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本想為了寶寶,夜奶苦點累點也無妨,但專家卻說夜奶必須戒?

本想為了寶寶,夜奶苦點累點也無妨,但專家卻說夜奶必須戒?

不少新手媽媽在產後的心情,迅速由欣喜轉變為奔潰的原因之一,就是喂夜奶。孩子隔兩三個小時就要哇哇大哭一次,作為「奶牛」的你就要起床,解衣服,餵奶,哄孩子,輕手輕腳放下孩子,回去睡覺。一個晚上循環往複三四次,擱誰都崩潰。

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保證他營養充足,很多媽媽都在堅持,也有許多媽媽因為身體因素、家人勸阻在「斷」和「不斷」夜奶之間徘徊。今天育姐就來和大家說說寶寶夜奶到底該不該斷!

為什麼要斷夜奶?

首先第一點,對麻麻來說,那就是累啊!對寶寶來說,這夜奶的負面效果也很多。

第二點:有的寶寶喝夜奶喝著喝著就放縱了,一晚上甚至喝6~7次,媽媽也不管,還覺得寶寶吃得多很健康,殊不知這種過度餵養會誘發嬰兒肥胖症,為以後埋下超重的種子。而且過重可能會讓孩子早熟,身高增長的時間被縮短,也就達不到目標身高了。

第三點:有些媽媽把夜奶當做安撫寶寶夜間哭鬧的唯一辦法,要知道新生寶寶在夜裡開始哭並不單純是因為餓了,也有可能是他們還小,睡眠模式還沒調整好的正常表現。如果媽媽一昧地用喂夜奶方式來安撫,以後要斷奶就會非常艱難。

最後,夜奶讓寶寶齲齒的風險大大增加。當已經長牙的寶寶在夜裡喝奶時,殘留的奶將遺留在口腔和牙齒上,成為牙菌斑的來源。美國牙科學會(ADA)提出:在寶寶萌發第一顆牙齒後,依舊按需夜奶餵養,會增加寶寶齲齒的風險。而美國兒童牙科學會(AAPD)也曾聲明:單獨母乳餵養可能不會導致兒童早期齲齒的增加,但是母乳餵養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混合則具有較高的致齲齒風險。

也就是說,餵奶粉的寶寶更要注意奶水殘留導致齲齒的問題,再加上咱們對寶寶口腔清潔的不重視,蛀牙就會找上門。

關於夜奶的那些謠言

雖然上文說到夜奶對寶寶有不少負面影響,但它也不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某些關於夜奶的說法則是強行給它「扣帽子」,不存在的好嗎!

1、寶寶夜奶會影響睡眠

是真的會影響,不過主要是影響了媽媽的睡眠……

對於新生寶寶來說,他們往往能睡上20個小時甚至更多,而且睡得往往比較淺。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醒了睡睡了醒對他們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先不用擔心叫醒他們會對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不過這也僅限於年齡較小的寶寶,當寶寶的睡眠模式被逐步培養起來後,頻繁的夜奶則不利於他們睡整覺。

2、夜奶說明媽媽的奶水不足,沒營養

研究發現奶粉餵養的新生寶寶可能3~4個小時需要喂一次奶,而母乳餵養的寶寶這個時間縮短到了1~2小時。這恰恰說明母乳有利於寶寶消化,對器官產生的負擔也更小,而不是沒營養。當寶寶在睡覺時,奶水被消化了,他自然就會醒來吃奶,畢竟寶寶夜裡也是在不停生長著,需要營養物質打基礎。

而且,對於新生寶寶來說,媽媽的觸摸與擁抱,是他們安全感的重要來源。有時他們起來喝奶,只是為了聽到媽媽的心跳,觸摸到媽媽的皮膚,聞到媽媽的味道,這一切能讓他們感到放鬆和安心。

另一方面,寶寶的吮吸和撫摸會刺激新手媽媽的泌乳,如果僅僅把接觸限制在白天,那麼媽媽的泌乳能力或許會因此下降。

要不要斷夜奶?什麼時候斷夜奶?

看完上文,可能有些媽媽會疑問,一會說夜奶讓寶寶齲齒,一會又說夜奶促進親子關係,那到底要不要斷夜奶?

這個問題,育姐覺得應該從時間的角度來回答。大多數寶寶在6個月內都需要2次以上夜奶,剩下的娃不滿月就能睡整覺的天使,就是一歲也要頻繁吃奶的「小惡魔」。

小月齡時,夜奶時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硬性需求,但6個月以後,寶寶的睡眠習慣被逐漸培養起來,9個月以後往往就不需要在夜間進食了。

所以!育姐建議,6個月以後開始計劃給寶寶斷奶!

如何判斷寶寶是餓了還是其他原因哭鬧?

有時寶寶夜裡醒來並不是因為餓,你再用奶水安撫就不合適了。咱們可以先拍拍寶寶的背部,做一做撫觸,說一說話。如果寶寶能在你懷裡睡著,那就只是想和你來個「親密接觸」,不是餓了。

如果寶寶還是哭個不停,而且寶寶的哭聲長短均勻、有節律,同時可以張開嘴巴,努力轉動頭部覓食,那咱們還是乖乖餵奶吧。

關於夜奶,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只要你家寶寶能安靜睡著不哭鬧,哪怕3~4個月也不用特意搖醒孩子起來喝奶。

而一些已經10個月甚至1歲多的寶貝,育姐覺得媽媽們還是不要再夜奶了。雖然孩子在自己懷裡吃奶,習慣了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但該放手時就放手啊!讓寶寶晚上睡覺前吃得飽一些,學會睡整覺。在完全不影響寶寶生長發育的前提下,自己也不用那麼辛苦,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