夷陵西境(在長江南岸的黃牛岩至黑岩之間)另置一縣時命名「宜昌」,寓意在於祈福分境置縣宜於國運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見於史。

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闢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中華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

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八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正式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

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6月11日,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中共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湖北宜昌,拍攝於1917年-1919年間。【攝影:西德尼·戴維·甘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裝武俠影視劇 的精彩文章:

時代造就英雄:民國留下的是歷史,亦是文化底蘊的積澱
白居易究竟為何會對關盼盼的死充滿愧疚呢?

TAG:古裝武俠影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